張弘 蔡飛 葛敏敏
導讀:設立高職技師學院的主要任務是推進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探索建立職業教育、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緩解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人才緊缺的狀況。上海建設技師學院校企合作的實踐表明,政府政策助推、企業項目給力、學校互動對接是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基本經驗。
一、基本情況
經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批準,2007年8月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上海建設技師學院,主要開展技師學院的相關工作。上海建設技師學院的主要任務是推進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探索建立職業教育、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緩解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人才緊缺的狀況。根據勞動部、財政部﹝2006﹞30號文《關于規范技師學院管理的有關工作的通知》,技師學院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以培養技師和高級技工為主要目標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上海建設技師學院目前具備工程監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物業管理、環境藝術設計、城市園林、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方向)的培訓資格,主要對學院應屆畢業生進行相關專業的就業技能培訓。學生通過培訓并經考核鑒定,可取得對應專業的工程測量工(高級)、智能樓宇管理師(高級)、室內裝飾設計員(預備技師)、綠化工(高級)、 調酒師(高級)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目前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已進行了十多屆學生的資格培訓。
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實現教學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深化教學改革、促使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單憑學校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的支持、企業的助力和學校的努力配合才能完成,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找準結合點,才能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通過校企合作,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已建立了政府、企業、學校、學生四方共贏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瞄準人才需求導向,創新“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推進了學院內涵建設,提升了學生技能,促進了學生就業。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技師學院校企合作實踐表明,政府政策助推、企業項目給力、學校互動對接是校企合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基本經驗。
二、基本經驗
(一)政府助推
1.五部門聯手推進校企合作
早在2007年4月,上海市勞動、教委、發改委、財政、經委等五部門聯合制定出臺《推進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滬府辦發﹝2007﹞9號),提出在政府引導和扶持下,構建院校與企業間聯合培養平臺,啟動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試點。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半工半讀,探索建立職業教育、產業發展、促進就業三者緊密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與滿足產業發展之急需。
其后,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根據《意見》的精神,提出了關于貫徹《本市推進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辦法(滬勞保技發﹝2007﹞27號)。
2.上海市教委擴大校企合作平臺
上海市教委于2007年8月16日對外發布的《關于2007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補充意見》提出:繼續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和“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計劃”,主動與市勞動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合作,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平臺,增設“技師學院”。
3.上海市勞動保障局細化措施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繼2007年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通知之后,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措施又得到了進一步細化。一是積極整合培訓資源,在有關培訓機構中按照產業類別,抓緊探索建立一批“職業技能培訓示范項目(基地)”,發揮其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引領作用。二是繼續開展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會同市教委擴大合作院校的范圍和培養規模,并會同市信息委組建信息服務業專業理事會,為促進校企合作提供技術支撐。三是推動行業、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分別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對企業內高技能人才培養和“高師帶徒”培養項目實施政府補貼。四是會同市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健全對高技能人才的激勵政策,同時大力推進多層次職業技能競賽。
(二)校企一體
1.成立機構——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一是由高職學院委托各二級學院和合作企業成立雙方參與的校企合作培訓項目的領導小組,負責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統籌安排培訓師資、落實培訓計劃項目的組織和實施。二是成立技師學院工作領導小組和技師學院工作協調小組,領導小組由分管校領導任組長,教務處和有關二級學院院長為成員,協調小組由教務處分管處長擔任,各二級學院相關人員為成員,成立技師學院相關機構,確保技師學院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2.簽約“聯姻”——呈現校企合作“兩頭熱”
技師學院合作項目與專業頂崗實習項目,相結合,各二級學院與相關企業簽訂協議,共同制訂每個項目的培養方案,共同配備項目的師資,并聘請有經驗的技師和高級技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實施二元師資結構(一體化教師)即教師+師傅,既上理論課又上實習課的授課教師與多年經驗的一線老師傅結合,培養高技能人才。
如“智能樓宇管理師”校企合作項目,是與上海陸家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中星集團上海申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同淶物業管理公司、上海明華物業管理簽訂的校企共同培養“智能樓宇師”合作協議。“綠化工”預備技師校企合作項目,是與上海建綠園藝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綠化養護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公園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的“綠化工”合作協議。
3.教學對接——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進一步貼近企業用人需求
(1)教學內容對接崗位
根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技師學院在教學行為中應以崗位(工種)為本位,特別注重學生技能培養,堅持校企結合二元培養模式,根據企業需要培養高技能人才。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具備工程監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技術、物業管理、環境藝術設計、城市園林、旅游管理等專業(方向)的培訓資格,按照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設的職業資格目錄,在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上對接樓宇管理師(高級)、工程測量工(高級)、室內裝飾設計員(預備技師)、綠化工(高級)、調酒師(高級)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鑒定要求,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引入教學、相關專業接軌培訓項目的崗位內容及要求,使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技師學院校企合作培訓呈現以項目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為抓手,校企合作育人中體現出三個針對性和三個有機結合:針對行業崗位群,針對專業培養目標,針對學生就業能力,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有機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的有機結合、頂崗實習管理與就業能力提升的有機結合。由于強化教學內容對接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要求,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高級工考試和預備技師考試合格率較高,學生就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如2009年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有407名學生參加了相關考試鑒定,有339名學生獲得了高級工(預備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合格率為83.29%;2010年該學院二級學院土木工程管理學院共有152名學生參加工程測量工(預備技師)考核鑒定,其中148名學生順利通過,合格率為97.3%,學生就業率因此由原來的96%提高到98%,簽約率由44%提高到70%。2011級學生中5個合作項目有344名學生參加了培訓,合格人數163名,獲得人保局的培訓補貼費用32.6萬。2012級學生新增《測量工》項目,共有6個合作項目,有305名學生參加了培訓。
(2)教學管理對接企業實際
技師學院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管理模式上與企業實際對接,按照技師學院培訓項目要求和企業實際重點調整教學方案,并遵循以職業標準為基礎、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培養原則。同時開發教學方案,主要依據相關的國家職業標準和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強調操作技能和解決生產實踐中關鍵技術問題能力的培養,注重項目制定的教學方案及其教學體系結構靈活、開放,注重和企業聯合培養學生,還采取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彈性學制、學分制,以及導師制、模塊式、課題式等多種方式實施培養,允許學員采取工學結合、分階段完成學業,努力使學院的教學管理最大程度地對接行業企業的要求。
說明:本文系住建部《高職高專房地產類專業“四個合作”校企互動運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建人專函﹝2012﹞22號)課題后研究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張 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