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沛軍
摘 要 中國是農業大國,有著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基礎地位。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農業更是快速發展,尤其是生物、互聯網、信息等諸多高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使中國農業產生了新的飛躍。農業工程技術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重視農業技術的研究和發展,能有效加快現代農業前進的步伐,提高現代農業的生產效率。基于此,介紹了現代農業工程技術的發展概況,并且簡要分析了農業技術對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農業工程技術;現代農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03--02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不斷探索和努力,中國農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也取得了諸多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成功與國際接軌,并躋身國際農業大國行列。在新時期,對現代農業的研究和探索有著非常重大的戰略性意義,這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對國際農業格局有非常大的影響。筆者從現代農業概況入手,簡要論述農業技術發展對現代農業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1 現代農業建設概況
現代農業一般是指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水平的農業形態。它是人們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技術裝備、現代化管理體系經營的高生產效率的一種農業發展狀態。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達到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而我國農業目前的定位是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階段,這個質的飛躍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撐。這種形勢之下,我國現代農業建設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
1.1 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
1.1.1 科學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于現代農業建設也是如此。科技正在迅速滲透到農業建設領域,逐步成為驅動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因素。科技解放了人力物力,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體系取代了低效率的手工和簡易器械,使農業迅猛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1.2 信息化
黨的十八大提出農業建設的四化道路的戰略部署,其中就包括信息化建設。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信息化已然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軟實力。農業信息化是我國農業實現質的飛躍的重要支撐,可促進農業實現高效、安全、優質發展。
1.1.3 集約化
集約化包含3方面的內容:一是由注重生產數量到注重生產質量,追求優質產品;二是由大量耗費資源轉向提高資源利用率,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節約資源;三是由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注重科技應用,實現農業的高效快速發展。
1.1.4 市場化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農業生產走向國際市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應建立完善的農業生產要素市場和產品銷售體系,把我國農業生產推向國際,使我國真正躋身國際農業大國行列[1]。這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1.1.5 農業產品多樣化
農業產品向多樣化、優質化方向發展,這也逐步成為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農產品已不僅僅是滿足人基本的生活物質需求;同時,還需要給人以健康的精神享受,美觀、健康、原生態對于農產品來說已經是很基本的要求。
1.2 現代農業的主要功能和目標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不同,它不但具有生產供給的功能,還能滿足生活休閑和生態保護的要求。現代農業追求的目標是提高農產品產出率、商品率,并高效利用資源,最終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和諧統一。
2 農業工程技術發展概況
農業工程技術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加強技術研究和突破,大力的發展農業技術,不斷實踐改進,充分調動基層民眾力量參與技術推廣,才能使其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最大的推動作用,加快我國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步伐。下面簡要介紹一下農業工程技術相關內容。
2.1 農業工程技術的內涵
農業工程技術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在種植業、農產品加工產業、林業等領域均有比較廣泛的應用。農業工程技術包括基因工程技術、優良品種研發、現代先進農業機械設備、相關環境保護、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其他特殊的新技術。
2.2 農業工程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幾種模式
2.2.1 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
這種模式需要當地政府的參與和協調,具體涵義是在某一特定的區域建設研發生產基地,從而帶動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推廣。目前,我國主要是在科技力量集中、種植條件優越、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東部沿海地區等。這種模式具體方案如下。
建立農業開發試驗區或農業高新技術園。農業高新技術園是一個由相關單位共同創立的一種經濟實體,為相關農業工程技術的具體實踐提供場所和基地,進行農產品的大面積開發,具體實例比如廈門農業高新技術園和北京順義綜合開發試驗區。
建立農業示范區和科技示范園。農業示范園是一種觀光性質的新型農業展示基地,具有生態、高效、綠色農業等特征,上海市嘉定區、杭州余杭區等是這方面發展比較好的地區。
2.2.2 一體化的科技轉化模式
這種轉化模式具體涵義是集科研、生產、開發、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科技型企業,比如廣州花卉、深圳農業科研中心等。
3 技術發展面臨問題及現代農業前景展望
3.1 農業工程技術面臨問題
雖然農業工程技術有著遠大的發展前景,但是還是面臨著不少問題,下面就幾個主要問題進行簡要說明。
3.1.1 農業工程技術轉化能力不強
首先,農民是農業工程技術的主要利用群體,但是由于部分農民缺乏科技意識而拒絕使用相關先進的農業技術,這是制約技術推廣和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其次,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存在很大的問題,相關人員態度不認真、不積極、缺乏責任感,導致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大大降低,這些因素共同制約了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現代農業的建設。
3.1.2 工程技術領域缺乏自主創新
農業工程技術還沒發展到成熟階段,所以,技術領域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缺乏更是嚴重制約了工程技術和現代農業的發展[2]。一方面是科研人員的待遇問題;另一方面是科研設備和實驗器材不夠先進,相關制度不完善,在現有市場經濟條件下缺乏創新動力等。
3.1.3 農業科技投入不足
近年來,農業工程技術領域的資金投入量雖然有小幅增加,但是整體金額偏少,這就造成了部分科技研發單位和相關技術推廣單位工作受阻甚至無法開展。政府資金投入是主要的來源,科技發展還有賴于政府支撐,但是某些地方政府對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重視,對自然災害抵御能力不足,這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部分中小型現代農業生產工具的使用和推廣由于缺乏資金支持而無法實現,這是相當嚴峻的一個問題。
3.2 現代農業前景展望
農業現代化是不可替代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一是社會資金富足,農業發展得到的投資可能性增大;二是市場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加大,市場供應不足,現代農業前景遠大;三是農民是農業經營的主體,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這對現代農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國應該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增加現代農業財政投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以研發、利用新型農業工程技術為現代農業開導,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大國。從農村建設方面,各級黨領導干部應認清農業發展趨勢,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一體,努力解決三農問題,努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4 結語
現代農業能否實現新的突破和飛躍性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經濟構成和在國際上的地位。我們應該齊心協力,相關領導部門和企業單位更應當以身作則,認真負責,共同將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駱敖宏.淺談農業技術推廣對現代農業的作用[J].農業應用及推廣,2013(11).
[2]貢國良.淺談現代農業發展趨勢[J].農業開發,2011(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