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權 謝明強 蔡輝
摘 要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不同劑量對稻飛虱達到防治指標、2~3齡若蟲盛期進行防治速效性好,持效期長,藥后3~7 d防效達96%~100%,藥后10 d對稻飛虱的控制效果仍有88.5%~98.83%,極顯著優于對照農藥77.5%敵敵畏乳油、20%葉蟬散乳油。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推薦用量為50 mL/667 m2(制劑用量),防治適期達到防治指標、2~3齡若蟲盛期前。
關鍵詞 甲維·毒死蜱;稻飛虱;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5.1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03-0-02
農藥的劑型很多,新型、環保、低毒的水基化農藥是目前替代高毒農藥的主要品種之一,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有效成分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0.5%、毒死蜱29.5%),是江蘇奧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最新生產的農藥新品種,對抗性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飛虱、煙粉虱、蚜蟲、薊馬及蔬菜和果樹多種食葉和刺吸式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劑型新穎,能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對環境影響較小,可大幅度降低化學品的投入,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因此,2014年,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在水稻上用于防治稻飛虱試驗,現將試驗結果整理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江蘇奧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77.5%敵敵畏乳油(山東大成農化有限公司生產)、20%葉蟬散乳油(河北滄州中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1]。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地設在貴州省思南縣涼水井鎮胡家莊胡家莊組葉承才家責任田。地勢通風透光、肥力中等、供試作物:水稻,品種:中優T16。栽培方式:兩段育秧寬窄行定向拉繩移栽。試驗設置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40、50、60 mL/667m2,對照藥劑77.5%敵敵畏乳油150 mL/667 m2、20%葉蟬散乳油200 mL/667 m2和空白對照6個處理,均為制劑用量。每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2,于2013年8月中旬稻飛虱2~3齡若蟲盛期進行施藥,采用長江-10型手動噴霧器細噴霧,藥液量45kg/667 m2。
1.3 調查方法
采取定點調查,每處理區定點5個,每點調查5叢,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噴藥后3、7、10 d分別調查各處理殘留活蟲數,以對照區自然蟲口增減率計算出各處理的防治效果,同時觀察記載個小區甘藍生長情況、藥害發生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田間式驗結果表明,藥后3 d,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400、50、60 mL/667 m2處理對稻飛虱2~3齡若蟲盛期的防治效果分別達到92.12%、93.13%、99.23%,與對照藥劑77.5%敵敵畏乳油處理73.5%、20%葉蟬散乳油處理65.23%顯著差異極顯著于;藥后7 d防效,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40、50、60 mL/667 m2處理分別為96.19%、99.67%、100.00%,略有上升,對照藥劑77.5%敵敵畏、20%葉蟬散對稻飛虱防治效果下降,但總趨勢與藥后3 d一致;藥后10 d,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40、50、60 mL/667 m2處理對其控制效果與藥后7 d基本相近。因此,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防治稻飛虱以50 mL/667 m2為宜,對水45kg/667 m2均勻噴霧,防治適期應掌握在達到防治指標后的2~3齡若蟲盛期為宜。
3 結語
目前,稻飛虱的防治仍以化學防治為主要措施、防治頻率高,長期以敵敵畏、葉蟬散、噻嗪酮等農藥進行防治,加之不合理用藥,稻飛虱的抗性上升快。合理交替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延緩或克服稻飛虱的抗性倍數的提高,確保水稻的食用安全。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是江蘇奧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最新生產的新型環保農藥,與環境相溶,是低毒高效農藥新品種[2]。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該藥劑用于防治稻飛虱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長的優點,藥后3~7 d防效可達96%~100%,明顯好于對照藥劑77.5%的敵敵畏乳油、20%的葉蟬散乳油;藥后10 d,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40、50、60 mL/667 m2處理對稻飛虱的控制效果,極顯著優于對照藥劑77.5%的敵敵畏乳油、20%的葉蟬散乳油,且對作物安全。30%甲維·毒死蜱水乳劑防治稻飛虱推薦劑量50 mL/667 m2,對水量不低于45 mL/667 m2,防治適期宜掌握在均勻噴霧,防治適期應掌握在達到防治指標后的2~3齡若蟲盛期為宜。至于30%甲維·毒死蜱對水稻及其他作物的害蟲防治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震.稻飛虱防治經驗[J].農技服務,2013(12):1287.
[2]劉慶普.淺談水稻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技術[J].農家科技,2014(9):86.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