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四
摘 要 在世界上眾多的干果之中,澳洲堅果的經濟價值最高,素來享有“干果之王”的譽稱。澳洲堅果又名澳洲胡桃、昆士蘭栗,香港稱為“夏威夷果”,屬山龍眼科常綠高大喬木,高可達18 m,原產于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亞熱帶雨林中。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種澳洲堅果,現在我國多數地區開始栽培?;诖?,對自然低溫條件下開展低溫對澳洲堅果生理指標的影響研究,評價其耐寒性,為熱帶起源的經濟作物的北移、防寒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澳洲堅果;耐寒性;不同品種
中圖分類號:S66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03-0-02
澳洲堅果又稱夏威夷果、澳洲胡桃等,屬山龍眼科常綠高大喬木,高可達18 m,原產于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亞熱帶雨林中[1]。澳洲堅果味道香甜可口,營養成分極其豐富,其含油量高達60%~80%,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氨基酸,有“干果皇后”之稱。當然,澳洲堅果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營養價值方面,其調節血脂的作用也很好,非常適合老年人或血脂不好人的滋補食品。本文通過對3個不同品種的澳洲堅果進行耐寒性研究,為熱帶經濟性植物的北移及亞熱帶高海拔種植山區種植做出參考[2]。
1 材料與方法
研究試驗地海拔1 356 m,屬于山地曖溫氣候,年平均氣溫16.6 ℃,無霜期286 s,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 000 mm,干濕分明,陽光充足,年平均日照2 530 h,土壤為紅壤。本文研究所用的3個澳洲堅果的品種分別是H2、OC和HAES900,幼苗于6月中旬定植,隨機去組設計,設3個重復,每個小區每個品種20株,共計180株。定植后用大棚薄膜保濕處理,12月除去遮蓋物進行自然溫度脅迫處理,連續處理9 d,每3 d取樣1次,一般在上午08:00-09:00進行,選取的是植株中部生長穩定枝條上倒數第2~3片功能葉。之后恢復大棚薄膜保濕處理3 d,反復3次。
2 觀察指標
本文主要對對象進行形態觀察和生理指標測定。形態觀察主要是記錄葉片表面水漬狀斑密度,每個植株隨機選擇出現水漬斑葉片5個,每個葉片記錄2個水漬狀密度數據。重復5株,取平均數。生理指標測定主要是測定葉綠素含量(采用80%丙酮浸泡法)、超氧化物歧化酶(采用氫藍四唑光化還原法)。
3 結果分析
經過以上方法的觀察和測定?,F將結果分析如下。
3.1 葉片受害情況觀察
一般來說,熱帶植物在6~10 ℃發熱情況下就可受寒,本試驗在低溫處理期間的溫度為5~10 ℃,最低溫度甚至在0 ℃以下。經過觀察,在低溫處理下受害最輕的是H2品種,僅僅葉片背面產生褐色斑點,植株未受影響;受害最為嚴重的是HAES900品種,開始低溫處理就出現水漬斑,而且處理的時間延后,葉脈處的水漬連在一起,即使最后恢復保護處理,仍有植株死亡;OC品種受害介于二者之間,盡在低溫處理器出現水漬斑,解除后水漬斑就干枯,并沒有發生植株死亡。
3.2 葉綠素含量比較
經過低溫處理,3個品種的澳洲堅果的葉綠素含量均下降,但是在3個品種中,HAES900品種的下降幅度最大。3種品種(H2、OC和HAES900)的葉綠素含量下降幅度分別為5.98%、9.55%和18.58%[3]?;謴捅Wo措施后,H2、OC兩個品種的葉綠素含量出現回升,分別比恢復前升高5.41%和4.19%,但是HAES900卻持續下降,比恢復前都降低8.45%,可見低溫對其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超過其耐寒極限[4]。
3.3 超氧化物歧化酶比較
經過處理,在處理期間,H2和OC的葉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現出持續升高的趨勢,低溫處理結束后,這兩種品種的活性比處理前要升高160.86%和120.98%,但是在低溫處理結束后出現回落,相比處理后下降19.46%和26.68%。但是品種HAES900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低溫處理3 d后變化緩慢,在處理6 d后出現平緩下降的現象,應該是處理的條件超過了該品種的承受限度所致,可見品種HAES900的耐寒性不好。
4 結語
低溫會對澳洲堅果造成損害,但是在所研究的3個品種中,HAES900的耐寒性最差,在自然低溫下植株幾乎全部死亡。H2可以耐受短暫的夜間0 ℃以下低溫且不受到傷害,而在同樣的條件下,品種OC受到部分傷害。
參考文獻
[1]蔡元保,楊祥燕,陳顯國,等.澳洲堅果ScoT反應體系的建立及應用[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13(5).
[2]陳顯國,黃華,林玉虹,等.澳洲堅果在廣西桂中地區的適應性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3(7).
[3]陳顯國,林玉虹,黃華,等.24個澳洲堅果品種在廣西合山市的早期表現[J].熱帶農業科學,2013(6).
[4]劉世紅,倪書邦,肖曉明,等.?;ū9麑Σ煌贩N澳洲堅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7(1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