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卓(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山東 萊蕪 271103)
淺談潤滑油的鐵譜分析
陳卓
(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山東萊蕪271103)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機械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的潤滑油,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鐵鋪分析等檢驗,認真分析了磨損形態,能夠非常準確地發現發生磨損的機件,從而使故障發生率得到大大降低。由此表明,在設備運行過程當中,鐵譜技術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潤滑油;鐵譜;探討分析
鐵譜技術是設備潤滑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有效監測手段之一,目前已經成為研究油品磨損的一種有效方法。近年來,鐵譜技術不僅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實際應用方面也取得了顯著地成效。隨著設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再加之維修制度不斷深化改革,絕大多數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工礦監測、故障診斷以及狀態維修技術。目前,在液壓系統和齒輪系統的故障診斷和工況監測中,鐵譜技術的應用已被證實是有效的。在不同工況下,雖然,各種機械設備所產生顆粒的尺寸分布、形態以及類型往往會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但同時也存在特殊性,在不同的設備磨損當中,相同形態的顆粒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只有在設備正常運行過程當中充分掌握磨損的特性,才能夠充分與工況監測的實際應用需求相適應。
鐵譜技術依靠高梯度的磁場能夠將金屬磨損顆粒從污染物與潤滑油當中有效分離出來,便于進一步分析磨損顆粒的生成機理、成分、尺寸以及形態等,從而對設備當前的運行狀態做出準確地判斷。因此,不斷探討潤滑油的鐵譜分析尤為重要。
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出現磨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設備管理當中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手段充分掌握磨損狀態。通常情況下,針對不同類型的設備,其磨損類型也相應地有所不同,主要的磨損類型包括嚴重滑動磨損、腐蝕磨損、表面疲勞磨損以及黏著磨損等。其中,黏著磨損是液壓系統中較為常見的磨損故障,與安裝、制造和設計有一定的關系,往往發生在承受載荷較大,工作條件較為苛刻的油泵和液壓泵電機的摩擦副表面[1]。嚴重時,黏著磨損很可能導致摩擦副表面斷裂或咬死,引起事故,大大降低系統的使用壽命。
(1)煉鐵廠—在高爐液壓系統當中存在許多尺寸較大的金屬顆粒,如鉻、鐵等,由此表明,系統的主要摩擦副表面處在邊界潤滑狀態,非常不穩定,表面剪切混合層剝落與生成的動態平衡已經受到破壞,出現了不正常的磨損情況。在譜片的入口處有大量的磨損顆粒沉積且尺寸均在100um左右,已經屬于非常嚴重的表面疲勞磨損。隨著設備的運轉時間不斷增加,絕大多數的黏著磨損顆粒會被摩擦副切削,而且在顆粒邊緣會留下高溫氧化的痕跡,逐漸增加黑色氧化物顆粒的數目,使設備系統的運行狀態逐漸惡化[2]。對譜片進行加熱,仔細觀察顆粒的顏色變化,明確設備部件已經發生非常嚴重的磨損,對該液壓油的其他指標檢驗已經證實與新油相同,從而能夠確定并不是由液壓油的性能所引起,并且在譜片上并沒有發現來自外界的其他污染顆粒。因此,導致磨損顆粒不斷增加的原因可診斷為安全不恰當或設備運轉異常所引起的故障。
(2)嚴格按照1:3的稀釋比,將高爐風機油制成譜片進行認真分析,在譜片的入口位置,可以發現大量的磨損顆粒,而且顆粒的尺寸均在20um以上,堆積非常嚴重,將這些顆粒放在白—綠光下放大500倍之后,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其表面有擦傷和拉毛的痕跡,而且顆粒表明非常粗糙,周邊呈現出明顯的不規則形狀。以這些鮮明特征為依據,便可以判斷在接觸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油膜被擊穿,從而導致兩接觸面發生黏著,產生非常嚴重的磨損顆粒,在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之后,設備便能夠恢復正常運行。
將鐵譜技術充分應用起來,便能夠將設備部件的實際磨損程度準確無誤地反映出來,有助于對磨損顆粒進行定量測量,從而能夠確定設備的磨損狀態,準確判斷故障的具體部位。隨著設備運轉時間的不斷增加,潤滑油的技術指標也相應地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因此,要想使設備的使用壽命得到有效延長,最大限度避免發生各種設備事故,相關人員則必須定期對設備進行嚴格地檢驗,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通常,在設備不同和工礦不同的情況下,其使用的潤滑油有相應地有所不同,因此,應該嚴格按照不同的標準,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有效措施高效解決油液出現的各種問題。鐵譜技術可以充分利用磁性分離這一特性,在磁場的特殊作用之下,可以使各種各樣的顆粒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分布在一起,通過密切觀察和認真分析磨損顆粒,能夠從性質方面識別和判斷顆粒是否屬于正常磨損、磨損部位、磨損機理以及材料和形態[3]。同時,在設備正常運行的狀態下可以充分了解機組的磨損情況,并對故障部位進行準確判斷。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全面了解設備的組成材料,以便能夠及時而準確地確定具體的故障位置,為設備的檢修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對其潤滑系統進行油液監測分析,不僅能夠最大限度避免設備突發事故,達到降低故障發生率、預知維修的目的,同時還能夠使潤滑油得到合理有效地使用,從而降低了成本,使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從人員方面來看,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能夠對磨損顆粒的產生原因和來源做出準確地判斷,對顆粒進行正確的識別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和認識設備,積極配合現場的潤滑人員,充分掌握機組的運行信息,不斷提高故障診斷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近年來,鐵譜技術鐵譜技術作為一種密切監測潤滑油狀態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應用方面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成效,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鄭開順,王永清,雷遠坤等.井下電動鏟運機早期故障的鐵譜研究[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6(04):1187-1189.
[2]詹松,鄭壽森,胡獻國等.磨損磨粒鐵譜分析中圖像預處理技術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3(01):123-125.
[3]張振山,楊玉敏,戴旭東等.熱邊界條件對徑向軸承的熱流體動力潤滑分析的影響[J].中國機械工程,2014,55(1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