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漢,孫永聯(山東黃金金創集團有限公司蓬萊市大柳行金礦,山東 蓬萊 265615)
對蓬萊地區金礦成礦規律的研究
陳漢,孫永聯
(山東黃金金創集團有限公司蓬萊市大柳行金礦,山東蓬萊265615)
摘要:金礦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我國的金礦資源較為豐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由于我國的地理條件較為復雜,地區性的金礦資源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我國的資源特征、金礦類型、時空分布、成礦譜系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研究金礦成礦規律對于金礦的開采至關重要。本文闡述了蓬萊地區的金礦成礦地質背景,并分析金礦礦層事變變化規律,最后對金礦的礦床空間分布規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蓬萊地區;金礦成礦規律;相關研究
黃金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兼備金融、貨幣和商品的屬性,我國金礦資源較為豐富,但是我國的成礦地質條件多樣,給金礦資源的開采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找尋礦區的金礦成礦規律至關重要。蓬萊地區是我國重要金礦產區,由于其地質條件變化,其金礦礦層構造、巖漿活動、中生代集中成礦具有顯著的特點,同時其礦床的空間分布較為規律,因此本文的研究重點是金礦成礦規律的相關問題。
研究地殼演化趨勢能分析成礦地質環境,并建立礦區范圍的地質時間表,可以初步判斷其存在礦床層的可能性。特別是成礦時代和地質事件能夠從時間上匹配起來,利用綜合的資料可以分析成礦的地質條件,查明在此環境下的構造、建造、陸殼基底成分和深部地質等特征及其與成礦的關系。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從蓬萊地區的地質條件分析來看,其金礦礦層主要是以石英脈型金礦床為主,尤其是蝕變巖性礦層的主要成因是地層構造帶出現破碎,而且金礦主要分布在主斷裂面的上盤或者下盤,因此研究地層構造帶的破碎狀況對于探明金礦的成礦規律至關重要。此外,蓬萊地區石英脈型金礦的分布較為廣泛,遠遠高于蝕變巖性礦床,同時金礦的礦藏儲量較大。蓬萊地區的正常底層和巖體中的金礦含量較大,尤其是在青山群、萊陽群一代的金豐度值較高,而在除荊山群外,尤其是不存在熱液作用,因此其金礦的礦層儲量較少,這就對找尋金礦成礦規律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石英脈型構造的蝕變帶可以分為絹英巖帶、鉀化花崗巖帶以及未蝕變花崗巖帶三種,三種不同巖帶的顏色和構造不同,從而造成了其金礦分布規律性不同。蝕變帶金礦的分布特征規律如下所示:①平面上分布,蝕變帶的礦層主要分布在破頭青斷裂下盤1km范圍內,同時傾斜向SE為主,其傾斜的傾斜度較小,蝕變帶巖帶寬度也存在著較大差異性,在轉折端處反而蝕變帶更加寬大,呈現了綿延彎曲的形狀。②剖面上分布,蝕變巖型構造蝕變巖帶剖面上總體往SE傾,由于構造作用力的不均勻以及蝕變程度的差異,該帶常以構造透鏡體的形式往深部延伸,表現為隨著深部的增加寬厚的構造變巖帶和較薄的構造蝕變巖交替出現。
由于礦物組成形式和組成結構的差異性,蝕變帶礦層的分布也存在著較大的區別,相對于石英脈型蝕變帶而言,蝕變帶巖石的構造較為破碎,并且呈現出了壓扭性,這和巖層的運動密不可分。蝕變帶的巖層顏色較淡,隨著暗色礦物質的減少呈現出灰白色,新生礦物的顏色較淺為絹云母和石英,并且呈現了規則的定向排列,在局部的位置可以見到極少量的鉀長石和斜長石礦物顆粒。蓬萊礦區內的蝕變帶構造分布和礦體類型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石英脈構造中蝕變巖層與礦層的儲量有直接關系,石英脈型蝕變帶中的金礦含量較少,多集中在絹英巖下盤,在鉀化花崗巖帶內也有部分金礦的發育。總體而言,石英脈型構造蝕變巖帶較大規模的金礦化主要發生在構造蝕變帶復合處,且多集中于張扭性斷裂構造下盤脈巖對礦體的影響較大,通過部分脈巖與礦體共生的空間關系認為脈巖對早期礦體除了具有“吃礦”作用,亦能起到“生礦”作用。蝕變巖型構造蝕變巖帶所控制的礦體和蝕變帶巖層的發育程度有很大關系,通常而言,蝕變巖層的分布規模和金礦的儲量存在著正比關系,同時蝕變巖性構造中的蝕變帶礦層基本都是由絹英巖帶內發育而來,呈現出了良好的脈狀分布狀況。
通過對金礦蝕變礦化規律的研究,同時對蓬萊的地質條件研究發現,蓬萊金礦礦層空間分布規律如下所示:(1)蓬萊地區的金礦分布以單礦形式存在,同時各種類型的金礦在空間和時間分布上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從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礦床。例如,在大柳行金礦田中包含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床、含金石英脈型金礦床兩種類型;(2)礦層的空間分布存在差異性,在蓬萊地區的富礦斷裂帶中存在著兩種空間類型,在同一礦層中石英脈型和蝕變巖型兩種金礦類型經常同時存在,這就決定了該礦床成因類型的歸屬;(3)在蓬萊地區的礦層中,可以通過地質勘查確定有利的金礦區,在區域性深大斷裂及其斷裂構造上,可以發現深大斷裂帶的特點及其展布方向,并查明礦產床層的次級斷裂構造發育特點。通常來看,礦產床層的分布規律符合橫向礦帶規律,即礦床的斷裂結構容易和控制區域成礦帶的斷裂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角度,并且在一定的范圍內,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出現,其平行之間的間距有固定數值。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如何滿足經濟發展對礦產的需求,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問題。提高礦產資源的勘察工作,發現還未探明的礦產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金礦資源是寶貴的戰略性資源,當前我國的金礦開采工作開展順利,為了提高對金礦資源的開采效率,就要科學準確地確定蓬萊地區的金礦成礦規律。通過研究發現,蓬萊地區的成礦呈現出了明顯的規律性,礦層疊加清晰。在斷裂構造的拐彎處和交匯處金礦礦層帶分布較為豐富,同時蓬萊地區金礦空間和時間分布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從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礦層和金礦資源。
參考文獻:
[1]李愛民,呂軍陽.山東蓬萊地區金礦成礦背景與成礦規律探討[J].中國國土資源,2014(07).
[2]趙輝績.山東半島金礦成礦規律與成礦方向分析研究[J].科技資訊,2014(29).
[3]王成輝,徐玨.中國金礦資源特征及成礦規律概要[J].地質學報,2014,12(88).
[4]王登紅,徐志剛.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進展綜述[J].地質學報,201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