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煒堅
(廣東省郁南縣西江林業局大歷林場,廣東 郁南527100)
桃金娘科桉樹屬是桉樹的總稱,相關的文獻報道顯示,在地球上約有700多種桉樹品種,因為其適應環境生長的能力非常強,而且生長成材快,所以是我國目前三大速生用材樹種的一種,松和楊樹是另外的兩種速生用材。本文詳細地分析了桉樹的培養種植特點,以期為提高成活率提供參考。
桉樹的種類非常多,大概有700余種,所以每個桉樹樹種對環境的適應性也是不盡相同的,但在這些不同中,還存在一些原則上的共同特點。在溫度的考慮上,其生長的絕對最高溫是不能高于43℃的,而絕對的最低溫不能低于-18℃的。從整體上看,桉樹最適宜生長的氣候環境是相對比較溫和的,熱量比較豐富的,雨量比較充沛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的年均降水量在1000~1500mm左右,每年的平均溫度在15~26℃左右,則是培養桉樹的最佳環境了(圖1)。
根據這個具體情況,在給桉樹選擇造林的地方時,要首先調查和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看其是否適合營造桉樹林。在環境非常惡劣的條件下,桉樹幼苗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受到氣候影響。所以在種植桉樹的時候,對所選造林地的氣候情況一定要多加重視。還有一點也是種植桉樹的時候需要多加注意的,就是如果選擇在比較干旱的季節,或者是比較貧瘠的土壤中對桉樹苗進行培養,則要因地施肥,進行調理,畢竟營養越好,桉樹的成材率才會越高。一旦盲目地把桉樹種植在不適合的自然環境中,如臺風發生非常頻繁的荒山荒地,氣候非常寒冷的高海拔山地,以及土層瘠薄,巖石裸露的山地中,實踐結果顯示,在這些地方對桉樹幼苗進行種植,不僅造林的成活率低,而且林木的生長情況會嚴重營養不良,有的甚至會形成低殘林,最終導致這些單位,或者散戶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所以要重視“適地適樹”的原則,要嚴格根據桉樹的品種,還有其生長特性,對土壤質地進行嚴格的選擇和培養,如一般的微堿性,還有酸性,以及微酸性的土壤,都是種植桉樹比較好的土壤條件,也就是說土壤的pH值在4~8時才是最好的。
選擇好的土地進行桉樹造林之后,還要選擇好的桉樹苗進行種植,這樣才會錦上添花,相得益彰。假如選擇的品種質量是非常差的,那么即使選擇土地資源適合,其造林的成活率也不會非常好的,因為這兩個因素,對桉樹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不但如此,整片桉樹林地生長的不好,如果長成了殘枝林,進而還會影響整個造林的收益情況。所以在選擇桉樹的品種的時候應請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監督檢查嚴格把關,對苗木的培苗,種子的實生苗,還有扦插苗等,這一系列的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落實。
苗木質量是有一定差別,如弱苗、病苗、老化苗以及煉苗,還有如生長時間不夠的嫩苗等,都是不好的苗,這些苗木在戶外的成活率是非常低的,在挑選桉樹苗的時候都不要選擇。為了讓造林用苗加快生產,可以實施良種組培苗或扦插苗的方法來進行培養,其中的苗木挑選標準是:首先根系要非常的發達和完整,而且苗木的主梢長勢一定要良好,要培養的幼苗的高度為20~30cm,地徑在0.2cm以上為最佳,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沒有病蟲害,所以要以選擇I級苗為主要對象(圖2)。
以上兩個關鍵問題做好了,桉樹成活率就有了50%保障。因為在種植桉樹的土地里,這些雜草和灌木等植被,一定是在春夏這兩個旺盛的季節生長的,但是桉樹又是一種極喜光,強陽性的樹種,所以在種植完桉樹后,對這片土地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鋤草,挖除雜灌等工作,以免這些桉樹幼苗被雜草灌木所遮蓋。如果沒有按照上面的步驟進行有效的執行,那么桉樹幼樹會因得不到充足的陽光,而生長就受到限制,通常有以下表現特征,像樹莖細嫩,葉少發黃,而且抗病蟲害的能力比較弱等,這些原因將會直接導致其死亡的速度加快。所以在護理的過程中,要及時的全面的對其進行松土和鋤草的工作,還能減輕蟋蟀以及白蟻等蟲害的危害,進而提高桉樹造林的成活率。桉樹苗一般在生長5~6個月的時候,就到了其生長的高峰期,所以在這個階段要及時的對其進行追肥,如果沒有的話,桉樹幼樹就會因為缺少養分,致使生長的速度和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要全面的加強對新桉樹造林地的養護工作,有必要的情況可以聘請專職的護林員,對新造的林地進行巡護,保證造林的成活率。
通過以上對桉樹培養土地的選擇的分析,還有對桉樹幼苗的選擇的分析,就能夠知道桉樹的一些的基本特點,然后再對其種植后的后期養護方面的工作分析,那么桉樹造林的成活率一定是非常好的。總體而言,在對桉樹進行造林的工作上,一定要科學合理的按照相關造林原則,然后再結合當地的種植條件,合理的應用先進的有關技術,就一定能夠保證桉樹造林的成活率。
[1]莫曉勇.桉樹人工林培育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2]張順恒.桉樹人工林經營的生態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6).
[3]譚子寬.桉樹用途及發展前景分析[J].農家之友:理論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