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偉,王 亮,譚 祎,蒲 訓
(1.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甘肅 瓜州7361001;2.蘭州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甘肅 蘭州730000)
瓜州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占瓜州縣面積1/3的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在瓜州縣境內。2005年出版的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自然保護區二期綜合考察報告中,關于瓜州地區的植被進行了詳細報告,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物種調查并不全面,無各屬、種的檢索表等,給科研教學和當地生產帶來諸多不便,若能解決此問題,使資料清晰了然,這對相關科研、教學、科普宣傳、保護以及合理開發利用各科植物資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論以及現實價值。據文獻及調查資料顯示,在瓜州分布的植物類群中,藜科是重要的優勢科之一,其在植被類型與植物區系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中國現有的已發表的資料記載中,并沒有瓜州縣藜科植物各分屬、種檢索表,所以對現有的資料整理補充,對該科物種進行完善性及系統性的整理,同時歸納整理其行之有效的識別要點,不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應用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瓜州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地處東經94°45′~97°00′,北緯39°52′~41°53′[1]。北部最高處的芨芨臺子山,海拔2452m,南部為祁連山北麓山前地帶,最高處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m。中部走廊地帶被北東向的截山子分為兩部分;南端為踏實盆地,海拔1259~1750m;北部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由東北向西南微傾斜,海拔1060~1300m,縣城所在地淵泉鎮,海拔1177.8m。全縣有山區、戈壁、走廊沖洪積平原3種基本地貌形態。
瓜州縣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點是降雨少、蒸發大、光照長、年平均降水量45.3mm,蒸發量3140.6mm,年平均氣溫8.8℃,平均最高氣溫24.9℃,最低氣溫-10.4℃。
瓜州水資源相對豐富,境內有疏勒河、榆林河兩大水系。根據2012~2014年進行的安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三次綜合科學考察報告中植物名錄記載,保護區境內共有維管植物63科、210屬、455種。其中蕨類植物2科、2屬、2種;裸子植物2科、2屬、4種;被子植物53科、178屬、339種[2]。根據對資料的歸納整理,瓜州地區藜科植物共計70種,隸屬23屬,其中單種屬者13個,另外在整理中,將資料記載甘肅西部范圍以內有分布的均認為瓜州縣可能有分布。
根據目前較詳細的資料報導,瓜州縣分布有藜科植物53種[5],在此基礎上,三次調查又添加了17種,分別如下。
藜屬(Chenopodium)有:平臥藜(C.prostratumB.)據有關報道,分布于“甘肅省西部西北部”[3,6]生長于海拔1500~4000m的山地,多見于“畜圈、荒地、村旁、菜園等處”[3]與瓜州地區海拔相符合,所以有可能存在。小藜(C.serotinumL.)據有關報道,“田間雜草,我國除西藏外各省區均有分布”[3]。白藜(灰菜)(C.albumL.)據有關報道[4],“遍及甘肅省各地”[3],“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間,為很難除掉的雜草”[3],瓜州存在白藜所需生境,所以有可能存在。小白藜C.iljinii G.據有關報道,“產迭部、岷縣、蘭州及河西”[3],在瓜州縣有分布[5],“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溝谷、階地、山坡或干草地”[5],其中海拔和一部分生境與瓜州生境相符合,所以有可能存在。尖頭葉藜(C.glaucumL.)據有關報道,“河西地區分布于田間,河灘”[6,11],“生于陽山坡、河岸及荒地”[3],陽山坡為瓜州多有的山坡,所以有可能存在。
蟲實屬(Corispermum)有:倒披針葉蟲實(C.1ehmannianumBge.)據有關報道“產于河西”[3],在瓜州縣有分布[5],“生于沙地及沙丘”[3],瓜州縣有沙地及沙丘,所以可能存在。碟果蟲石(C.patelliformeIljin),據有關報道“產于河西”[3];在瓜州縣有分布[5],“常生于沙丘間”[3],瓜州縣有沙丘,所以可能存在。
地膚屬(Kochia)有:木地膚(K.prostrata(L.)Schrad.)據有關報道“分布于甘肅(西部)、新疆、西藏等省區”[12];“安西”[6],“生于海拔1000~1800m 的沙質山坡、草原及荒漠草原?!盵12],其中海拔和一部分生境與瓜州生境相符合,所以有可能存在。寬翅地膚(K.macropteraIljin),據有關報道“分布于我國甘肅西部”[9],“鹽生-旱中生植物,僅見于荒漠草原和荒漠區的鹽化或堿化的粘壤質土壤上”[9],瓜州有鹽堿地,所以可能存在。
堿蓬屬(Suaeda)有:鐮葉堿蓬(S.crassifoliaP.)據有關報道,在瓜州縣有分布[5],“生于鹽堿地”[3],瓜州有鹽堿土地,所以可能存在。星花堿蓬(S.stellatifloraG.)據有關報道“產河西(玉門、敦煌、張掖及民勤一帶)”[3];在瓜州縣有分布[5],“生于沙丘間、鹽土荒地、湖濱、渠沿等處”,沙丘,鹽土荒地瓜州縣有這種土地類型,所以有可能存在。
菠菜屬(Spinacia)的菠菜(S.oleraceaL.)據有關報道“各地普遍裁培”[3]。
戈壁藜屬(Iljinia)的戈壁藜(I.regelii(Bge.)K.)據有關報道“產于河西西部”,“分布于礫石戈壁,沙丘及干燥山坡”[3],瓜州存在此生境,所以有可能分布。
梭梭屬(Haloxylon)的白梭梭(H.persicumBge.exBoiss.etBuhse)據有關報道“甘肅河西有引種”[7],“生于沙丘,近年來用于固沙造林”[3]。瓜州有沙丘存在,所以有可能分布。
鹽爪爪屬(Kalidium)的圓葉鹽爪爪(K.schrenkianumB.)據有關報道“河西走廊西部,嘉峪關以西”[2],“生于海拔1500~2400m的山前傾斜平原上部,山間盆地,干旱山地及洪積扇礫石荒漠和砂礫石荒漠等”[12]瓜州存在其中某些環境,且海拔相符合,所以有可能存在。
刺藜屬(Teloxys)的刺藜(T.aristatumL(ChenpodiumaristatumL.)據有關報道,瓜州有分布[8],“生于海拔800~2200m的田間、荒地、路旁、山坡,為田間雜草”[11],海拔和生境與瓜州地區相符合,所以有可能存在。
甜菜屬(Beta)的甜菜(B.vulgariaL.)據有關報道為甘肅“引進栽培植物”[3]。
70種植物中,野生的有65種,蔬菜有5種:菠菜、幼時的地膚、堿地膚(掃帚型)、白藜、甜菜;具有應用價值,作為飼料的有4種:野濱藜,中亞濱藜,當年枝梭梭,合頭藜;作為固沙植物的有2種:沙蓬,梭梭;作為藥用的有11種:雜配藜,地膚,中亞濱藜,野濱藜,西伯利亞濱藜,霧冰藜,駝絨藜,白藜,鹽角草,豬毛菜,刺沙蓬[16]。作為殺蟲的有1種:當年枝的無葉假木賊;星花堿蓬作為中國特有種,而白梭梭和甜菜為外來引入種。
同時,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如下疑問:2005年張勇,王一峰,王俊龍編寫的甘肅黎科植物區系地理研究中指出N34°-35°和E102°-104°間的區域,小果濱黎、小白黎、尖頭葉黎、平臥黎等僅分布于此區[6],但在其它資料如張勇,劉賢德,李鵬等編寫的《甘肅河西地區維管植物檢索表》。甘肅植物志編輯委員會編寫的《甘肅植物志》,中提及小白黎、尖頭葉黎、平臥黎并不只分布于此地,故在此處特別提出。
3.2.1 分屬檢索表
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瓜州縣藜科植物各屬檢索表的編制。將瓜州縣沒有的屬除去,并將各屬莖、葉、花、種子等的特征進行了整理完善,使得各屬特征更易辨認,各屬更易區分(表1)。

表1 瓜州縣藜科分屬檢索表

10.植物體多少被單細胞水毛(干后為糠秕狀粉粒)。雌花單生,2枚相對而生,邊緣不同程度融合于苞片內。平面葉,互生 (11)………………………………………10.植物體無單細胞水毛。雌花非2枚相對而生,不融合在苞片內 ……………………………………………………………………………………………………11.雌雄同株。團傘花序腋生。雄花花被基部連合。雌花常具果期增大、表面常具附屬物的小苞片2枚,果期包被胞果 濱藜屬Atriplex(12)…………………………………………………………………………………………………………………………………………………………(只有菠菜S.oleraceaL.栽培)12.花被背面果期不發育成翅狀附屬物,或僅由花被自身變形而呈角狀或翅狀……………………………11.雌雄異株。雄花通常組成頂生的穗狀圓錐狀花序。雌花數朵成簇生于葉腋,無花被,而具有2(-4)枚小苞片。小苞片果時增大,變硬,合生,包被胞果。柱頭4~5 菠菜屬Spinacia(13)………………………………………………………………………………………12.花被片背面果期發育成翅狀或刺狀附屬物 ……………………………………………………………………………………………………………………………13.花集成頂生形似肉穗花序的穗狀花序?;ㄉ诎?,其下不具小苞片,分枝具關節。葉退化成鱗片狀,對生。果包藏于海綿質花被內。花被合生,4~5齒裂。雄蕊1~2。2心皮合生復雌蕊。種子直立,有鉤狀刺毛。胚半環形,包圍胚乳 鹽角草屬Salicornia(14)…………………………………………………………………(只有鹽角草S.europaeaL.)13.花簇遍生葉腋,每花下各具2鱗片狀的膜質小苞片。葉肉質,無柄?;ū黄?,稍厚或肉質,基部合生。柱頭四周有粉粒狀或毛狀突起。果皮膜質,與種子貼伏。種子橫生或直立。胚螺旋狀 堿蓬屬Suaeda…………………………………………………………………………………………………………………………………………14.花被片附屬物翅狀…………………………………………………………………………………………………………………………………14.花被片附屬物刺狀?;o小苞片。葉肉質,扁平或圓柱形,無葉柄?;▎紊~腋,向上逐漸排列成穗狀花序?;ū煌矤?,5裂,被毛。果皮膜質。胚環形,包圍胚乳。植物體具柔毛 霧冰藜屬Bassia………………………………………………………………………………………………………………………………………………………15.花下無小苞片。葉線形或披針形。胚環形,包圍胚乳。花1~3朵簇生于葉腋,在枝上部過度成穗狀花序。雄蕊5,伸出花被 地膚屬Kochia(15)……………………15.每花具2枚小苞片護衛。胚螺旋狀?;ū黄?,基部合生或基部稍合生。2心皮合生復雌蕊。柱頭四周有粉粒狀或毛狀突起 (16)………………………………16.花被片的翅狀附屬物發自花被片的近先端 葉肉質(17)……………………………………………………………………………………………………………………16.花被片的附屬物發自花被片的中部。葉互生或在短枝上呈簇生狀。種子橫生。花通常單生于苞腋,形成穗狀或穗狀圓錐花序?;ū徽w呈圓錐形,頂端聚集成圓錐體 豬毛菜屬Salsola……………………………………………………………………………………………………………………………………………………17.葉互生,先端尖并具芒尖。花簇生于葉腋?;ū槐巢宽敹寺∑鹬凉诎l育成膜質翅。種子直生 鹽生草屬Halogeton.……………………………………………[只有鹽生草 H.glomeraius(Bieb.)C.A.Mey.]17.葉圓柱狀或棍棒狀,先端鈍,無芒尖。花兩性及雌性,數個團集。種子橫生………………………………………………………………………[只有灰蓬 M.arachnoideus(Moq.)Bunge(Halogeton arachnoideus Moq.]18.花集成形似肉穗花序的穗狀花序?;ū还麜r背面不具翅狀或刺狀附屬物。種子直生。胚環形或半環形,包圍胚乳灰蓬屬Micropeplis.(19)…………………………………………18.花腋生。花被片5,背面果時發育成翅狀或刺狀的附屬物……………………………………………………………………………………………………………19.當年生枝和葉都互生。枝不具關節。葉基下延。花常2~3朵生于肉質苞片腋內?;ū还芎仙两敳?,先端具小齒。胞果生于花被管內。雄蕊2鹽爪爪屬Kalidium(22)………………………………………………………………………………………………………………………………………………………………………19.當年生枝和葉都對生。枝具關節。果皮質膜 …………………………………………………………………………………………………………………………20.穗狀花序無柄。葉鱗片狀。花被筒3深裂。雄蕊1。花生于交互對生的鱗片狀苞片腋內 鹽節木屬Halocnemum.(20)…………………………………………………[只有鹽節木屬 H.strobilaceum(Pall.)Bieb.]20.穗狀花序有柄(21)……………………………………………………………………………………………………………………………………………………………21.葉退化為鱗片狀?;ㄉ诎?。苞片肉質,鱗片狀,交互對生?;ū煌?淺裂。雄蕊1。小枝肉質 鹽穗木屬Halostachys.…………………………………………………………………………………………………………{只有駝絨藜 K.latens(J.F.Gmel.)Reveal.et Holmgren[Eurotia ceratoides(L.)C.A.Mey.Ceratoides lateens(J.F.Gmel.)Reveal et Holmgren]}22.種子橫生………………………………………[只有鹽穗木 H.caspica(Bieb.)C.A.Mey.]21.葉線狀披針形至卵形,全緣,具葉柄。雄花數個簇生,在枝端集成穗狀花序,無苞片。雌雄同株。雌花無花被,腋生,具2枚連合成雌花管的小苞片。雌花被管果時變硬,包被胞果,外側具4束毛 駝絨藜屬Krascheninnikovia…………………………………………………………………………………………………………………………………………………………………22.種子直生。葉肉質。小苞片膜質、鱗片狀,位于花被下?;ū黄诒趁骓敳烤邫M生的翅狀附屬物。2心皮合生復雌蕊。柱頭四周有粉粒狀或毛狀突起。胚螺旋狀(26)(23)…………………………………………………………………………………………………………………………………………………………………………23.花下不具小苞片。葉線形或披針形?;▎紊?~3朵簇生于葉腋,在枝上部過度成穗狀花序。花被基部合生。雄蕊5,伸出花被。胚環形,包圍胚乳地膚屬Kochia…………………………………………………………………………………………………………………………………………………………………………23.每花各有2枚近似舟狀的小苞片(膜質、鱗片狀,位于花被下)。柱頭四周有粉粒狀或毛狀突起。胚螺旋狀(24)…………………………………………………………………[只有戈壁藜I.regelii(Bunge)K.]24.花被片的翅狀附屬物發自花被片的中部。穗狀花序(25)25.枝和葉都互生。枝不具關節。葉基部擴展并且下延抱莖,先端具刺尖?;ū换可院仙w呈圓錐形,頂端聚集成圓錐體。2心皮合生復雌蕊豬毛菜屬Saisola24.花被片的翅狀附屬物發自花被片近頂端。葉肉質,圓柱狀,頂部稍膨大是棒狀。花無柄,單生于葉腋,具花盤。2心皮合生復雌蕊 戈壁藜屬lljinia.………………………………………………………………………………………………………………………………………………………………………………25.枝和葉都對生。枝具關節。葉退化成鱗片狀,對生。花被片果時增大?;ūP杯狀。胞果頂端微凹梭梭屬Haloxylon………………………………………………26.枝對生。木質化的莖多分枝或退縮成肥大的瘤狀根基。當年生枝條綠色,有關節,基部合生,果期肉質?;ù厣谌~腋?;ūP5裂。雄蕊5,另有呈腺體狀的退化雄蕊5枚 假木賊屬Anabasis………………………………………………………………………………………………………………………………………………26.枝互生。葉圓柱狀?;ù厣趩喂濋g短枝的末端?;ū黄麜r變硬 合頭藜屬Sympegma……………………………………………………………………………(僅有合頭藜S.regelii Bunge)
3.2.2 分種檢索表
編制的過程中以2005年出版的《甘肅植物志》藜科植物各種檢索表為基礎,進行了瓜州縣各種檢索表的編制,其中一屬一種的不予整理。本檢索表將《甘肅植物志》中未收錄但瓜州縣存在的物種進行了添加,通過查取資料,總結物種的特征;同時將不屬于瓜州縣的物種除去,最后歸納整理成瓜州縣各種檢索表(表2~表11)。

表2 藜屬Chenopodium分種檢索

………………………………6.葉非三裂狀?;ū涣哑餐郀铋]合或開展。種子表面有淺溝狀紋飾6.葉明顯呈三裂狀,其中裂片及側裂片都有鋸齒?;ū涣哑嚭蠣铋]合。種子表面有清晰的六角形細洼狀紋飾 小藜C.serotinumL.…………………………………………………………………………………………………7.葉兩側邊緣近于平行,先端圓形或鈍 圓頭藜C.strictumRoth.(7)……………………………………………………………………………………………………………7.葉兩側邊緣顯然不平行,先端急尖或漸尖…………………………………………………………………………………………………………… 白藜(藜)C.albumL.

表3 堿蓬屬Suaeda分種檢索

表4 濱藜屬Atriplex分種檢索

表5 地膚屬Kochia分種檢索

表6 霧冰藜屬Bassia分種檢索

表7 蟲實屬Corispermum分種檢索

表8 鹽爪爪屬Kalodium分種檢索
[1]劉賢德,姚春云,邸多隆.祁連山要用植物志[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
[2]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期綜合科學考察[R].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
[3]甘肅植物志編輯委員會.甘肅植物志[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4]劉克明,劉丙貴,劉林翰.湖南植物志,第二卷[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448.
[5]蒲 訓.甘肅省野生維管植物數據采集表(內部資料).蘭州大學,2011.
[6]張 勇,劉賢德,李 鵬,等.甘肅河西地區維管植物檢索表[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
[7]張 勇,王一峰,王俊龍.甘肅黎科植物區系地理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1(2):44.
[8]劉渶心.中國沙漠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9]馬毓泉,富象乾,陳 山.內蒙古植物志(第二版)[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10]劉乃發,楊增武.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自然保護區二期綜合科學考察[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
[11]王一峰,王俊龍.甘肅藜科植物研究[J].植物研究,2006,26(6):744.
[12]傅坤俊,傅競秋,陳彥生.黃土高原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13]周以良.黑龍江省植物志[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2.
[14]安爭夕,魏 巖.新疆植物志,第二卷[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