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芳
(福建省泉州市林業局,福建 泉州362000)
紅錐(CastanopsishystrixA.DC)別名紅栲、紅柯、殼斗科,屬常綠大喬木闊葉樹珍貴樹種,是福建安溪半林國有林場造林的速生樹種。紅錐樹干高大通直,樹高達30m,胸徑粗2.0m左右。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側枝發達但較細,幼枝被疏柔毛,2年生枝無毛。葉互生,兩列,薄革質,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5~2.5cm,先端楔形。全緣可頂端有齒缺,下面被棕色鱗秕和淡毛,老則變成棕黃色。總苞密生錐狀硬刺,堅果卵形,內含種子1~3枚,11月份成熟。紅錐屬深根性樹種,側根發達,萌芽力極強,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幼年較耐陰,不耐干旱。能在花崗巖、砂頁、變質巖的黃紅壤里,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立地條件生長。幾年來,筆者對紅椎種子繁殖育苗,培育的苗木生長進行了觀察。為了了解紅錐生長特性,掌握紅椎的基質育苗繁殖技術,提升育苗技術,提高苗木生長,對紅錐種子采用不同方式浸種育苗繁殖,進行技術總結經驗,為今后發展林業生產種子培育提供參考依據。
圃地選擇于安溪半林國有林茶溪工區獅型空雜地。該地地勢平坦,靠近造林地附近,交通方便,日照時間短,偏陰,水源充足,排水灌溉方便,適宜紅椎種子輕基質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長。
輕基質營養土根據不同的試驗需要而配置,以紅壤、火燒土、泥田土、谷殼、家禽糞、牛大便、鈣鎂磷等不同的比例為原料。基質營養土配置后,要經過40d的發酵,才能形成營養土較輕的基質原料(表1)。
圃地作床高12cm左右,床寬1.1m左右,床底間距30cm左右,床長根據育苗地型而定,床面要求平整,用滾筒器壓實成無積水,而后晴天,讓太陽光普照床面殺菌2~3d,這樣可減少床面蟲害發生。然后把裝好的基質容器袋子12cm×15cm放在床面,并排整齊擠緊。每床排好后,再噴清水濕透,使袋子里的營養土更扎實。

表1 紅椎種子輕基質育苗不同原料配置
紅椎種子處理,其一用0.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min后用清水浸種,其二用0.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min后用ABC3號生根粉溶液浸種。
3.2.1 清水處理
紅椎種子處理,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min后,再用清水多次沖洗干凈,放在70℃的溫水里浸種,讓溫水自然泠卻浸種24h后,再把浮在水上面的劣種撈去,又換清水再浸種24h,最后撈在籮筐里瀝水,放在通風的地方催芽。每天早晚用溫水噴灑,并把種子輕輕搖動,觀測到20%左右的種子露出白嘴出來時即可點播。
3.2.2 植物激素處理
ABC3號生根粉溶液浸種。將種子用100×10-6哚丁酸浸種24h,然后撈在籮筐瀝干既可播種。
輕基質容器育苗點播,種子播種時,應把基質容器袋里的營養土用清水噴灑濕透,再將種子點播在容器袋中,一般1個袋子播1粒,個別袋子播2粒,預防有的袋子未萌芽可移植補植。然后蓋上一層營養土,以不見種子為好。為了使種子保持一定的濕度,再用清水噴濕透基質容器袋子,保持袋內營養土濕潤,促進種子快速萌芽。種子播完畢后,為確保種子的萌芽出土,使種子及時生根發芽,要用塑料遮陰網搭棚,搭棚高一般為80~120cm。這樣搭棚可預防長期氣候干旱,播種后種子避免日曬造成干燥缺少水分,或下暴雨時種子被暴雨淋失,影響種子發芽。
種子播種后,根據天氣而定。晴天,每天早晚對基質容器袋進行2~4次噴水,淋透基質容器袋子。陰天可減少澆水,暴雨天要及時排水防澇。尤其下雨時間較長時要防止苗木爛根死苗。
當種子萌芽出土后,幼木生長到2~5cm時,對個別袋子未萌芽的基質容器袋子,要及時補植,這樣既不浪費基質容器袋子,造成經濟損失,又能使基質容器袋子苗木生長整齊。
幼苗生長3~5cm時,若有發現基質容器中有雜草,要及時拔草。拔草前要用清水噴灑,使基質容器袋濕透再拔草,拔草時盡量減少松動幼苗的根部土,以勉影響幼苗的生長。拔草后又要噴水,使被松動幼苗的根部與土壤蘸在一起,這樣可減少苗木死亡,提高苗木生長率。
苗木生長到5~6cm時,需要一定的營養,要及時施肥,先用0.1%的人尿肥水噴灑,也可用0.1%的尿素水噴灑。肥料噴灑后,再用清水噴灑一次,可減少幼苗肥傷。追肥每隔10d左右噴灑一次,隨著苗木的生長。追肥量可逐漸增加。
基質容器育苗,苗木生長到12d左右,在陰天或傍晚時,即可揭去搭棚的遮蔭網,讓苗木逐漸適應外界環境的生長。這樣的幼苗不但成活率高,且苗木生長迅速。
基質容器苗木經過1年的經營管理,苗木生長粗壯,苗干挺直,枝葉茂密,苗高大38.2~43.1cm,地徑粗0.40~0.48cm,苗冠50~55cm。出苗時,要先噴水使基質容器袋濕潤,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要培育苗木大苗,要再移植培育。
從表2得知,紅椎種子基質容器育苗,各按播種100粒種子試驗,重復3次得平均值。種子應用高錳酸鉀消毒清水浸種發芽率達96.0%,應用ABC3號生根粉溶液浸種發芽率達99.8%,生根粉溶液浸種,比高清水浸種的種子發芽率能提高4.1%。
見表2顯示,紅椎種子采用不同方式浸種播種,不同原料配置基質容器育苗,其苗木培育生長不同。對苗木生長均勻、大小差別不大,設臨時樣地抽30株苗木,重復3次按株數苗木求平均值。應用清水浸種培育一年生的苗木、平均苗高、苗徑,苗冠,比應用ABC3號生根粉溶液浸種培育一年生的苗木平均苗高大11.23%、苗徑粗12.50%、苗冠大5.09%。
不同基質容器袋A、B、C原料配置不同,其苗木生長不同。A基質容器苗木平均生長苗高40.65cm,B基質容器苗木平均生長苗高38.30cm,C基質容器苗木平均生長苗高38.6cm,A、B、C基質容器平均生長苗高39.18cm。A基質容器苗木平均徑粗0.45cm,B基質容器苗木平均徑粗0.43cm,C基質容器苗木平均徑粗0.42cm,A、B、C基質容器平均徑粗0.43cm。基質容器袋紅壤、家禽糞配制數量多,基質容器袋的苗木生長明顯較好,分別比B、C基質容器苗木平均高2.35cm、2.05cm,分 別 提 高 6.14%、5.31%。 平 均 地 徑 粗0.03cm、0.04cm,分 別 比 B、C 平 均 地 徑 粗 4.65%、7.14%。可見紅椎幼苗苗木生長喜在酸性土壤生長,只要有一定的肥力,苗木生長良好。

表2 紅椎輕基質育苗不同浸種苗木生長狀況
紅椎種子輕基質容器育苗,一般1~2月份播種為宜,種子播后基質容器袋子要保持營養袋子里要有一定的濕度水份,12~15d左右即可生根發芽,萌芽整齊,幼苗就會迅速生長。
紅椎種子采用不同的浸種處理,應用ABC3號生根粉溶液浸種,比應用清水浸種的種子發芽率平均高3.9cm、胸徑粗0.06cm,苗冠大苗3.00cm,苗木生長效果好。應用ABC3號生根粉溶液浸種的種子,能有效地提高種子呼吸作用酶的活性,促進種子萌發,可是種子能提前生根出土,發芽率高,提高苗木成活率,促進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生長發育,提高幼苗生長,地徑粗。
紅椎輕基質容器育苗,幼苗根系發達,苗木生長迅速,基質容器育苗造林方便,苗木造林成活率高,苗木生長迅速,紅椎種子不同方式浸種育苗技術值得推廣。
[1]陳府生,能福昆,黃書華,等.紅椎育苗技術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1985,6(6):4~5.
[2]李忠國,郭文福,蒙彩蘭,等.紅椎容器育苗基質的選擇[J].林業實用技術,2013,130(10):28~30.
[3]王青天.福建柏種子育苗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03,15(4):24.
[4]張福壽.福建省主要珍貴用材林樹種造林技術實用手冊[M].福州:福建省林業廳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2008,1(1):45.
[5]潘月芳,鐘 瑜,郝海坤,等.任豆容器苗基質實驗[J].林業實用技術,2009,92(8):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