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寶清
(福建省安溪縣林業局,福建 安溪362400)
鐵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又名:黑節草、云南鐵皮,屬微子目,蘭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圓柱形,長9~35cm,粗2~4mm,萼片和花瓣黃綠色,近相似,長圓狀披針形,長約1.8cm,寬4~35mm,花期3~6月,主要分布于中國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鐵皮石斛是傳統的名貴中草藥,藥用價格高,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止咳潤肺益腎、明目強腰等功效。目前,對鐵皮石斛的培育技術研究與利用取得較大發展,需求量大。本文針對鐵皮石斛林下培育技術研究進行了總結,為今后推廣發展鐵皮石斛提供參考。
鐵皮石斛苗木在進行試驗時,為了對苗木栽培生長狀況進行對比,一共設置了3組處理,同時,每組處理還設置了3次重復進行對比分析。
試驗區位于福建省安溪縣福田鄉福田村,北緯25°12′00″,東經117°25′12″。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面群山懷抱,森林茂布,生態良好,無環境污染。四季氣候暖和,雨水充足,干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7.0℃,降雨量1800mm,空氣相對濕度81%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5℃,極低溫-1℃,7月份平均氣溫30℃,極高溫36℃,全年≥10℃,活動積溫7000℃,年日照2069h,無霜期349d。試驗地的海拔高度300m,適宜鐵皮石斛生長。
在培育鐵皮石斛時,對嫩枝進行選擇,主要選擇了1年生、2年生、3年生的嫩枝莖條作繁殖培育苗木對比分析試驗。
在選擇嫩枝插條處理時,初定為兩種,分別選為不同時間控溫處理和植物激素處理,下面就兩種不同方式進行處理試驗。
2.3.1 溫度處理
不同時間控溫處理:首先,要確定一個參照對象,選擇為不做任何處理的插條。然后將4~12個月生的嫩枝莖條切成長度6~8cm小段,然后放入到恒溫箱中進行保存,再對恒溫箱的溫度和濕度進行有效的控制,溫度控制一般在20~32℃的范圍之內,而濕度則控制在90%左右,每次的光照時間確定為12h,經過5個月的處理后,可將穗條移植到苗床扦插。
2.3.2 激素處理
植物激素處理,同樣以不做任何處理的插條作為參照,選擇不同類型的溶液對插穗進行處理,所選用的溶液主要為5%的NAA溶液、5%的IAA溶液、5%的IBA溶液以及5%的6-BA溶液,由此來進行植物激素的選擇試驗。
2.3.3 苗木扦插
在對苗木扦插基質進行選擇時,同樣需要選擇參照,經過分析,選擇河沙。然后再分別選用珍珠巖、山基土、碎木屑、碎碳為扦插基質,由此來進行扦插基質選擇試驗。
2.4.1 分株養殖
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將生長密集的母株,從盆內托出分株養殖,在處理時應注意避免損傷根葉,把苗輕輕掰開,選用3~4株栽植放在15cm大的盆子里,然后澆水濕透,這樣有利于苗木繁殖培育成型,又能促進苗木開花。
2.4.2 扦插養殖
選擇未開花而生長充實的假鱗莖,從根際剪下,再切成一小段,每一小段2~3節,長度6~8cm,然后將鱗莖直接插入泥炭苔蘚中或用水苔包扎插條基部,保持濕潤,在室溫18~22℃,一般情況之下,在扦插之后30~40d即可生根,開始萌芽,當苗木抽稍長到3~5cm時便可進行盆栽。
2.4.3 組培養殖
在進行組培養殖的過程之中,一般都是以莖尖和葉尖作為外植體,選擇好外植體之后,將之附加在芐氨基腺嘌呤0.5mg/L的MS培養基上,這樣一來,其分化率大致能夠達到1∶10左右。再將分化之后的幼苗轉到含有一定活性炭與椰乳的MS培養基之中,就能夠正常生長了。等到幼苗在培養基中逐漸形成了無根幼苗,然后將幼苗再次轉換培養基,將其放置到含有吲哚丁酸0.2~0.4mg/L的MS培養基中,這一培養基能夠誘導幼苗進行生根,并由此形成了具有根、莖、葉的完整植株。
2.4.4 栽培管理
盆栽鐵皮石斛需用泥炭苔蘚、蕨根、樹皮塊和木炭等作為輕型基質培育,試驗結果表明:排水好的基質有透氣高的生長較好,若在盆底下墊上一些瓦片或者碎磚屑,可增加底下通氣度,促進根系生長,對根系的發育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幼苗的生長。尤其在春季與夏季,氣溫較高時,苗木要經常適當給予澆水,保證基質具有一定的水分,其苗木生長較快,生長效果較好。到9月以后,由于氣候變化,天氣不熱,氣溫降低,水分蒸騰較少,可逐漸減少澆水,這樣才能使假球莖逐趨成熟,促進開花。在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但秋季施肥量可減少,到假球莖成熟期和冬季休眠期時,則可停止施肥。
通過對不同齡插穗的出圃率進行比較,得出結論:鐵皮石斛扦插可選用1年生和2年生莖節做插條為適宜,而3年生莖節并不適合作為插條,其繁殖較慢,生長不良(表1)。

表1 鐵皮石斛1~3年苗扦插出圃率
不同時間控溫處理實驗的結果顯示見圖1。

圖1 同時間溫度處理插條插穗出圃率
從圖1可以發現,經過3種溫度處理之后,插穗抽芽的出圃率之間并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都是在40%~70%的范圍之內。根據這一試驗,可以看出結果,抑制花芽分化的關鍵因素主要是溫度的處理時間。在一般情況下,對于鐵皮石斛而言,抽芽期主要是在12月到第二年3月,開花期都是在2月到4月。而在開花期前兩個月,花芽已經基本形成。因此,需要在花芽形成之前對莖節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這樣一來,就能夠對花芽分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鐵皮石斛插條時才能抽出更多的芽。
根據表2、表3的試驗結果,顯示的結論:植物激素能促進鐵皮石斛的生長,在一般條件下,鐵皮石斛扦插之后,經過的管理,只要是生根的插穗均能萌芽、抽稍。而4種方式不同的處理扦插方法,鐵皮石斛的萌芽、抽穗具有著十分明顯的不同效果,其顯示結果不同。

表2 不同植物激素處理插穗抽芽數方差分析

表3 用字母標記表示結果
扦插試驗結果顯可見圖2。

圖2 不同基質扦插插穗出圃
根據圖2可以得出結論,以河沙為扦插基質,鐵皮石斛生長效果較為理想,其效果較好,其它扦插基質的出圃率均為3.67%。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培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鐵皮石斛植物種植技術的栽培取得了較大進展,用植物激素處理,能夠促進幼苗生根,苗木萌芽、抽稍,促進苗木的生長,提高苗木生長量,尤其是對花芽能起到分化作用,可萌較多的芽,生長更多的抽稍。從試驗顯示,選用1年生和2年生的穗條做扦插試驗,苗木生長較快,繁殖容易,試驗結果良好。而3年莖節穗條扦插,生長根系很慢,難予萌芽,抽梢較少。為此,鐵皮石斛植3年莖節做穗條扦插,生長不宜作插條。總之,鐵皮石斛在河沙里扦插,基質能夠達到最為理想的效果,其苗木生長生長快,效果良好。試驗證明:鐵皮石斛林下培育技術值得推廣。
[1]梁淑穎,曾令杰.組培條件下鐵皮石斛幼芽分蘗和生根的影響因素研究[J].北方園藝,2013(14):112~114.
[2]潘超美,童家赟,劉丹霞,等.鐵皮石斛離體培養體細胞胚發生的組織細胞學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5(1):74~76.
[3]潘 梅,呂德任,姜殿強,等.鐵皮石斛袋式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0):37~40.
[4]楊旺利.生態林內人工栽培鐵皮石斛試驗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12,39(1):48~52.
[5]劉穗金,許健紅,劉宏源,等.生長素在鐵皮石斛育苗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8):143.
[6]趙貴林,蔡捷炫,曲洪安,等.'雙暉1號'鐵皮石斛的選育及其特征特性[J].熱帶農業科學,2013,33(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