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由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林業局,貴州 遵義563000)
烏天麻(GastrodiaelataBlf.glauca)是名貴中藥,用以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癥。婁山烏天麻產于婁山關海拔1400m以上闊葉林內,其仿野生栽培種天麻素含量經遵義市藥監局檢測達0.97%,藥效十分顯著,已于2014年注冊婁山烏天麻商標,是眾游客爭相購買的當地土特產之一。
隨著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山區林農的主要收入已從依靠木材生產轉為開發林下經濟。婁山關景區因長征途中的婁山關戰役而名揚天下,景區內生長的烏天麻一度供不應求,價格5年間一直保持在400元/kg以上,當地野生烏天麻也從5年前的200kg/年銳減到現在的10kg/年,其巨大的商機為婁山烏天麻的仿野生栽培帶來了內在動力,也為當地林農依靠林下種植烏天麻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婁山關景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背部、大婁山山脈中段。由喀斯特地貌組合而成,最高海拔1771.1m,最低海拔1120m,相對高差651.6m。景區內自然土壤主要為山地黃壤和石灰土,森林植被以常綠、落葉闊葉林為主,主要樹種為櫟類和樺木。景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類型,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豐沛的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4℃,最高氣溫22℃,最冷氣溫-10℃,年日照時數1200h,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平均霧日70d,霜期95d。
菌材來源: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4.7%,自然枯死和風折木達5%,將闊葉類枯死木和風折木鋸成30cm的木段,直徑>8cm的木段一分為二備用。
蜜環菌來源:蜜環菌全部外購。
麻種來源:貴州普安、大方;陜西漢中;自繁種。
在海拔高于1400m的林地內選擇林中空地挖穴,寬90cm,長視地形而定,深20cm。栽時把鋸好的木段平放入穴,將密環菌放在木段連接處,用量按木段15kg/m2和密環菌2瓶/m2施行,鋪好木段和密環菌后蓋上15cm泥土,15d后密環菌開始大量生長,此時就將泥土刮開,按0.5kg/m2的密度在木段上均勻鋪好麻種,然后蓋上泥土,并在泥土上蓋上2cm枯葉。天麻下種完畢后要加強巡山,防止人畜踩踏,10~11月份出麻。
經5年人工仿野生栽培試驗,不同世代的麻種對天麻的產量影響極大。如2009年引種時得到的是0代麻種,其栽植后的商品麻平均產量為7.5kg/m2,同時還可收麻種5kg/m2;2010年用自繁的一代麻種,平均產量為商品麻5kg/m2、麻種3kg/m2;2011年用自繁的二代麻種,平均產量為商品麻4kg/m2、麻種1kg/m2;2012年用外購的三代麻種,商品麻平均產量為1kg/m2、無種麻;2013年外購的三代麻種,商品麻平均產量為2.5kg/m2、無種麻;2014年外購的四代麻種,商品麻平均產量為1kg/m2、無種麻(表1)。

表1 天麻仿野生栽培情況調查
麻種栽培方式一樣,產地不同,產量差別較大。如2012年從陜西漢中購進的三代麻種,其平均產量僅為1kg/m2,且天麻個頭較小,根本無法進入市場;2013年從貴州大方購入的三代麻種,天麻產量為2.5kg/m2,比漢中的1m2多產出1.5kg,且可作為商品麻進入市場。
2010年用自繁的一代麻種,平均產量為商品麻5kg/m2、麻種3kg/m2;2011年用自繁的二代麻種,平均產量為商品麻4kg/m2、麻種1kg/m2。由于麻種用肉眼根本無法辯別世代,因此外購麻種風險極大。只有用自繁的麻種進入生產,天麻品質才能保證。為此,我們于2012年開始,修建了100m2d麻人工授粉室,并于2013年成功自繁出0代麻種。至2015年,已自產0代麻種2000kg,一代麻種7500kg,外購麻種的歷史從此結束,婁山烏天麻仿野生栽培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1]何云松,王修貴,陳 剛,等.金口河區烏天麻林下生態栽培技術研究[J].四川林勘設計,2013(3).
[2]所美群.長白山有機栽培烏天麻不同時期的動態生長調查[J].吉林農業,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