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標
(廣東本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汕東515071)
隨著化工、石油、制藥、水處理等工業部門的快速發展,工業自動化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和更新,離心機作為常見分離設備,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是工業的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特別在工業污水處理中,離心機的應用更重要、更廣泛。
在工業污水處理過程中,不管是預處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還是生物處理,都必須將水中的固體顆粒或殘液分離出來,去除污泥或廢渣、殘液,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因此,離心機在工業污水處理中主要用于脫水、濃縮、分離、澄清、凈化及固體顆粒分級等工藝過程。相比自然沉降、重力過濾、靜置分層和氣浮分離等方式,采用離心處理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連續處理能力強、密封性能好,體積小等優勢。目前離心處理設備種類和型號繁多,而常用在污水處理中,且技術比較穩定成熟的離心設備包括:三足式離心機、渦輪離心機、管式離心機、碟式離心機。
(1)三足式離心機。通過開孔轉鼓的高速回轉,在過濾介質的攔截下,污水中的固體在轉鼓形成濾餅,而液體則在離心力作用下,通過濾餅。屬于間歇性操作的設備,適用應用處理少量污水,也可應用在前端工序的粗處理。
(2)渦輪離心機。由沉降轉鼓和過濾轉鼓組成,進入的污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進行沉降分離,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廣泛應用在造紙、印染、陶瓷、電鍍、采挖等行業的工業污水處理中。
(3)管式離心機。轉鼓成灌狀的高速沉降式離心機,適合分離難度大的工業污水,如固體濃度小,液體粘度大得工業污水。
(4)碟式離心機。利用碟片和由轉鼓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場把污水分割成許多薄層,從而使沉降距離變小,分離效果提高,甩掉污水中的大量固體或液體殘留,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特別適合水質比較穩定的“液體-液體分離”和“液體-液體-固體三相分離”,如含油污水、乳液和溶劑殘留污水的處理。
選用合適的離心機,讓機械與實際污水處理的需要相匹配,既兼顧到固定投資及運行費用,又能發揮離心機的最大使用效率,以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通常工業污水是由很多成分相溶或混合在一起的液體,大致分3種情況來處理:對簡單懸浮液采用“固體-液體分離”;對含油污水和乳液則采用的“液體-液體分離特;”復雜的混合液有時要用到“固體-液體-液體三相分離”。而不同行業產生的污水,差異也較大,離心機類型可視工業污水的水質情況來確定,即通過對污水水質進行分析或檢測,確定粘度、固體含量,密度差(“液體-液體分離”)、粒徑范圍和顆粒堅固度等參數來準確配對離心機。不同離心機對應的工業污水水質情況詳見表1。

表1 不同離心機對應的工業污水水質情況
按照工業污水處理設施的工序和處理工藝要求,根據污水處理最終能夠達到的處理效果,選定不同的離心機。
(1)離心機在實際污水設計中,會考慮分離后固體干燥度、固體的去除率、處理能力等處理效果。不同離心機最終達到的處理效果詳見表2。
(2)在污水處理設施的各道工序中,對離心機的選型也不盡相同。三足式離心機應用范圍廣,但屬粗處理設備,一般可應用在污水處理設施調節池前后;渦輪離心機處理效率高,可應用在污水處理設施調節池的前處理,也可應用在物化處理或生化處理各道工序的污泥分離;管式離心機屬精處理,但處理效率低,可應用在污水處理設施的后期出水凈化;碟式離心機適合液液分離,可應用在有機溶劑殘留廢水的分離。

表2 不同離心機的處理效果
相比之下,三足式離心機適用范圍廣,價格比較低廉,但工人勞動強度較高,需要定期更換濾料,運行費用較大;管式離心機設備首期投入不大,但其處理能力很低,對工人工作技能要求很高,運行費用非常高;蝶式離心機較為昂貴,但自動化程度較高,運行費用較低;渦輪離心機離心機設備價格較高,自動處理化性能穩定,運行費用低。
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工業產生的污水很難做到持續穩定,而市面上購買離心機一般都是按照出廠標準型號進行制造,設備安裝完畢調試后,往往會發現不能達到設計預期。為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污水處理效果,提高處理效率,降低物料對設備的磨損,延長耗材的使用壽命,節省處理成本,可通過下面幾個方法解決:①實驗選取最佳的污水處理藥物及加藥量,充分混合反應后,增加顆粒物的粒徑(如添加明礬、石灰、聚合氯化鋁、三氯化鐵、PAM等),再經離心機進行處理;②通過加熱或降溫調節污水溫度,以改善污水的粘度和密度;③合理設計、配置離心機的管道和泵,才能保證設備的運行效果;④調整離心機的轉速、比重環、擋板或進水速度,以適應相應污水水質的處理;⑤加強設備運行管理和維護保養。通過定期清理機器的內部積淤、按時更換潤滑油、校正傳動系統的緊松度等,保障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工業污水處理中,針對不同因素篩選合適的離心機,對提高工業污水處理運行效率,實現處理工藝的穩定運行尤其重要。
[1]全國化工設備設計技術中心站機泵技術委員會.工業離心機選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
[2]潘 濤,田 剛.廢水處理工程技術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