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莫蓁蓁
(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廣東 廣州510045)
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建筑施工的噪聲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尤其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區,噪聲擾民問題十分嚴重,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投訴熱點。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施工期相對較為短暫,施工噪聲沒有累積性的影響,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很少對施工期的噪聲影響進行詳細分析,因此施工中未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以至相關職能部門監管困難。
基于此,本文以典型的房地產項目建設為例,通過施工期的5個特征階段:拆卸、土石方、打樁、結構、裝修分別預測施工噪聲的情況,分析施工噪聲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以期為監管部門提供科學的依據。
甲市某新建房地產項目,占地面積0.64萬m2,建筑面積5.8萬m2。項目周邊的大型居民點主要為A小區、B小區和C小區(表1),該項目與小區之間為綠地,示意圖見圖1。

表1 周邊居民點

圖1 項目周邊
施工期主要包括拆卸、土石方、打樁、結構、裝修等5個過程階段。根據施工計劃,結合施工期各不同階段設備使用的情況,以最不利的情況來進行考慮,假設每個階段的各項設備同時開工,采用聲級疊加的方法,分別預測施工各階段的噪聲。
根據該項目的施工計劃,擬使用的施工機械詳見表2。

表2 施工機械使用情況
戶外聲傳播衰減包括幾何發散(Adiv)、大氣吸收(Aatm)、地面效應(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應(Amisc)引起的衰減。本房地產建設僅考慮幾何發散衰減。
3.2.1 聲功率級等效為聲壓級的公式
已知點聲源的A聲功率級,半自由空間,等效公式為:

式中:LA(r)為聲壓級;LAw為聲功率級;r為距離。
3.2.2 聲級的疊加
對于N個聲壓均是P的聲音,疊加后其聲壓級是:

3.2.3 各施工階段噪聲源特點
拆卸階段的聲源主要為空氣壓縮機、破碎機等,施工時間短,具有突發性、不連續性的特征。
土石方階段主要的施工機械是挖掘機、推土機、卸土機以及各種運輸車輛。這些移動性的機械設備是土石方階段的主要噪聲源。打樁機是打樁階段最典型和最大的噪聲源,其噪聲時間特性為脈沖噪聲。建筑結構主體施工階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長的階段,參與這一階段施工的人員較多,而且使用的施工機械設備種類繁多,該階段既有流動噪聲也有固定噪聲。裝修階段是建筑施工的最后一個階段,此階段中所用的施工機械數量較小,強噪聲源較少,而且各設備基本在室內運行(表3)。
根據以上預測模式,預測施工各階段的噪聲情況。預測結果顯示: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施工場界的噪聲預測結果遠超出《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2011)(即晝間70dB(A),夜間55dB(A))的要求,超標范圍大于300m。由此可見,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施工場界噪聲超標嚴重,施工噪聲將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施工期各階段的噪聲特點和施工邊界的預測結果詳見表3。
然而,由于本房地產建設施工假設所有機械均在施工場地邊界,為噪聲影響最嚴重的特殊情況,因此預測較實際施工噪聲將有偏大。
將施工各階段的貢獻值疊加現狀噪聲即為項目施工期敏感點的噪聲。由于房地產項目施工期結構階段最長,因此以結構階段為例,預測周邊居民點的噪聲結果,如表4。
居民點噪聲執行標準:由于A小區和C小區在城市主干道兩側30m范圍內,執行4a類標準;B小區與道路距離大于30m,執行2類標準。

表3 不同施工階段的聲源特點及邊界預測結果

表4 結構階段周邊居民點噪聲預測 dB(A)
經過與《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和2類標準的對比分析可知,土石方階段,周邊居民點的噪聲均超出相應標準的要求,晝間超標量為1.0~18.0dB(A);夜間16.0~28.0dB(A)。
假設在不同施工階段,各種施工設備同時開工的最不利狀況,而根據實際施工狀況比較,由于機動設備之運作頻率一般較理論為少,因此施工時的噪聲會稍低于該結論。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施工場地邊界噪聲和周邊居民點的噪聲已遠遠超出相關標準;尤其在夜間,超標嚴重。因此需要采取相應措施,以降低施工噪聲。
從整體上,環保部門應加強環境保護部門的管理、監督作用,施工單位需合理安排時間和施工現場布局。具體如下。
4.1.1 環保部門:加強環境保護部門的管理、監督作用
環保部門需要加強管理監督,采取抽查方式監測場界噪聲,限制其施工時間及高噪聲施工機械,把施工噪聲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并且根據施工期噪聲對環境污染范圍、強度、時間及建設規模向建設單位預征收足額的建筑施工廠界噪聲排污費,以此對環境、社會、周圍居民的補償。
4.1.2 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時間和施工現場布局
施工單位施工前必須向工程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該工程的施工方案,經環保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開工。同時,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免夜間施工,無法避免在夜間施工的,應提前向有關部門申報夜間施工的有關手續,在制訂施工計劃時,盡可能避免大量的高噪音設備同時施工。
合理布局施工現場:避免在同一地點安排大量動力機械設備,以免局部聲級過高。如有可能,充分利用地盤的物料堆放場所和其他結構物來掩蔽施工活動產生的噪音對周圍環境和噪音敏感點的影響。具體如下:
在施工平面布置的過程中,應盡量將運輸道路布置在遠離周圍敏感點的位置.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將施工平面以建筑物為中心分4個層次向外延伸布置:第1層為起重機械,第2層為商品混凝土澆筑位置和施工道路,第3層和第4層分別布置為材料加工場、堆放場和施工人員的辦公區、生活區,則可以利用外層構筑物對場區內噪聲進行遮擋,盡量降低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1.3 其他
降低人為噪音,按規定操作機械設備,模板、支架拆卸吊裝過程中,遵守作業規定,減少碰撞噪音。
加強運輸車輛的管理:按規定組織車輛運輸,合理規定運輸通道和設計運輸路線。同時施工車輛定期保養、潤滑及正確操作,減低車速以降低音量。
與周圍單位、居民建立良好關系:對受施工干擾的單位和居民在作業前做好安民告示,取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按照施工各階段的聲源特點,分別制定相應的降噪措施,降噪建議主要包括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兩方面。房地產項目施工期各階段降噪措施建議詳見表5。
施工期噪聲與施工階段的活動和施工場地的管理息息相關,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夜間施工,高噪聲機械盡量不要同時開工,做好圍蔽措施,采用移動聲屏障等盡可能降低施工噪聲,噪聲擾民的情況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表5 施工各階段降噪建議一覽
[1]董 哲.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噪聲污染防治措施探討[J].煤炭工程,2012(2).
[2]陳修波,柳 超,劉志強,等.從環境影響評價角度談合理進行建筑施工組織設計[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2,33(4).
[3]向 敏.如何防治建筑施工的噪聲污染[J].工程技術,2009(11).
[4]袁 濤.建筑施工噪聲防止策略[J].湖南農機,2008(7).
[5]盧漢生.建筑施工噪聲污染及其防治[J].建筑機械化,2008(7).
[6]徐立軍,劉士英,任健群.建筑施工噪聲聲源的調查分析與污染防治[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6(6).
[7]高桂榮.建筑施工噪聲擾民的防治對策[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5(3).
[8]劉美蓮.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防治措施[J].環境保護,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