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



1998年11月,佳能推出了第1款配備IS圖像穩定器的L級變焦鏡頭EF 100-400mm 1:4.5-5.6L IS USM,這正是廣大攝影愛好者昵稱的“大白”。16年后,“大白”重裝上陣,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不僅在外觀上煥然一新,成像質量和拍攝性能也有了顯著提升。
鏡身設計
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采用了佳能高端遠攝鏡頭常見的白色涂裝,并且鏡頭前端也有L鏡頭標志性的紅色裝飾環。區別于前代產品的推拉式變焦設計,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采用了目前廣泛使用的旋轉式變焦結構。鏡身前端(遠離機身)為變焦環,鏡身后端為對焦環。變焦環的旋轉角度約為95度,從100mm端到400mm端,可以一氣呵成地完成視角切換。
在變焦環與對焦環之間,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提供了一個變焦阻尼調整環?!癝MOOTH”(平滑)端就是不增加阻尼;向“TIGHT” (緊)端旋轉時,變焦阻尼會逐漸增大。
我們知道,外變焦鏡頭懸掛攜帶時,鏡頭前端容易因為地心引力的關系而自然伸長,這就是俗稱的“垂頭”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些鏡頭配備了一個鎖定開關,可以將鏡頭固定在廣角端。像是EF 70-300mm 1:4.5-5.6L IS USM就配備了這種鎖定開關。但筆者從廠家維修人員那里了解到的情況,有些使用者會在忘記解鎖的情況下蠻力旋轉鏡頭,從而造成鎖定開關出現損壞,嚴重時可能影響鏡頭的正常使用。與之相比,佳能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的阻尼調整環在“TIGHT”端同樣能夠起到防止“垂頭”的作用,并且機械強度更勝一籌。
為了滿足職業攝影師在各種嚴苛條件下的拍攝需要,佳能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具有防水滴防塵設計,同時前后組鏡片都覆蓋了憎水憎油的氟鍍膜。
光學技術
與其他廠商相比,佳能EF鏡頭的更新頻率雖然不算很高,但每次更新必定有結構性的升級。這一點,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也不例外。它采用了全新的16組21片結構,包含1片螢石鏡片、1片超級UD鏡片以及1個新型空氣球形鍍膜層。從官方MTF曲線來看,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的整體解析力相比前代產品有了明顯提升,與EF 70-200mm 1:2.8L IS II USM有同等級的性能。甚至在接裝EF 1.4X III增倍鏡進行拍攝時,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依然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畫質表現。
除了成像質量的提升外,全新的光學結構還為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帶來了另一項特長:全焦段約0.98米的最近對焦能力。在此之前,100-400mm或近似規格遠攝變焦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在1.5-1.8米之間。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的發布將這一指標縮短了約一半,最大放大倍率也從前代產品的約0.2倍提升至了約0.31倍。不僅提升了近攝特寫能力,同時在空間局促的場合內也能讓拍攝者自如使用。
從實際拍攝的情況看,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在全開光圈時有比較明顯的暗角情況。100mm端F5.6以后暗角基本消失,400mm端F11以后暗角基本消失。在整個焦距范圍內,全開光圈時都能得到令人滿意的中心銳度。當然,收縮至F5.6-8時,細節表現力更為驚艷。由于這款鏡頭發布時間不長,無論是相機內部還是Photoshop等軟件中,都還沒有提供鏡頭校正文件。
或許是因為鏡組結構變得更為復雜,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的鏡身重量(不含腳架環)略有增加,達到了1570g。如果對比其他廠商的同類鏡頭,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也并沒有顯得更加笨重,只能說不像前代產品那樣輕盈了。
操控部分
除了前面提到的變焦阻尼調整環外,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靠近卡口部分還有4個切換開關,分別是電子對焦距離限位器(可將最近對焦距離限制為3米)、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切換器、防抖開關以及防抖模式選項。
可能很多朋友還不太清楚佳能IS防抖3種模式的區別。模式1、模式2都是在半按快門時啟動,也就是能為光學取景器提供抖動補償。這兩種模式的區別在于模式1 可以校正所有方向的抖動,適合拍攝靜止對象;模式2只對單一方向的抖動進行校正,適合追隨拍攝時使用。
模式3是應專業攝影師的要求而加入的,適合拍攝不規則運動的對象。在半按快門時,它只進行抖動補償的計算;只有完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才提供抖動補償。與模式2相比,模式3的相同點是只對單一方向的抖動進行校正,區別則是在追隨被攝物體時,取景器中不會有明顯的跳躍感和黏滯感。
鏡頭附件
出于穩定性考慮,佳能70-200mm 1:2.8規格鏡頭的腳架環采用了一體式結構,必須將鏡頭、機身分離后才能安裝、拆卸腳架環。而像70-200mm 1:4或100mm 1:2.8L微距鏡頭,則可以選配帶開合設計的小型腳架環。
為了能在穩定性和便捷性之間求得平衡,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采用了類似遠攝定焦鏡頭的接腳設計。可以很方便地拆卸、安裝,同時接腳在拆卸后也不會占用很大的存儲空間(當然,這也意味著要小心遺失)。在拆掉接腳的情況下,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可以裝入到內部空間11×23cm的鏡頭筒中,適合職業攝影師搭配腰帶系統使用。
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還采用了ET-83D遮光罩,遮光罩上提供了一個濾鏡調整窗,便于搭配圓形偏振鏡拍攝風光照片。
機身、增倍鏡與焦距
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的物理焦距是100-400mm,接裝在佳能APS-C畫幅機身上的等效焦距是160-640mm。搭配1.4×增倍鏡后,規格變為140-560mm 1:6.3-8.0,此時接裝在APS-C畫幅機身上的等效焦距為224-784mm。需要注意的是,使用1.4x增倍鏡時,需要搭配1DX、5D3、7D2等機身才能進行自動對焦;使用2.0x增倍鏡時,無法實現自動對焦功能。
購買建議
在試拍過程中,筆者使用了佳能5D Mark III和7D Mark II。無論是在全畫幅機型上,還是像素密度更高的APS-C畫幅機型上,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都展現出了良好的細節表現力。對焦速度和防抖效果也都有明顯勝過前代產品的表現。
價格相近、畫質相當,相信肯定有不少朋友會在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和EF 70-200mm 1:2.8L IS II USM。首先,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在畫質、對焦速度上肯定優于EF 70-200mm 1:2.8L IS II USM和2.0x增倍鏡的組合。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拍攝中更需要長焦距還是更依賴于大光圈。在以戶外使用為主的生態、風光拍攝中,EF 100-400mm 1:4.5-5.6L IS II USM具有更大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