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徐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信息中心,江蘇徐州 221003
醫療保險是社會進步以及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進一步加快了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方面,醫療保險使勞動者安心工作,無后顧之憂,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加快了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勞動者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確保勞動力正常進行再生產。隨著醫改方案的不斷深入,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以及新農合醫療保險制度的逐步建立,醫院信息的HIS系統必須升級改造,使之與醫保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接口方案,符合醫改的發展方向。醫保接口是連接在醫保中心和定點醫療機構之間的一個接口系統,完成兩者之間的信息傳遞,使定點醫療機構具備醫保患者業務處理功能,這一接口方案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和效果。該院從2004年成為徐州市醫保定點醫院至今已經十多年了,期間由于醫保政策變更和網絡升級改造等因素,醫保接口也經過多次修改,現就這幾次醫保接口方案實例進行分析探討。
前置機模式是2004年該院和市醫保中心的連接模式[1],該模式要求將一臺前置機服務器配置在醫院端,并在前置機里還安裝了自動傳輸程序、醫保動態鏈接庫和數據庫,醫院必須修改HIS接口程序,而讀取的醫保動態鏈接庫是由前置機提供。和自費患者一樣,職工醫保患者處理業務都是在HIS系統中,如掛號、劃價、收費、退費、住院登記、結算、出院等。僅通過YBDM字段進行區別,并將產生的所有數據保持在HIS服務器端數據庫中,每天夜里通過SQL腳本任務上傳醫保數據到前置機中,前置機負責接收收據,通過自動上傳程序連接醫保中心服務器,上傳到醫保中心服務器中,如果醫保中心端有更新的數據,并同時由前置機下載,醫院服務器的醫保接口負責讀取。網絡連接采用64K DDN專線(見圖1)。

圖1 舊職工醫保前置機模式
2005年該院和醫保中心進行居民醫保的接口程序對接,對接模式和職工醫保大致相同,也是采用前置機模式。只是在該院的HIS系統中通過字段YBDM的類別區分,實現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區別,分別進行上傳,但是當時這是兩套獨立的系統,分別有兩套獨立的設備和兩臺獨立的前置機以及兩條獨立的專線。
這種前置機模式,是符合當時的工作模式,由于當時的醫保病人不是太多,醫保上傳字段也不多,64K DDN專線完全可以滿足業務需求。
①字典匹配。眾所周知,醫院的HIS系統能夠正常的進行收費、劃價、結算就必須有自己的藥品字典和診療項目字典,既然同醫保中心進行聯網,那么兩者的價格、規格、劑型、產地等就要求一致,所以HIS中的藥品字典和診療項目字典要與中心數據一一匹配。但是由于當時的局限性,做接口時只考慮藥品和項目,并沒有把疾病代碼庫和參保人員類別庫考慮在內,所以當時的工傷、生育、單病種只能按自費處理,出院后憑發票和清單到醫保中心進行醫保結算。
②工作效率。使用前置機服務器,由于上傳字段和內容不是太多,執行效率還是比較高的,門診可以實時傳送,但是由于住院數據比較多,如果實時傳送造成服務器和網絡負載太重,所以每天采用夜間定時傳輸數據,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傳輸。
③網絡傳輸。當時受到網絡發展的局限性,網絡傳輸使用64K DDN,現在由于通信專線價格下降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傳輸速度都在10 M以上,傳輸速度和傳輸質量發生質的變化。
④故障隱患。由于使用前置機,無形中在網絡傳輸中多個安全隱患,因為醫院采用前置機,所有終端交易都通過前置機進行,前置性能的好壞對醫保交易的速度有一定影響,如果前置機器出現故障,也無法正常傳輸數據,影響醫保患者及時就醫。
⑤簽入、簽出。簽入、簽出主要是為了確保客戶端是合法用戶,只有簽入,一臺客戶端才能夠進行正常的交易處理,否則不允許進行交易。在老的醫保系統中,這條是老系統的一個漏洞,針對簽入簽出考慮的不是十分完善。它雖然做到了交易時候的簽入簽出,但是客戶可以傳入入參。經過兩年的使用,經常會發生醫保病人不能結算出院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有規格不一致,產地變化或者調價等因素,每次查找也很繁瑣,有時需要醫保中心配合。只有醫保數據和醫院數據完全一致,而且全部匹配一致才能通過。后來發現可以在HIS系統中傳入參數到前置機中解決此問題,直接發送成功的結算標志,避開醫保對賬檢測和審查。首先在ins_result中通過parm(分析),只要trans type not in(‘00’,‘04’,‘22’)‘00’,‘04’代表門診掛號、收費,‘22’代表出院,只要不在這幾項中,就可以通過傳入參數方式解決。
declare@serialno varchar(20)
exec usp_yy_getserialno‘ybslh’,@serialno output
select@serialno
exec usp_yy_ybinfosc ‘0’,‘0’,‘0’,@serialno,‘21’,‘zy00’,‘19***’,‘00315**’,‘320***************’,‘001’,‘09’
首先通過usp_yy_getserialno存儲過程取出門診或者住院的流水號,然后通過usp_yy_ybinfosc的接口存儲過程,把交易類型置為21代表出院結算標志,然后依次填入操作員號,首頁序號,住院號,身份證號,來進行出院結算。通過這種方式解決出院,雖然可以通過醫保驗收,但是為以后的對賬埋下隱患。
2007年底徐州市開始計劃實施江蘇金保工程,該工程已經經過四期改造,為期六年先后將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工傷、生育、單病種等保險先后納入金保工程,今后還將把養老、失業保險以及銀行接口作為后期工程。江蘇金保項目涵蓋了5地市社會保險五個險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停用所有的原有醫保(職工、居民)系統和醫保接口,由東軟公司制造的三層結構的系統來代替。與前置機模式相似,該模式的接口程序開發方式同樣是通過動態鏈接庫,但不再需要使用前置機服務器,接口程序和醫保中心之間的應用服務器通過直接通訊即可,應用服務器計算完成之后再把結果儲存在醫保數據庫服務器里。所以,醫保患者通過接口程序可以將HIS中發生的數據按實際時間在醫保中心數據庫中更新。該接口是一種真正的實時接口,同時要求網絡與程序要有非常高的穩定性,為確保HIS和醫保中心的數據具有一致性,做接口程序的時,設計的查賬和對帳功能必須完善。網絡連接采用光纖模式(見圖2)。

圖2 金保工程工作模式
①對照字典 通過下載文件的路徑:當前文件絕對路徑YBDLOAD文件名.txt;命名文件名的規則為:01:YPML_下載數據開始日期;02:ZLXM_下載數據開始日期;03:SFXMBM_下載數據開始日期;04:BZXX_下載數據開始日期;05:XMDYGX_下載數據開始日期;06:XMDZXZ_下載數據開始日期;不僅把藥品、診療項目字典進行匹配,而且還將疾病代碼庫和參保人員類別庫等進行對照,這樣可以把幾種保險都在整合在金保工程中。
②動態庫接口。動態庫接口由金保系統提供給醫院,通過DLL完成輸入輸出。通過程序文件名:SiInterface.dll,規定入參格式:inputDate和出參格式:outputDate char完成,在交易認證時通過簽入簽出,入參不需要傳入,動態庫取得客戶端的授權用戶數目以及MAC地址后作為入參傳送給接口,嚴格避免漏洞缺口。
③聯機。在聯機時,交易是由發送HTTP請求進行的,該請求是由醫保接口動態庫向醫保接口WEB應用發送的;醫保接口WEB應用管理進行醫保接口的事務提交;每一個業務都是通過交易體現的。只有動態庫成功返回,HIS系統才可以處理,不然的話,很容易導致中心與醫院事務的不一致。若是因為線路等這類問題,web應用返回的交易處理結果不能被動態庫接收,則返回失敗,中心業務的沖正由動態庫來保證(見圖3)。

圖3 業務功能流程
這種3層結構模式[2],符合該院工作模式,字典匹配項目對照比較全面完全涵蓋金保工程,通過動態庫連接,所有業務接口的主要步驟都是:第一次使用時應先發送登錄請求,依據接口規范,通過SiInterface.dll鏈接庫,醫院把數據傳到社保中心應服務器中,在服務器處理結束之后將結果集返回,醫院程序也可將SiInterface.dll的相關函數通過反復調用獲取結果集再進行處理。HIS系統進行鏈接庫的調用的依據視動態連接庫的參數返回值、個數、類型等,以便實現系統的對接。10 M專線完全可以實現實時傳送。
通過HIS系統與醫保系統的連接,提高了醫院和醫保中心的結算速度,簡化了參保人員的結算手續,為參保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同時,在確保醫保政策能夠順利執行的前提下,又保證了醫院HIS系統的獨立性,有效地保障了醫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一個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得好,不僅醫院受益,病員也會感受因就診流程通暢、快速和高效所帶來的便利,減少和規避了醫患糾紛的發生,提高了就診病人的滿意度,從而帶動醫院建設朝著一個良性的循環發展。
[1]張暄,唐曉東.HIS與醫保系統接口程序設計方案及實現[J].實用醫藥雜志,2009,1(26):69-71.
[2]夏慧,張紅君,劉聰.醫院HIS系統與醫保系統接口方式探討[J].醫學信息學,2011,6(24):3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