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萍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手術室,河南洛陽 471002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與護理工作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當前,醫院的護理管理模式已經從傳統的疾病護理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強調對醫院病患的全面、系統的護理。長期以來,醫院護理工作都是醫院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病患的治療康復效果,因此,運用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管理,不僅有助于提升醫院的護理水平,也能從根本上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該院在手術室護理管理方面主要采用分層次管理模式,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通過選取該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名護理人員,將其隨機分為2組,現總結報道如下。
通過選取該院的46名護理人員,將其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23名護理人員,采用分層次管理法進行手術室護理管理;對照組23名護理人員,采用常規管理法進行手術室護理管理。所有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在22~4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58±19.43)歲;工作時間在6個月~24年之間,平均工作(16.08±7.85)年。在所選的46名護理人員當中,有15名為主管護師,21名護師,10名助理護士。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護理人員22名,具有大專學歷的18名,其余6名為中專學歷。對比2組各項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1 常規護理管理模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醫院各個科室的護士長需要綜合考慮不同護理人員之間的工作性質、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等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合理分配,并制定和完善不同護理人員的職責明細,以此規范護理人員的工作范圍以責任[1]。另一方面,各個科室的護士長需要從醫院的具體情況出發,合理安排各個護理崗位的值班時間,堅持彈性排班原則,并結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量,不同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技能要求,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科學排班。一部分具有豐富護理經驗的護師可以安排一些技術難度較大的護理工作;護理經驗較少的護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相對技術難度較小的護理工作,同時也盡可能的給年輕護士一些學習和鍛煉的機會。
1.2.2 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 實驗組采用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進行管理。首先,需要將實驗組的23名護理人員進行劃分,劃分的依據為護理職務的高低,從高到低依次為護士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基礎護理人員。其次,在完成劃分后,需要明確各個職務層次的護理人員與其對應的上、下級的關系,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都有固定的職責任務,護理人員要在遵守本崗位任務的基礎上對與其對應的下一級職務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干預,并且,護理人員在必要時還需要配合及協助與其對應的上級職務的護理工作。
1.3.1 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評價標準 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與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實行三個月后,可分別對其護理管理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對護理人員理論知識的評價,其二是對護理人員護理技能的評價,主要由手術室護理部進行綜合測評。理論知識測評與護理技能測評滿分均為100分,達到85分為優秀,達到60分為合格,低于60分為不及格。
1.3.2 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MMSS)評價標準 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與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實行一年后,分別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進行評分,評分的方式主要通過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MMSS),評分的項目包括9個方面內容,即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對薪資待遇的滿意程度、對崗位排班的滿意程度、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對職業發展的滿意程度、工作的責任感、工作中被認可的滿意程度、對同事相處的滿意程度、對工作溝通交流的滿意程度[2]。評分標準: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5分表示非常滿意,且將得分均值3.03作為工作滿意的最低標準。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滿意度越高。
通過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護理理論知識與技能評分用表示,用χ2檢驗計數資料。
實驗組在施行分層次管理后,護理理論知識評分為(98.93±17.63),護理技能評分為(93.43±9.25),與進行分層次管理前相比分數更高;對照組在施行常規管理法后,護理理論知識評分為(78.93±17.63),護理技能評分為(77.43±9.25),與進行常規管理前相比分數更高,但與實驗組相比分數并不理想。對比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管理前后理論知識與技能評分情況
實驗組在實行分層次管理后,護士對MMSS評分的各項滿意程度均高于均值3.03分。對照組在實行常規管理后,護士對MMSS評分的各項滿意程度均低于均值3.03分。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其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更高。對比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MMSS評分情況
醫院護理工作是醫院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病患的治療康復效果。同時,護理管理也直接影響醫院整個護理工作程序的正常進行,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是提升醫院護理工作質量的前提條件。因此,運用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助于提升醫院的護理水平,也能從根本上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3]。然而,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醫療市場競爭也日益加劇,在這種情況下,醫院的護理管理模式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醫患關系的發展需求。并且,由于醫院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量大,往往會形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過大會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成就感降低,針對這種情況,醫院必須采取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管理。
該研究中采用的分層次管理法能夠滿足醫院護理管理模式的發展需求,不僅可以科學、有效地調整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量與工作積極性,還可以滿足患者對醫院醫療服務的需求,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管理方式[4]。一方面,分層次管理法從護理人員的具體工作情況出發,并結合實際需求進一步開發護理人員的工作潛力,從而幫助護理人員樹立良好的工作心態,提升其工作的主動性。手術室進行分層次管理,還需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于表現優秀的護士給予獎勵和肯定;在精神方面,醫院需要給予護理人員更多的關懷,使其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壓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緩解;在護理工作上,應堅持開拓進取的精神,不斷創新護理方法,提升醫院護理工作的整體水平[5]。在該研究中,護理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測評有效反映了分層次管理法在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綜合能力方面的作用;MMSS評分情況有效反映了護理人員對工作滿意度的整體水平,研究證明分層次管理法是一種有效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
總之,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實行分層次管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及護理質量,并能夠從整體上提升醫院的護理工作水平,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是一種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
[1]岑愛萍,蔣高霞,張穎,等.分層次管理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14(20):134-135.
[2]鄭梅.分層次管理法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綜合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2(29):187-188.
[3]尹紅.分層管理在病房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4(33):203-204.
[4]陳鳳英,董潔.民營醫院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1(5):66-67.
[5]萬蓬,曹潔,劉云娥,葉文琴.大型綜合性醫院護理人員能級體系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13(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