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霞
(湖北省鄂州供電公司調控中心調控班,湖北 鄂州436000)
智能電網監控技術是對傳統電網監控技術的創新和突破,與傳統監控技術相比,智能電網監控技術更加精確,其提供的數據信息更具可靠性,并且從總體來說使用成本更低,因此歐美發達國家普遍都采用這種技術。除此之外,智能電網監控系統建設可以減少輸電過程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有利于節約能源,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電網監控就是電網的智能化或信息化,換句話說叫智能電力。這種電網系統是以集成信息網絡或高速雙向系統通信網絡為基礎,其應用依托先進的傳感技術,包括先進的測量技術和控制技術,旨在保障電網的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和環保性。總體來說,智能電網監控的特點就是滿足日益增加的用電量需求,以提高輸電質量,兼容各種不同的發電渠道,活躍電力市場,優化電力部門的資源配置。同時,它還能提高電能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提高供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等,最大限度地減少電能在輸送過程中的流失。
電力監控系統中的智能電網監控,具有很強的自查自糾能力,就好像人體有很強的免疫能力,能夠隨時察覺輸電過程中的問題。這是智能電網監控最特殊的功能,這種功能為電力的正常輸送和供應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自愈型智能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可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在線檢測,監控到電網可能出現的故障和問題,并及時告知相關維護人員,使其在第一時間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整改,從而將故障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從上述特點來看,智能電網監控在保障電網的安全性和抗風險能力方面,與傳統電網監控相比較,優勢非常明顯,其在輸電效率和質量方面都有著質的提高。
前面我們說過,智能電網監控是融合了諸多先進技術,如傳感技術、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的創新型電網監控技術,它以物理電網為基礎,依托通信技術理論,和傳統電網監控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電網操作和控制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智能電網監控的靈活性很強,通過網絡和各種電網的有機連接,實現了各種電網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以及完全的自動化。
(1)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智能電網監控對信息的采集和共享能力較強,其靈活性在于,若電網在供電過程中出現故障或問題,智能電網監控系統仍然可以保持電網正常工作,并且做到負荷穩定,保證供電萬無一失。智能電網監控的可控性很強,能夠自我調節運行能力,甚至在雷電天氣等極端的外部環境下,包括外力的破壞作用下,仍能夠不受任何影響地穩定工作。
(2)自我恢復能力較強。電網有時候是在無人監控和操作的情況下輸送電力的,只有智能化的電網監控才能彌補這種空白和不足,保證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做到自我調控和自我恢復,保證電力系統正常地運轉。智能電網監控具有實時性,網絡系統可以實現實時在線,并且記錄下電網在每個時間段的運行狀態,第一時間進行自我調控,使系統能力得到恢復。
(3)具有很強的兼容性。這里的兼容性體現在,系統向外界開放,該系統可以和其他不同的系統兼容,在任何平臺都可以使用,維護和保養簡單。它可在電網系統里隨意安裝插件,更簡單地移植可再生資源;及時和用戶分享信息,并進行溝通和交流,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用戶的用電需求,同時還可為客戶提供其他功能的服務。
(4)安全系數高,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智能電網監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取決于電網的安全系數和穩定性。電網的設備都是密切聯系的,設備與設備之間形成一個有機體,設備之間的協調性很好,可以起到預警的效果,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把故障產生的后果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防止事故惡性循環,造成不良后果。故智能電網監控起到了規避風險的作用。
(5)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當今,除了火力和水利發電這兩種傳統的生產電能的方式之外,清潔能源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如太陽能、風能等。這些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使生產電能的渠道拓寬了。我國的智能電網監控系統在逐步建成后,將逐漸搭建一個可靠的發電網絡和送電網絡,此時將會把各類清潔資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清潔能源的普及。同時,受我國電力資源的國情的影響,我國東中西部的電力資源分布極不均衡,資源利用率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智能電網監控的建設要有很強的目的性,要優化配置我國不同地方的電力資源,切實服務于資源的均衡分配,實現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6)自動化程度高。智能電網監控可以把電網內部的所有系統優化結合在一起,達到橫向集中和縱向融合的效果。它還可以促成電網報警機制的形成以及網上在線分析,進而影響決策的發出。
(7)互動能力得到改善。通過智能電網監控平臺,客戶和電網可以實現人機交互、雙向互動,使電力企業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最好的電力服務。同時,智能電網監控可以綜合智能電表、分時間段的電價政策等用電情況,提高多終端用電的效率。
分布式發電技術主要包括風力發電技術、海洋能發電技術、太陽能發電技術以及燃料電池技術等等,正是由于具有分布自主的特點才叫做分布式發電技術。在實際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智能電網監控需要實現與需求相應的資源系統的集成,這樣可以在比較緊急的狀況下迅速恢復系統運行。但為了實現這一功能,不但需要我們的工作人員進行有關DSB市場上各種應用的深入調查,還要研發相關的軟件。
快速仿真及模擬系統,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包含著風險評估、自愈控制以及高級軟件的系統,它能夠為智能電網監控提供許多數學方面的支持,并且還有一些相關方面的預測能力,所有這些都為調度員在比較緊急的情況下做出合理的供電決策提供了相對可靠的依據。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電網監控技術的創新和效率的提高,在未來的電網發展中,智能電網監控技術將成為主流。智能電網監控技術的普及和運用使許多相關行業發生了里程碑式的變革,比如發電行業和信息技術工業等,這些行業又進一步推動了智能電網監控技術的發展。伴隨著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大趨勢,電網運行需要提高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這種形勢下,對電網的技術要求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而智能電網監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為電網的電力能源輸送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智能電網監控和新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對實現節能環保以及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都將起到長遠的作用。
[1]楊錦云.智能電網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