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于是
民間有個說法,說“除了沒有國防和外交,縣委書記擁有的權力和中央差不多”。這個說法有點夸張,但卻也切中了縣委書記在我國治理結構中的特殊性。都說“郡縣治,天下安”。縣委書記主政一方,一個縣小則近十萬人,大則百把萬人,一個決策下去,其影響非同小可,說這個職位權力大、責任大、作用大、影響大也不為過。海瑞在他的《令箴》中說:“官之至難者,令也。”此意即最難做的官是縣官。
縣委書記不易做,但在歷任諸多縣委書記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贊揚過三位:一是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是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原壽光縣委書記王伯祥;一是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福建東山縣的縣委書記谷文昌。習近平之所以給這三位縣委書記點了贊,因為這三位縣委書記表現出了為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耐得住寂寞、一步一個腳印、追求“潛績”的工作態度。盡管這三位縣委書記的“閃光點”各有不同,但他們的精神內核是一致的,那就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造福一方,必須心中有黨不走偏。對黨忠誠,是縣委書記的重要標準,只有對黨忠誠,才能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維護中央權威,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
造福一方,必須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民,一是要有強烈的群眾觀點,二是要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疾苦,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入手,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增強大家的生活幸福感。
造福一方,必須心中有責肯擔當。什么是擔當?擔當不僅是完成上級工作要求,不僅是統籌轄區經濟發展,還是擺得清“潛績”和“顯績”的次序,還是有容人之氣度、納諫之雅量,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主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回避推卸。
造福一方,必須心中有戒行得正。縣委書記一職,責任重大,權力集中,相對應的,受到的腐蝕和誘惑也大,這就要求縣委書記們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習近平總書記1月12日上午在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其實就是一本“縣委書記經”。希望縣委書記們,都讀懂參透念好總書記說的“縣委書記經”,開拓進取抓發展,兢兢業業干事業,盡職盡責為人民,做到無愧于黨、無愧于民、無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