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詩平
依法治國,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保障。當前,各地各部門都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投身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偉大實踐。古人云:“吏治清則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依法治國本質上是依法治權,主要是依法治官。筆者以為,對于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來說,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進程中,必須積極發(fā)揮表率作用,自覺做到明法、守法、弘法,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良好風尚。
明法,就是要把學習法律知識作為一種內在需要。眾所周知,我國絕大多數的法律、法規(guī)都是由作為執(zhí)法機關最重要主體的行政機關實施的,因此,各級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政府的形象和依法行政能力,而各級領導干部法律意識的強弱和法治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為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學習和掌握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政策規(guī)定,熟悉和掌握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法律素養(yǎng),提高法治思維,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和水平。
守法,就是要把遵守法律法規(guī)作為一種自覺要求。歷史表明,誘惑性、腐蝕性是權力運行的內在屬性。正如孟德斯鳩所言:“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币嫱七M依法治國,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約以及各級領導干部是否遵法依法行政,直接影響到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法治至上理念,正確處理權利與權力的關系,嚴格遵守憲法、法律和黨的紀律,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知法守法,防止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循私枉法,凈化官場風氣和政治生態(tài)。
弘法,就是要把弘揚法治精神作為一種責任義務。一方面,要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育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讓知法守法、依法辦事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善于運用法律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法治的理性精神融入到意識和血肉中。另一方面,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尊重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律意識,讓廣大人民群眾懂得依法按程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矛盾糾紛,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