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銳勝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廣東 江門529000)
江門地處珠三角西部,電網點多、線長、面廣,不探索現場作業管控辦法容易發生事故,特別是系統內部的事故快報,已經給了我們血淋淋的教訓。南方電網推進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給我們提供了科學的現場作業管控方法,從2005年開始,江門局就注重抓班組、抓現場、抓演練,積累不同時節、不同地點、不同專業、不同工種現場作業的經驗,分門別類認真研究各種類型現場作業的規律。2009年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推廣應用以后,江門局開始調整現場作業的工作方式,通過不斷融合、不斷規范,現場作業逐步走向精細化,細節管理和過程管控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編制了自己的作業指導書和作業手冊,工作經驗獲得了有效傳承。
“1”指的是一個體系,就是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也可以說把風險作為整個作業現場管控的一條主線,所有工作圍繞風險展開;“3”指的是3類情況:計劃性作業、非計劃性作業、節假日及特殊時期作業;5指的是風險評級的5個等級:可接受、低、中、高、特高。管控分3種情況區別作業類型,按照5個風險等級分配資源,過程按照風險體系的思路管控,策劃講求系統性,按PDCA閉環管理思路,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明確每個細節的風險控制主體,根據實際按工作量、時段、人員技能匹配資源,力求精益。執行講求規范性,按作業指導書、作業表單規范執行,避免隨意性帶來的意外,每個環節對應人員積極參與、充分溝通,分階段總結回顧,及時提高、持續改進,講求主動有為、精誠合作。
1.2.1 對3類作業情況下的5個風險等級的作業實行節奏管控
安監部收集各現場作業信息,認真編制周現場作業計劃,按照分類、分級、分層、分專業的“四分管控”原則進行風險評級,然后根據每一個現場作業的類型和風險等級匹配資源,根據工作量與自身工作能力、風險可控能力和特殊時期與常態時期區別對待的原則,對班組、運行部門3類情況下的5個風險等級的作業節奏進行量化要求,運作模式如下:
(1)對于常態計劃性作業:中等風險以下的計劃性作業量不作要求;對中等及以上風險的計劃性作業量,班組、業主項目部、運行部門執行定量管控。提級管控是指,當超出允許量時,所屬單位當天所有中等風險作業都必須執行提級審批,風險評估結果提高一級,相關人員按照最終提級后的到位標準到位。
(2)對于非計劃性作業:要求除搶修之外,所有非計劃性項目都必須至少提前一天制定作業計劃,且不允許增加中等及以上風險的項目,且必須執行定量管控。對于不得不做的搶修性項目,考慮到搶修現場往往環境比較惡劣、風險因素多變、作業風險較大,要求對在自身搶修能力范圍內的執行提級管控,超出自身能力范圍時必須往上提級,甚至發布應急響應予以應對。
(3)對于特殊時期的作業:法定節假日期間,要求除設備巡視和日常維護、緊急缺陷處理和事故搶修、上級調度批準的停電和經分管局領導批準并安排好量化管控和監督力量的作業外,其他現場作業一律停止;法定節假日前后(如放假天數在1~5天的法定節假日前后1天、天數在5天及以上的法定節假日前后2天、春節假期前后一周)等特殊時期,不允許開展中等及以上風險的現場作業,對班組、業主項目部、運行部門執行“1-2-8”定量管控(即班組不超過1項、業主項目部不超過2項、運行部門不超過8項),當超出允許量范圍內時,執行提級管控,相關人員必須按照最終提級后的風險量化管控,到位標準要按照最終提級后的到位標準執行。
1.2.2 根據5個風險等級的作業落實“到點到位”
人員到位方面,我們要求,作業全過程(即作業前、中、后)中除工作票中的“3種人”、施工安全作業票中的技術員、現場安全員、現場負責人必須要嚴格按照工作票、施工安全作業票管理規定履行相應安全職責外,其他相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到位標準到位。對于到位,并不是說你到了現場就算是到位了,而是指事前要參與計劃的編制或審批、風險的評估、方案的制定、安全措施的審核,事中要到現場開展監督和指導,事后要參與回顧、總結等作業全過程的到位。
5月19日,為配合江門市政工程施工,我局開展了一個有23個班組、總人數達317人參加的大型聯合施工作業項目:江門市區內的兩個主要110kV站白沙站和農林站戶外110kV高壓場地全停,戶內12條10kV線路停電。當天,站內、站外共有26個作業項目(其中有23個是計劃性項目,3個是正好趕上這次停電加進來的非計劃性項目;其中有11個1級可接受風險,8個2級低風險,4個3級中等風險,3個非計劃性作業經提級后為4級重大風險)。當天主要工作內容是:站內進行CT校核、刀閘發熱缺陷處理、主變套管滲油處理、主變本體高壓試驗、更換110kV PT等工作,站外3條110kV線路更換全線架空地線的非計劃性作業、3條更換進站段的架空導線以及進行線路消缺維護等工作,部分10kV配網線路進行撤桿換塔、架空線路更換電纜、用戶接入工程等工作。針對這個大型聯合施工,我們嚴格按照“1-3-5”現場作業節奏管控模式實施,并在事前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在停電前兩周,我們就組織由生技部牽頭、由分管副局長主持召開、相關單位(部門)人員全部按要求到位的停電施工協調會,在協調會上對每一項具體工作,包括電網運行方式該怎么樣調整、工作量有多少、風險經計算有多高、人員能力怎么樣、該怎么匹配資源、哪些工作需要職能部門協調、哪些工作可以在自己單位層面控制等都做了全面的布置和要求。
然后,各單位(部門)回去后,馬上根據任務和分工,組織人員開展現場勘察、作業風險評估,繪制作業示意圖,研究安全控制措施,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和現場實際情況編制施工方案,準備作業手冊、兩票,準備機器具和材料等工作。
接著,在停電前一周再由生技部牽頭組織相關人員到位的作業風險評估和施工方案審查會,并站在局層面根據各單位對各項工作的風險評估結果進行綜合評估(當天江門局層面將這項大型停電聯合施工的綜合風險評為4級重大風險),對計劃外的3個作業要求風險提級管控,對各單位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和現場實際情況編制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措施進行集中會審,并提出改進要求。
在事前和事中,我局相關人員都嚴格按照最終風險級別到位標準要求到位做好指導和監督工作;在事后,相關人員參與回顧和總結,并提出了以后的改進措施。經統計,對這次超300人的大型聯合施工,我局相關局領導、生技/安監/系統等職能部門負責人、輸電/變電/縣區局負責人、相關管理人員等共43人嚴格按照到位標準要求全過程到位,確保了施工有效可控、在控和安全順利完成。
摸索實踐“1-3-5”現場作業節奏管控以來,江門局連續7年“零事故”,作業現場沒有出現過人員傷亡,現場違章率從2006年的12.5%下降到了2012年的0.42%。截至2012年6月30日,江門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7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7.6%,建成投產110kV及以上輸電線路244km,變電容量20.3萬kVA;完成技改大修投資1.2億元,項目252個,開展了6 910項現場作業,其中中等及以上風險的作業達540項,非計劃性搶修現場達86項,目前平均每天都有450多個現場。全口徑用戶平均停電時間控制在1.35h,綜合電壓合格率提高到99.88%,位列全省第五。全局未發生人身事故事件,未發生一二級事件,杜絕了負有責任的三四五級事件,現場作業沒有人身傷亡。除了計劃性、非計劃性作業外,我們在2012年組織千余員工抗擊“4.29”百年一遇龍卷風襲擊后的搶修復電、廣東省黨代會特級保供電和各法定節假日期間作業中都應用了“1-3-5”現場作業節奏管控,保證了特殊情況下作業節奏平穩、管控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中國南方電網.電網安全風險量化評估辦法[Z],2009.
[2]廣東電網公司.廣東電網運行安全風險管理規定[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