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張海朝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及護理方法。 方法 全部64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均為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該科收治的患者。其中32例行常規西醫治療,余32例聯合中藥進行治療,兩組均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自主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 結果 本組64例患者排氣、排便,腹痛、腹脹、嘔吐等癥狀消失,X 線示腸管積氣或液平面消失,隨訪1年復發3 例,2例患者治療1 周后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肛門仍未排氣、排便,X 線檢查有多個液平面并腸管積氣,疑有絞窄性腸梗阻,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治療組的自主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同時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促進粘連性腸梗阻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提高療效。
[關鍵詞] 粘連性腸梗阻;中西醫結合;胃管注入;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8-01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nursing. Methods All of the 64 cases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2010 February to June 2013 in our hospital. Among them 32 case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32 case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independent exhaust and defecate time,postoperativ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xhaust and defecation,abdominal pain,abdominal distension,vomiting and other symptoms disappeared,the X line showed intestinal pneumatosis orliquid plane disappeared,3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recurrence,2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1 week,the clinical symptoms had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anal not exhaust and defecation,X line inspection with a plurality of liquid plane and intestinal pneumatosis,suspected ofstrangulat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timely surgic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of independentexhaust and defecate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can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restoration of functio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asogastric feeding; Nursing
腸梗阻是常見的一種外科急腹癥,典型的腸梗阻有陣發性腹部絞痛,同時伴有腹脹、嘔吐、腸鳴音增加等自覺癥狀。而粘連性腸梗阻是腸梗阻的最常見一種類型,約占腸梗阻的40%~60%[1]。近年來研究發現,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易發生新的粘連,保守方法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易引發較多的并發癥,而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療效好,治愈率高[2]。同時對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實施耐心細致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3]。筆者對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腸梗阻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并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64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均為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該科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齡23~65歲,胃腸術后24例,肝膽術后19例,婦科術后21例,病程8~72 h,均在家中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癥狀而來我院就診時收住我科。全部64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中32例行常規西醫治療(對照組),余32例聯合中藥進行治療(治療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胃腸減壓、抑制胃酸分泌、解痙止痛、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預防感冒等基礎治療,同時加用自擬通腑湯方劑治療。方藥組成為大黃 6 g、芒硝6 g、枳實 10 g、厚樸 10 g、萊菔子10 g、桃仁10 g、三七粉3 g。嘔吐嚴重者加蘇葉10 g;腹痛加重者加木香10 g。日1劑,水煮2次取汁300 mL,分早中晚3次經胃管注入,夾閉胃管2.5 h后開放,繼續胃腸減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自主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64例患者排氣、排便,腹痛、腹脹、嘔吐等癥狀消失,X 線示腸管積氣或液平面消失,隨訪1年復發3 例,2例患者治療1 周后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肛門仍未排氣、排便,X 線檢查有多個液平面并腸管積氣,疑有絞窄性腸梗阻,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治療組的自主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護理
3.1 基本護理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檢測生命體征,記錄24 h出入量,禁食,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經常檢查胃管是否通暢,密切關注腹痛的性質、范圍、部位以及恢復情況,及時報告當班醫師處理。
3.2胃腸減壓護理
行胃腸減壓時,注意維持減壓管道的通暢。注意觀察記錄抽出液體的顏色、氣味、性質,準確記錄出入量。在鼻飼中藥湯劑前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注藥的方法和目的,解除他們的恐懼和疑慮,從而取得患者的配合。速度宜緩慢、溫度宜適宜,注入后夾管2 h,防止溢出。遵醫囑使用通里攻下藥后,注意觀察腸蠕動是否恢復,有否排氣排便,做好記錄[4]。
3.3心理護理
中醫心理護理,方法在于情志調節,疏肝理脾,氣血通調,陰陽和順[5]。患者肛門未排氣、排便、反復出現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陣發性絞痛時,常因癥狀不緩解患者易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應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本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過程,并講解中藥治療的好處、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使患者主動積極地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解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4 飲食護理
肛門排氣、排便后可進半流質食物,宜少量多餐,無刺激,易消化,營養豐富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禁食山楂、柿子及粽子等易致腸梗阻食物。飲食應有規律,避免暴飲暴食,餐后不宜劇烈活動[6]。
3.5健康指導
向患者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識,教會患者和家屬識別腸梗阻征象的一些知識,平時保持良好心態和樂觀的精神,注意飲食,多食易消化食物,不能暴飲暴食。腹脹便秘時,可口服石蠟油,軟化大便,以保持排泄通暢。必要時給予灌腸,以協助排便。特別是有手術史的患者更要避免暴飲暴食或餐后劇烈運動。一旦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停止排便、排氣,立即禁食,勿自用處方,及時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而影響治療,危及生命。
4 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屬中醫學“腹滿”、“寒疝”、“宿食”、“關格”、“腸結”等病證范疇[7]。目前,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方法以通便為主,使患者的腸道通暢[8]。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對腸道運動可實現雙向調節,通過神經反射調節和神經體液調節,激活調整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調動體內積極因素,從而增加腸道蠕動,改善腸管血運狀態,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從而起到松解粘連使炎癥水腫消退的作用[9]。本研究治療組聯合應用自擬通腑湯方劑治療,方中大黃瀉熱通便、行痕通經、清熱除濕。厚樸燥濕除滿、下氣消積;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芒硝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方中各類藥物配伍應用,可蕩滌積滯、溫中散寒、行氣活血、通里攻下、瀉熱通腑[10]。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比單純西醫治療有很大優勢,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顯著縮短腸梗阻時間,對粘連性腸梗阻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是最佳方法,療效迅速,胃腸功能恢復快,并發癥少,它可以降低手術率,減輕患者痛苦,縮短住院天數,減輕患者及家屬經濟負擔,促使患者早日康復。但在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病情恢復也具有重要作用,護理人員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梗阻癥狀未緩解或癥狀加重、保守治療無效時應及時手術治療[11]。姜淑玲[12]將收治的56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西醫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自主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配合細致的護理干預可縮短排氣排便時間,減少住院天數,從而提高治愈率。
本研究表2也證實了上述觀點,治療組在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同時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胃腸減壓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指導后,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自主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促進粘連性腸梗阻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裘法祖. 黃家駟外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071.
[2] 付兆香,張瑞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腸梗阻108例的護理體會[J]. 中國民間療法,2005,13(4):50.
[3] 李淑青.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護理[J]. 現代醫藥衛生雜志,2010,26(14):2216-2217.
[4] 梁俊麗. 泛影葡胺加中藥大承氣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J].中國實用醫藥,2010,5(5):147-148.
[5] 宋小敏,胡愛民. 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30例臨床觀察[J]. 山西醫藥雜志,2008,37(12):12.
[6] 賀元菊. 護理干預對胃腸道術后合并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作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8):104-105.
[7] 張永梅,張小翠. 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護理[J]. 內蒙古中醫藥,2012,5(10):174-175.
[8] 鄭惠珍,鄭路敏. 護理干預預防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觀察[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3):129-130.
[9] 何秀兵. 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9):26-27.
[10] 何代玉,王冰,董宇翔,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20例療效觀察[J]. 黑龍江醫學,2013,37(8):698-699.
[11] 孫志紅. 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小腸梗阻臨床觀察及護理[J]. 基層醫學論壇:B版,2007,11(12):1106-1107.
[12] 姜淑玲. 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56 例觀察護理體會[J].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2,10(4):33-34.
(收稿日期:20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