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417700) 張利峰
雙峰農機產業發展趨勢
雙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417700) 張利峰
1.企業有整合,缺整體①有整合。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引導企業進行強強聯合、資源整合,兼并重組。近5年來,雙峰縣各類農機生產企業由過去的300多家整合至63家。2014年,雙峰縣農機機電產業總產值達106億元,占湖南省農機工業總產值的1/5。②缺整體。企業整合后,在加強配套互補、延長產業鏈上缺少合作,沒有形成整體合力。各企業從零件生產到整機出廠,都是自產自銷。
2.產品有品質,少品牌①有品質。在國家購機補貼政策的拉動下,雙峰縣的農機企業積極加大科研投入,創新能力大大加強,新開發了多用農田作業機(如復式作業機)、育插秧設備、太陽能殺蟲燈、生物質氣化爐及欄養設備等一批高附加值的新產品。農友機械集團、縣農機產業辦已成為碾米機械的國標和行標的制訂者與修訂者。②少品牌。雙峰農機目前只擁有1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湖南名牌、2個湖南省著名商標。
圖1 2FG-180石灰播撒旋耕復式作業機
3.市場有優勢,不強勢①有優勢。一是產品優勢明顯。雙峰縣60多個品種、300多種型號的農機產品大部分是湖南省的拳頭產品,尤其是組合米機,占到全國米機市場總額的60%以上。二是市場輻射優勢明顯。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連續多屆獲評為“全國十大農機專業市場”,輻射20多個省(區)及緬甸、老撾、越南、俄羅斯等國家。三是營銷優勢明顯。擁有一支萬余人的農機營銷隊伍活躍在全國各地,實現了產業與市場的有效對接。②不強勢。一是缺乏行業自律,市場競爭激烈。二是市場分工協作度低,成本高居不下。三是市場輻射能力逐年減弱。
4.園區有規模,欠規范①有規模。規劃中的農機機電產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三塘鋪鎮、青樹坪鎮為主的鑄件生產基地,以印塘鄉為主的冷作件生產基地,以縣經開區、永豐鎮為主的終端產品生產基地。②欠規范。園內在管理方面缺乏規范,園外企業進入困難。
1.做強龍頭企業,實現集群發展一是壯大龍頭。加強對農友、五豐等規模企業的幫扶,建成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加快農友、湘源等企業上市步伐。二是推進整合。在加大行業橫向整合的同時,加大縱向整合力度。三是招大引強。引進與雙峰農機機電產業關聯度高、產品構成上下游關系的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與縣內規模企業合作。
2.增強創新能力,優化產品結構一是以國家今后重點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為方向,結合雙峰農機機電產業的基礎和條件,積極開發生產高效、節能、環保、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的農業機械及其他適合丘陵山區使用的小型機械。二是加快縣農機機電產業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的建設,使之成為雙峰農機機電產業的“技術孵化器”。三是鼓勵、支持企業與國外合作開發和建立技術研究中心,提升研發能力。
3.實施品牌戰略,規范市場秩序一要充分發揮優勢項目、龍頭企業、強勢品牌的帶動作用,實施一個品牌對外,一牌多品、品牌共享,加速形成名牌產業鏈,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二要加快建立農機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和信息服務平臺。三要充分利用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農機市場管理模式。
4.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進一步加強和健全農機產業協會的建設,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性管理約束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5.優化發展環境,夯實發展平臺健全組織協調機構,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及時解決農機機電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整合重組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健全土地、環保管理政策;做好人才保障工作,滿足企業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