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春,陳春林,陳優(yōu)良
(國網(wǎng)江西省電力公司柘林水電廠,江西 九江 332000)
2012年底,某水電廠6號發(fā)電機大修前定子繞組直流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中,發(fā)現(xiàn)定子繞組W相絕緣缺陷。拔線棒對定子鐵芯處理后做定子鐵損試驗時,出現(xiàn)接地線過熱燒紅現(xiàn)象。
該水電廠于1958年秋開工興建,至1975年6月A廠4臺機組全部建成,其總容量為180?MW。1999年開工擴建B廠2臺120?MW發(fā)電機組,2001年12月擴建首臺機組發(fā)電,2002年5月第2臺機組發(fā)電,總裝機容量增至420?MW。擴建后該水電廠分為A,B?2個生產(chǎn)廠區(qū):A廠生產(chǎn)區(qū)是4×45?MW的混流式機組;B 廠是 2×120?MW 的混流式機組。
該水電廠6號發(fā)電機(SF120—80/14800型、P=120?MW,UN=15.75?kV)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產(chǎn)品,2002年5月投運。2012年底,該發(fā)電機進行投運后首次大修。在大修前的直流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中,發(fā)現(xiàn)定子W相繞組泄漏電流異常,經(jīng)分析為W相下分支絕緣存在缺陷。
吊出轉子后檢查,發(fā)現(xiàn)定子鐵芯波浪度較差,多處局部銹蝕、松動,部分齒部已經(jīng)脫落形成空洞、斷裂未脫落的矽鋼片劃傷定子線棒主絕緣。定子鐵芯銹蝕、松動及絕緣損壞情況如下:4槽—5槽下端部齒壓板處沖片斷裂4~5片,上層線棒下齒壓板處主絕緣破損大約2~3?mm深;18槽中下部、129槽下端部、130槽上端部、157槽上端部、160槽上端部、253槽—270槽下端部、283槽—284槽上端第1片沖片斷裂劃傷284槽上層線棒主絕緣,深度約1?mm;417槽下端部齒壓板處沖片斷裂4~5片,上層線棒下齒壓板處主絕緣破損大約2~3?mm深。對以上缺陷形成了較大空洞的地方(如4槽—5槽下端部、417槽下端部等)用環(huán)氧楔子板和環(huán)氧樹脂進行了填充。
發(fā)電機定子鐵芯是由硅鋼片疊合組裝而成的。由于制造和檢修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或在運行中熱和機械力的作用,可能引起片間絕緣損壞,造成短路,并在短路區(qū)域形成局部過熱,威脅機組的安全運行。
在發(fā)電機交接時或運行中,懷疑鐵芯絕緣有問題時或鐵芯全部或局部修理后,需進行定子鐵芯的鐵損試驗,以測定鐵芯單位質量的損耗,測量鐵軛和齒的溫度,檢查各部溫升是否超過規(guī)定值,從而綜合判斷鐵芯片間的絕緣是否良好。按照相關試驗規(guī)程,試驗時定子鐵芯軛部磁通密度應達到10?000?G。
在發(fā)電機定子鐵損常規(guī)試驗中,抽出發(fā)電機轉子后,應將定子繞組三相短路接地。但如果定子繞組有尚未消除的接地點時,繞組只需短路,不可再接地,以免多點接地使鐵芯燒壞。由于這次更換了定子線棒,并且是在對定子繞組進行了絕緣電阻測試合格后才進行的鐵損試驗,因此在試驗時將所有解開并頭套的線棒兩端均裝設了接地線。但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接地線有過熱燒紅現(xiàn)象。
3.3.1 定子鐵芯相關資料
定子鐵芯的結構如圖1所示,各部分的具體參數(shù)如下:
(1)?鐵芯外徑:D1=14?800?mm;
(2)?鐵芯內徑:D2=14?160?mm;
(3)?鐵芯高度:L1=1?380?mm;
(4)?鐵芯槽深:hc=137.5?mm;
(5)?通風溝高:b=6?mm;
(6)?通風溝數(shù):N=38;
(7)?硅鋼片牌號:50 W 270;
(8)?疊壓系數(shù):K=0.95;
(9)?鐵芯軛部截面:S1=1?997.28?cm2。

圖1 定子鐵芯的結構示意(未嚴格按照比例畫圖)
3.3.2 原因分析
解開了并頭套(或過橋)后,如果將單根線棒的上、下端頭分別通過定子基座上、下部接地,就形成了由線棒、接地線、定子基座構成的環(huán)定子軛部(其中的磁通密度為10?000?G)的閉合回路。
回路未閉合時,感應的電壓為:

式中:
B——磁感應強度,G;
S1——定子繞組形成的閉合空間截面,cm2;
f——頻率,Hz;
W1——由接地線、線棒、定子基座形成的短路回路匝數(shù),匝。
當回路閉合時,將產(chǎn)生很大的電流而導致接地線過熱燒紅。所以,是將線棒兩端接地導致了接地線過熱燒紅的后果。
(1)?環(huán)氧半導體層壓板:1?mm×29.5?mm×1?384?mm;
(2)?半導體適形材 (上下層線棒間):4?mm×29.5?mm×1?384?mm;
(3)?半導體適形材 (下層線棒):2?mm×29.5?mm×1?384?mm;
(4)?槽楔厚度:4?mm;
(5)?線棒截面:寬29.8?mm,長(137.5-1-4-1-4)/2 = 63.75?mm;
(6)?定子線棒槽數(shù):576槽;
(7)?槽號編排:由內圓向外展開順時針方向;
(8)?定子繞組形成的閉合空間截面:S2=1?384×(63.75×2+2)/100=1?792?cm2。
以W相下分支為例來進行分析,假設將定子沿軸向剖開,面向定子基座從右向左看鐵芯剖面,上、下層定子線棒間形成的環(huán)形回路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上、下層定子線棒間形成的環(huán)形回路分布
從表1中可以看出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圈數(shù)均為48圈。如果整個分支中沒有解開并頭套或過橋,鐵損試驗時首末端間的感應電壓理論上為0。4.3?解開并頭套后繞組中的感應電壓
如果解開了一些并頭套(或過橋),可能產(chǎn)生的最高電壓的情況是在連續(xù)出現(xiàn)24圈順時針走向的繞組(即上表中序號16項)兩端斷開時。下面對該24圈繞組兩端的電壓進行分析。
4.2.1 磁導率
在分析介質的導磁性能時,通常使用磁介質的相對磁導率μr對介質進行分類。對于非鐵磁介質而言,順磁介質μr>1;抗磁介質μr<1,但兩者的μr都與1相差無幾。例如:制作線棒的銅導體是抗磁介質,相對磁導率等于0.9999。在鐵磁介質中,B與H的關系是非線性的磁滯回線,μr不是常量,與H有關,其數(shù)值遠大于1。例如:鑄鐵相對磁導率為 200~400;硅鋼片為 7?000~10?000;鎳鋅鐵氧體為 10~1?000,坡莫合金為 20?000~200?000。如果取銅導體的相對磁導率為1,硅鋼片為10?000,在外加相同的磁場強度下,則通過硅鋼片的磁通密度是通過銅導體的10?000倍。
4.2.2 電壓計算
對于該水電廠6號發(fā)電機,鐵損試驗中的外加磁場強度約為215~230?A/m,可在鐵芯軛部產(chǎn)生約 10?000?G 的磁通密度 (根據(jù)B=μH),但對于定子線棒及半導體適形材等材料的相對磁導率約等于1,所以根據(jù)B=μH,230?A/m的磁場強度在定子繞組形成的閉合空間中產(chǎn)生的磁通密度約為:

上式中:
μr——定子線棒及半導體適形材等材料的相對磁導率,約等于1;
μ0——真空磁導率4π×10-7N/A2;
H——磁場強度,A/m;
1T=104G。
則該24圈繞組兩端的感應電壓為:

上式中:
B——磁感應強度,G;
S2——定子繞組形成的閉合空間截面,cm2;
f——頻率,Hz;
W2——繞組匝數(shù),匝。
由此可知,在解開并頭套后,整個定子繞組中任意2點間的電壓都不會超過0.26?V。
綜上所述,此臺發(fā)電機進行定子鐵損試驗時,在正常情況下定子繞組中任意2點間的電壓都不會超過0.26?V;但如果將其某點接地,則另一端就可能會產(chǎn)生對地幾十伏的電壓。如果將絕緣不良的定子繞組三相短路接地,就會燒壞繞組絕緣不良處的定子鐵芯;而將解開并頭套的線棒采用錯誤的方法將兩端接地也會產(chǎn)生環(huán)流使接地線過熱,無法正常試驗。因此,必須分析產(chǎn)生錯誤接地的原因,并根據(jù)不同的條件,采取不同的接地方式,以避免產(chǎn)生不良后果。
在高電壓試驗中,通常將被試設備的非被試繞組短路接地。如:在發(fā)電機定子繞組絕緣電阻試驗、直流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和交流耐壓試驗中,必須將非被試相短路接地;在變壓器繞組的絕緣電阻試驗、泄漏電流試驗及介損試驗中,必須將非被試繞組短路接地。所以,容易使試驗人員形成思維定勢,認為被試設備的非被試繞組就應該短路接地,沒有深入理解各項試驗中接地的目的。而在發(fā)電機定子的鐵損試驗中也要求定子繞組(無絕緣缺陷、沒解開并頭套時)三相短路接地,因此,試驗人員在這種思維定勢影響下,就盲目地將所有解開并頭套的線棒兩端接了地。
對這臺處理缺陷后解開了線棒并頭套的發(fā)電機進行定子鐵損試驗時,接地方式應做相應調整。
規(guī)程規(guī)定的接地方式:發(fā)電機定子鐵損試驗中,在發(fā)電機轉子抽出后,將發(fā)電機定子繞組三相短路接地(如定子繞組有尚未消除的接地點時,則繞組只須短路,不可接地,以免多點接地使鐵芯燒壞)。
調整后接地方式:將所有解開并頭套的線棒下端接地,線棒上端(距地面高度2.5?m以上且在試驗中定子鐵芯上部不允許有人)和三相繞組引線出口處(位于定子基座外側,離地面高度2?m左右)懸空,并在三相繞組引線出口處設置圍欄。
1?李建明,朱??康.高壓電氣設備試驗方法(第2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2?陳化鋼.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實用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3?王益民,王津生,張伯禮,等.磁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的單位及相互關系[J].天津中醫(yī)學院學報,1998,1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