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勇 林世國
(大連正信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改革開放后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使建筑業異軍突起,建筑施工力量的不足,造成了建筑企業的入市門檻低、建筑產品技術難度低和一線工人專業素質低的“三低”局面。“農民放下鋤頭就可以拿瓦刀”,似乎誰都可以做“建筑工程”,這是在相對一個時期內建筑業的真實寫照。在市場有所波動的形勢下,就出現了“狼多肉少”、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態勢。這就是行業的特點,也是建筑業的一種基本態勢。
在建筑工程企業,獲得工程項目訂單是第一重要的事,怎么去把訂單拿下來是企業時刻都要想著的事。即使已有工程項目在執行也要想著訂單,因為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工程項目任務,建筑企業的持續發展是不大可能的。不少建筑企業市場訂單不穩定是持續發展能力出現問題,所以獲得工程項目訂單非常重要。建筑市場必須是持續的,關系企業的發展質量。
隨著建筑工程市場的競爭白熱化,“趨勢性語言”表現為:一是工程項目的工期越來越短;二是質量要求越來越嚴;三是工程施工成本越來越高;四是業主報價越來越低;五是工程企業利潤越來越薄,這也是一個基本的趨勢。其原因是競爭者越來越多,平均利潤低,這是一個“靜態的”趨勢,也充分說明建筑行業競爭比較充分,是一個有活力的行業。
全球性經濟復雜多變,建筑工程市場出現了“四難、四煩、四險”現象。“四難”是指接活難、干活難、結算難、收款難;“四煩”是指工程項目承擔者需要面臨墊資、被壓價、工程款拖欠、“維穩”四件的“麻煩事”。特別是近幾年一些地方和單位提出的低價與保證金,動則是幾千萬元或過億元,使建筑工程企業就很難辦。一方面應收工程款回不來,而另一方面 企業中農民工工資不能拖欠,否則影響社會穩定。一些小企業沒有誠信,但國企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四險”是指建筑工程企業時刻存在著營銷風險、安全風險、成本風險和質量風險。當前建筑工程市場出現“四難、四煩、四險”,無一不在挑戰著建筑工程企業的管理創新水平與核心競爭能力。
對于國有企業的轉型升級,地方政府在促進轉變發展方式。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企業要怎么轉,大型國有建筑企業的重點應當是價值鏈環節的轉型升級,特別是央企更應明確方向。如果沿著“施工承包商——工程總承包商——工程建設服務商——城市運營商”的思路漸進,可能是一個比較理性的選擇。從管理上看雖有一定跨度,但從價值鏈的環節來說,這是向工程與產業的上游方向前行,建筑工程企業的主動性就更大。
堅持管理的“七化”,即“區域化”、“專業化”、“精細化”、“標準化”、“信息化”“、國際化”與“科技產業化”。按管理“七化”的要求,全面進行區域性整合與專業化整合,把資源集中起來參與社會競爭,解決了“同城競爭”和“同質競爭”的問題,使管理層級形成扁平化的組織體系。在“科技產業化”上,堅持發展“四有科技”,即有用科技、有效科技、有根科技、有保障的科技。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文化的力量又是隱形的。一個企業一年兩年好靠運氣;三年五年好靠制度;長期好則要靠文化。建筑企業主流文化的本質要強調“信用”與“和諧”,內涵是“信心、信用、人和”。其中,“信心”對應個體,“信用”指人與人相互關系,“人和”是體現最終結果。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是用源自于個人內心的信念的力量,營造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氛圍,從而達成和諧共生的目的。
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素質,成立了培訓機構“信和學堂”,包括六個學部,其中行政管理學部是針對管理人員的;執業資格學部與崗位相關聯是針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項目經理學部是針對項目經理這個群體的;職業技能學部是專門針對技師、操作工人的;在網絡教育學部,員工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的“學分”,直接與員工的考核掛鉤達到激勵員工學習的效果。學歷教育學部是面向社會招收大專生;研究生學部主持“千人研究生計劃”。此外,可與重點高校建立實質性的合作關系,形成一套素質升級的“組合拳”,有效促進高質量人力資源的聚集與提升。
內部管理是方的,外邊是圓的。經營效益、管理效益、結算效益用采用不同顏色表達不同的寓意。經營效益為咖啡色,管理效益用藍色,結算效益是黃色。下圖中的實線和虛線,表達不同的內涵。核心是建筑是圍繞多個項目組成的,建筑工程企業運營管控必須以項目為主體。所謂圓,就是圓通;所謂方,就是方正。對外應周密靈活,圓要圓得有理,開源上策劃周密、思路開闊、方法多樣;對內應穩健嚴謹,方要方得有據,節流上結合實際、措施到位。

項目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石,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的基石,項目管理以成本管理為主線。建筑工程企業所有經費都來源于項目,如果項目沒有收益,企業就不能生存。項目管理是企業管理一切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另外,項目管理要以成本管理為基石,項目管理要落實到成本管理上面去,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的中心工作。
要解決項目經理和企業法人、項目和企業之間的權責關系。企業是管控主體和利潤中心,項目是實施主體和成本中心。推行企業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責任制,提倡集權有道、分權有章、授權有序、用權有度。總部為調控決策中心,主要解決不缺位的問題。區域為授權管理機構,主要解決不越位的問題。項目為一次性執行機構,主要解決不錯位的問題。要把經營效益、管理效益、結算效益分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核與獎勵,做到權責利統一。
[1]劉業濤. 淺談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控制措施[J]. 科技傳播.2010(21)
[2]徐勇戈. 以核心競爭力為導向的建筑企業信息化評價[J]. 工程管理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