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偉
加快畜牧產業發展 集聚龍江經濟動能
祖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時強調,適應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這些重要論述科學把握了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基本趨勢,指明了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是發展的航標燈,也是發展的方法論。
一是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向種養加全產業鏈延伸,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的現代農業結構,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二是國內未來一個時期對高品質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需求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同時,國產乳制品、肉制品替代進口產品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三是龍江自然條件優勢突出,糧食總產量、玉米產量、秸稈供應量、草原面積、干草產量、青貯玉米產量充分,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供給優勢。四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扶持措施,為打造高品質畜產品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可以豐富食品工業原料選擇進而吸引食品加工企業落戶,推動全省食品工業特別是高品質食品工業發展。
(一)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持新建牧場在配種、飼料配方管理、非人工擠奶、糞便再利用處理方面采用先進技術,奶牛的鮮奶單產、產奶量、體細胞數量、菌落數等指標完全符合高品質巴氏消毒奶生產需要,成為標準化規模飼養的典范。創新投入方式,通過財政補助、貸款貼息和股權投資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場。優先支持畜產品加工、飼料生產等涉牧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大肉?;A母牛擴群增量項目實施力度,提高肉牛牛源供應能力。發展特色畜禽規模養殖。到2020年,支持新建、改擴建30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1000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肉牛養殖場500個,年出欄30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1000個,全省畜禽養殖規?;戎剡_到60%以上。
(二)加快畜牧業核心技術應用。支持畜禽、青貯玉米與牧草優良品種引進、選育和擴繁。鼓勵畜禽種業企業以股份合作等形式聯合科研機構建立研發平臺,推動聯合育種。完善畜牧良種補貼政策,擴大良種覆蓋面。推廣畜禽排泄物資源化利用等。鼓勵擴大弗萊維赫乳肉兼用型牛群體規模,推廣和牛改良牛飼養、奶公犢直線育肥技術。加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支持民豬等地方優良品種的開發和利用。推廣母豬生產能力配套技術,降低養殖成本。支持養殖企業應用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的精準管理。
(三)促進種養緊密結合。推廣以農墾“1頭牛+2畝地”為代表的“集中規模飼養+適度規模牧場+合理飼料用地”的良性生態循環種養模式。鼓勵養殖企業、種植合作社及農機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簽訂合同、相互參股等方式進行對接,使養殖者既有穩定的精粗飼料來源,又有消納糞污的出口;使種植者既能提高收入,又能獲得穩定的優質有機肥料,通過循環生產,促進土地“三減”。
(四)加快飼草飼料產業發展。擴大糧改飼試點范圍,支持青貯玉米和紫花苜蓿等飼草飼料作物種植。實施窖貯生產補貼政策,支持青黃貯發展,部分緩解秸稈焚燒問題。到2020年,全省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350萬畝,玉米青貯貯量達到1200萬噸。
(五)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省。我省是全國兩個未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省份之一,是全國6個未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的省份之一,連續12年保持了牲畜口蹄疫疫情穩定。要繼續貫徹落實《黑龍江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3-2020年)》,確保到2020年,全省建成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無疫區。要深化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健全獸醫行政管理、執法監督和技術支撐體系,加強無疫區建設法制保障和公共財政保障。完善動物疫病防治和動物衛生執法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動物疫病監測與凈化經費。加快構建病死動物無害化收集處理體系,制定與市場價格掛鉤的撲殺動物補貼標準。完善省級動物疾控中心建設。提高村級防疫員補貼標準,探索政府購買獸醫社會化服務新機制,支持產加銷一體化企業創建生物安全隔離區。建立健全無疫區建設相關的法規制度、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建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體系,一旦出現疫情,快速反應,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六)加強畜禽排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支持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推廣干清糞方式,開發多途徑的養殖排泄物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模式。出臺生產和使用有機肥的補貼政策。利用全省農村面源污染集中連片整治項目已建成的區域性糞污處理設施,開展逆向BOT(建設、經營、轉讓)試點。到2020年,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75%以上。
(七)提升畜牧業市場主體的合作化、組織化、規?;?、產業化。引導養殖散戶和規模養殖場聯合建立畜牧專業合作社,鼓勵畜牧專業合作社增資擴股、跨區域重組,建立聯合社。引導畜牧專業合作社和規模養殖場建立標準化屠宰、加工企業,兼并重組現有小規模屠宰加工企業。支持畜牧專業合作社、規模養殖場聯合飼料企業,合作開展飼料加工。支持畜產品加工企業建立生產基地,通過參股入股、利潤返還、訂單收購等形式與養殖戶或合作社結成穩定的利益關系,促進產業化發展。
(八)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專業技術服務組織開展技術推廣、牧場托管、投入品供應、金融信貸等生產性服務。增加政府購買公益性畜牧業服務的投入預算,鼓勵向專業服務組織購買易監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務。不斷提高各級公益性畜牧服務機構的裝備水平,增強服務能力。加大生鮮乳第三方檢測的實施力度,增加供需雙方誠信,兼顧乳企、奶農雙方利益。
(一)抓學習宣傳,營造輿論氛圍。開展“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活動,通過開展集中學習、專門輔導、專題研討等,深化理解,統一認識,提振信心。發揮輿論先導作用,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依托畜牧獸醫政務網、信息網平臺,搭建宣傳欄、展示窗等宣傳陣地,以文字、圖片、音視頻、訪談互動等組織推介,展示新面貌、新氣象,傳播好聲音、正能量。
(二)抓典型示范,發揮引路作用。培養、樹立、宣傳在加快畜牧產業發展,集聚龍江經濟動能中涌現的艱苦創業、推進改革、服務群眾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做好典型事跡和典型經驗的挖掘整理,選樹一批為現代畜牧產業改革發展創新做出突出貢獻的模范人物和群體,激發畜牧戰線黨員干部群眾投身現代畜牧產業改革發展創新大潮的熱情。
(三)抓“三嚴三實”,優化發展環境。一是下力氣解決好制約產業發展難題。圍繞畜牧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支持品牌體系建設,支持具備優勢條件的畜產品加工企業做強做大,支持企業開展跨境合資合作,支持新產品研發與設計,支持采取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圍繞市場營銷不暢的問題,加快發展“互聯網+畜產品”營銷,優先發展冷鏈倉儲物流,積極拓展畜產品對俄市場;圍繞融資渠道不寬的問題,吸引國內外直接投資,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增加信貸資金投入,設立畜牧產業基金,建立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盤活畜牧生產領域存量資產,推動畜牧業保險改革創新。二是下力氣解決好制約產業發展作風問題。深入基層、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推動畜牧部門由生產主導型向監管服務型轉變。繼續深化畜牧業行政審批事項改革,進一步提高審批速度,簡化審批手續。對重大項目實行“綠色通道”。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深入開展突出問題治理,全面強化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
(四)抓責任落實,確保發展成效。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責任。開展實地監督檢查,適時跟蹤問效。完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強化問責,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堅決打通省委、省政府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作者系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胡蕊huru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