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先
以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 助力黑龍江“互聯網+”發展
劉茂先
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是實現“互聯網+”的重要基礎,其建設與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互聯網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與之相關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國際電信聯盟提出的“萬聯網(萬物互聯網)”等已成為全球經濟與科技競爭的焦點,以之為基礎的信息通信業正在成為推動“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動力,迄今已有超過100個國家提出并實施了寬帶發展國家戰略或行動計劃,一些發達國家將寬帶網絡發展列為“空氣化、氧氣化”行動計劃。
實踐證明,發展信息通信業,加快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對實現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信息消費快速增長、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處于新常態下的黑龍江省而言,助力全省“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
寬帶網絡等信息通信設施是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對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一些發達省份再次搶先引領和占據信息化發展的制高點,如上海市推進的大數據規劃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日攜手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打造了多個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應用平臺;一些欠發達省份在新一輪信息經濟發展中尋求彎道超車的爆發點,如貴州省的“云上貴州”大數據平臺建設,吸引了全國眼球,今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期間,對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我省也高度重視現代信息服務業和戰略性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以來相繼召開了3次專題會議部署重點工作,2015 年4月21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出臺十項政策支持“互聯網+”相關產業發展;8月份,省政府辦公廳發文支持全省寬帶網絡升級改造工作;10月起,《黑龍江省電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正式實施。
加快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既有利于壯大全省“互聯網+”規模,促進信息消費、拉動有效投資,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又可以降低創業成本,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互聯網+”發展的助推器和發動機,也是經濟形態由“鋼筋水泥”向“信息服務”轉變的新引擎。以美國為例,信息產業不僅對GDP貢獻最大,而且也吸收了美國最多的勞動力。據統計,信息產業雇用的職工占美國勞動力的比重從1975年的40%上升到2011年的70%以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結果顯示,信息服務需求每增加1億元,將會帶來3.61億元的區域國民經濟產值增長,信息消費對于經濟的貢獻顯著大于民用汽車的貢獻,兩者貢獻比為1.7:1。2014年,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增長18%,信息消費帶動了相關產業1.2萬億元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我局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全省新建基站2.3萬個,基站建設拉動投資超過100億元、帶動GDP增長523億元、帶動社會消費超過1000億元,拉動就業超過20萬人。
近兩年,我省資源能源工業出現歷史性拐點,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速,下行壓力與挑戰巨大。新常態下,需要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抓住信息服務業這一消費熱點和消費增長點,以增強發展后勁,實現彎道超車,否則就會錯失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良機。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是信息服務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加強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與保護,加快信息服務產業發展,對于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制造升級,挖掘釋放龍江發展潛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目前看,我省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關鍵性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網絡整體情況看,2014年全省網絡就緒指數為52.36,低于全國60.94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國第27位;光纖發展指數為15.63,低于全國69.38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國第29位。從移動基站情況看,全省每萬人擁有基站數為14個,低于全國每萬人17.11個的平均水平,在全國排第27位;每個移動電話基站承載移動用戶445.7戶,全國平均水平為378.5戶,與我省移動電話用戶相當的山西省為339戶;從地域面積情況看,我省每平方公里移動基站數為0.12個,全國為0.25個,遼寧省為0.56個,吉林省為0.23個,與我省面積相當的四川省為0.26個,與我省電信業務收入和移動電話用戶相當的山西省為0.49個,我省基站覆蓋水平較低。從固定寬帶情況看,全省FTTH(光纖到戶)用戶占比為17.5%,全國排名第28位,中部8省中排名最后。
目前,我省基站輻射值完全符合國家電磁輻射標準,但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工作仍存在著社會氛圍不優、建設難、保護難等亟需解決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至今,全省光纜被非法強拆約1069起,被迫拆遷、拆除、簽訂合同卻無法入場建設的站址約491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萬元。與全國大上快上基站、大建快建光纖、大覆蓋快覆蓋網絡形成強烈的反差,這種現象如不改善,不僅嚴重制約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直接影響黑龍江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力和百姓福祉。
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是“互聯網+”發展的載體和基礎,隨著互聯網與工業、農業、旅游、交通、金融、教育、醫療等產業深入融合,必將對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地需要我們加快4G建設,加快光纖普及,加快推進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升級,大幅度提升網絡速率和覆蓋水平。讓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成為“互聯網+”發展的有力支撐,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的建設發展,不能只依靠一個部門、一個行業,而是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正如今年6月黑龍江省“互聯網+”千人大會所說,“互聯網+”是全新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必將產生一系列我們沒有完全預知的新商業和服務模式,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支撐和基礎,還可以帶動、重塑其他產業發展,要從戰略高度對待、促進“互聯網+”發展,加強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提供硬件保障。只有硬件“硬”起來,才能使互聯網與各行業“+”起來。
電子商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出現井噴式增長趨勢,在“互聯網+”新興業態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網絡零售額增長41%,電子商務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我省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788.8億元,年交易額超億元的電子商務平臺達27個,超千萬元的有61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有1665家。目前看,我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與發達省份差距較大,企業整體競爭力不足,網上交易行為大多沒有發生在本省,導致稅收外流,所以必須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同時我省具有綠色食品、生態旅游、對俄合作等比較優勢,并且冬季寒冷漫長,適宜網絡購物,電子商務消費潛力巨大。電子商務發展無疑會對網絡環境、光纖覆蓋、數據中心建設等硬件保障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這些都需要通過加快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來解決。
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現代信息服務產業和信息通信技術是人類實現夢想的翅膀,是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是超越工具屬性的新理念、新能力、新趨勢,正在迅速引發著一場深刻的自上而下的社會變革,引領我們走進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令人充滿遐想的時代。我們期待全社會攜手努力,關注和支持戰略性信息通信公共設施建設,共筑信息高速公路,開創我省在“互聯網+”時代的美好未來,共同為黑龍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系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局長)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