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蘭
(磁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河北 磁縣 056500)
不穩定性心絞痛作為一種中間臨床綜合征,介于急性心肌梗死與慢性穩定性心絞痛之間。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患者不僅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臨床治療,而且需要良好的護理干預[1,2]。本文通過觀察人性化護理干預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表現,探究分析其臨床療效,其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收集140例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其中:
納入標準:所有進行不穩定性心絞痛治療的患者,診斷標準須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經查實并非不穩定性心絞痛引起胸痛的患者;肝腎功能和心肺功能不全以及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精神失常患者。
把我院收集的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在70例患者的觀察組中有男患者40例,女患者30例,患者的年齡40~75,年齡平均為(63.8±8.2)歲,合計14例高血脂,10例糖尿病,17例高血壓;70例患者的對照組中有男患者40例,女患者30例,患者年齡39~77,年齡平均為(63.5±8.7)歲,合計13例高血脂,11例糖尿病,19例高血壓。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疾病狀況等方面,其差異不顯著。
1.2 治療方法:所有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常規治療,緩解心絞痛等癥狀,同時用藥物對血脂、血糖、血壓進行控制。
1.3 護理治療:采用傳統常規的護理方法對對照組進行護理干預。在傳統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法對觀察組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護工人員具有良好的人性化護理觀念,并認真學習人性化護理知識。(2)在心理方面,護工人員在對患者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充分了解,舒緩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保持愉悅的心情,并鼓勵患者戰勝疾病。(3)在用藥指導方面,使患者能夠知道在治療過程中所用藥物的名稱、藥物劑量和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并講解抗凝藥物在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過程中的藥理作用以及所引起的不良反應。(4)在生活方面,護工人員指導患者在治療期間食用富含足量蛋白質且低鹽低脂的實物,普通實物的食用須在病情穩定之后,而且不能飲食過飽。改變不良的生活起居方式,不吸煙,不飲酒,多攝入富含纖維的實物來避免發生便秘。(5)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講解關于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知識,做好病情預防工作,并及時告知患者的治療進展情況,讓患者更加詳細了解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治療。(5)在治療環境方面,病房應該保持環境整潔,溫度適宜,空氣質量良好并通風,這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改善病情。病房要定期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發生感染。對所有患者進行維期兩個星期的護理干預。
1.4 療效評價:利用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和胸痛疼痛程度評定護理效果,其中,焦慮情緒參考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分;胸痛疼痛程度參考數字式疼痛評定法(NRS)進行評分。
1.5 統計學處理:建立兩組患者的數據庫后再利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率的比較、均數的比較分別利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P<0.05,差異顯著。
2.1 如表1,表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情緒評分結果。

表1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結果
2.2 如表2,表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護理干預前后的胸痛疼痛程度評分結果。

表2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胸痛疼痛程度評分結果
人性化護理干預作為一種護理模式,逐漸在醫學界發展起來,在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要充分做到以人為本,把患者作為中心[3],無論在身體,還是心理方面都要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對于患者提出的要求,醫護人員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給予患者應有的權利。也就是說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社會方面得到滿足,能夠舒心,這對疾病的治療起到更好的輔助作用。
通過本文所研究分析的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焦慮情緒評分和胸痛疼痛程度評分,發現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能夠得到明顯的舒緩,而且護理效果顯著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胸痛疼痛程度能夠得到大幅度的緩解,而且護理效果顯著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由此說明,在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的過程中,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以使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焦慮情緒及胸痛疼痛程度得到顯著改善與緩解,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是一種優良的護理模式,值得推廣運用。
[1] 吳德香.人性化護理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4(2):34-35
[2] 孟慶華.臨床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的護理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6):2086
[3] 梁艷平.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家庭護理干預[J].實用醫技雜志,2009,16(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