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若英
祖母教會我的
◎ 劉若英

祖父走后,祖母80歲生日,我們決定替她好好慶賀一下,也希望減輕她失去伴侶的傷痛。我問她要什么生日禮物。她說:“我與你祖父一起書畫了一輩子,可否結集成書分贈親友留念?”接下來的一整個月,她無數次往返出版印刷廠親自校稿、選紙、看打樣。這大概是一種自我治療,也是升華。
祖父離世不到幾年,政府將宿舍收回,舊木頭大宅子換成了一間小公寓。祖母決定一人搬進去,家中幫手一個都不帶了。她說:“獨身女人家跟男人同住一屋不方便。”我安慰她說,你一輩子出房門都得穿戴整齊,這下你可有機會穿睡衣坐坐客廳了吧!兩個星期后她打電話給我:“一個人住真不錯,以前吃飯時間不想吃,但總想著我不吃其他人怎么辦?現在可好,早飯可以九點吃,午飯可以三點吃。昨天我在沙發上看電視竟然睡著了,可真愜意。”
但突然之間她就老了,幾次跟我打電話,她重復話題的間隔越來越短。一日我開車帶她去喝下午茶,15分鐘的車程,她說了5次身上的新衣服在哪兒買的。吃完下午茶,她抱怨我沒替她點冰淇淋,但是她剛吃完的空碗正放在她面前。
我帶她去做各項檢查,最后發現她的大腦已經開始萎縮,也就是所謂阿茲海默癥。醫生說這對一個年近九十的人來說也算正常,只不過因身體行為能力太好,她自己意識不到有問題,會自主行動,這反而增加意外危險。我當時正在做演唱會巡回,分身乏術,我多次與她商量一定要找看護,最終她答應了,說是為了讓我安心。
即使記憶力大幅衰退,還是她提醒了我該上山探望祖父了。她和平常一樣上完香跟祖父寒暄幾句,請祖父多多保佑晚輩,之后開始得體地跟隔壁的“墓地主人”上香,嘴里念念有詞:“我家先生有你們這些同學當鄰居,想必不孤單,他脾氣不好,你們多擔待。有勞大家了!”
偶爾,我見她襯衫上的紐扣扣錯了,見她穿了兩只不同的鞋子出門,我馬上就會笑話她:“哈哈!你也有這一天啊!”她會回我一句:“你也會有這么一天的,看看那時誰幫你。”我知道她是為我獨身擔心,還是非常尖銳的,得體的尖銳。我當沒聽見,替她整好衣物。我想起曾有一個漫畫是這樣簡單描繪的——
“當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替我們穿鞋穿衣,喂我們吃飯,帶我們去公園,都是滿臉笑容。終于有一天,他們年紀大了,該是我們替他們穿衣穿鞋,帶他們去公園的時候了。”我提醒自己臉上總要帶上笑容,心中滿是歡喜。這很重要,因為唯有如此,才是得體皆宜的,這是祖母教給我的。
(摘自《我的不完美》上海文藝出版社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