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毓煌 蘇丹
橄欖油賣不掉
◎鄭毓煌 蘇丹

吃橄欖油的益處眾所周知,然而購物時,很多消費者會選擇普通食用油。這是為什么?
在橄欖油的廣告宣傳中,經銷商大多會突出它優質、天然等特點,并強調對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與此同時,在消費者眼里,橄欖油是來自西方的“舶來品”,代表著一種優越的生活方式,是品質和高檔的代名詞。
然而,在精心打造了橄欖油的“高端”定位之后,很多商家卻把它和普通食用油擺在一起出售。從廣告宣傳到終端購買,橄欖油的價值在消費者眼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無論廣告說得多么好,在實際購買時,人們反而更容易看到橄欖油的不足之處。
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是不是意味著橄欖油應該走獨立的銷售渠道呢?當然不是,其實商家只需稍作變化,比如在超市設立“健康食品”的購物專區,把橄欖油和有機食品等放在一起出售。有機食品的售價較高,把它們和橄欖油放在一起,可以減少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此外,由于不再有普通食用油做參照物,人們就更容易欣賞橄欖油的優點。
橄欖油的例子說明,如果商家不主動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問題,即使投入大量的錢去做廣告,也經常會勞而無功。廣告固然可以樹立產品的光鮮形象,但是到了銷售的時候,如果消費者的評估模式發生變化,再優質的產品也可能賣不出去。(摘自《理性的非理性》中國商業出版社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