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園林環保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200)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地花卉產業也逐漸開始蓬勃發展。目前花卉產業在整個市場中屬于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農業產業結構屬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項目,花卉產業的發展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整合各項資源,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同時,花卉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創造就業,提高經濟效益。大量實踐表明,對花卉行業進行分析,研究其未來發展方向可有效提高花卉的各項價值[1]。
最初花卉的功能主要為審美與裝飾,但隨著人們對花卉的需求量的增加,花卉的種植與栽培逐漸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形態,成為了供需市場的另一種產業,筆者通過對我國花卉產業的研究發現其發展呈現出以下幾種特點。
通過分析我國幾種規模較大的花卉種植園的相關資料,發現花卉的銷售量從1995年起便開始逐年增加。2005年后,我國的花卉種植行業在國家的各種相關政策鼓勵與市場需求刺激之下呈現出爆炸式增漲,與1995年相比,增長近10倍,銷售額也隨之增長。2015年,我國的花卉種植面積有一定的波動,但銷售額卻保持著穩定的增長[2]。
花卉種植完畢后開始投入市場進行銷售,不同規模的企業數量接近7萬家,相關從業人員也相繼達到200萬人,花卉產業逐漸形成一條完善的產業鏈,給國家帶來了許多的就業機會,為我國的花卉發展與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表1)。
隨著我國種植培育技術的不斷發展,花卉研究人員開始逐漸生產鮮切花,此花最初的發展源頭為云南,但隨著鮮切花在市場上收獲的經濟效益與好評,廣東及上海等沿海地區的相關企業也開始積極的大規模種植此種花卉,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逐漸提高了花卉的質量,花卉市場發展規模壯大后,出現了許多高度整合型的花卉企業,這些企業根據市場需要的變動,現在正開始大力發展盆栽[3]。

表1 鮮切花銷售額及銷售量情況
花卉的生產標準化可以有效地提高花卉的生產數量及質量,隨著我國各項產業逐漸步入規模化與標準化,花卉產業也開始面臨著市場的選擇。我國的生態行業中,花卉行業占據著重要地位,人們對花卉的特色需求促進相關研發人員不斷的培育出新的花卉品種。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的花卉種植面積、銷售額、出口額開始逐年上升,花卉產業結構也逐步開始完善,花卉的種植、儲存、加工、配送、交易等環節均具有推動產業進步的功能,由于不同的層級市場的花卉消費能力具有差異。因此,不同地域的花卉企業在消費與買賣市場中逐漸形成自身的特色。為了保障花卉行業的良性發展,相關部門應該完善與推動各項政策,建立科學有序的花卉運營市場,在采用方式方面可以適當的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創新改革[4]。
目前我國許多省份均開始調整花卉的相關政策,鼓勵花農開始進行栽種,不少地域的花卉種植結構也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政府專門撥款扶持相關部門,并鼓勵花農擴大種植面積及花卉種類,建立種植與銷售一體化的商業模式。我國的花卉均來自于分布散漫小種植主與種植園,無法形成整體的聯盟與達到最高的經濟效益,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各個單位研究得出的數據進行整合處理,進行技術的創新,并在生產環節進行嚴格的控制與處理,將我國現有的花卉種類的資料做一個總結,加快培育工作的進度,推動花卉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立,積極合理的保護培育人員的權益,建立交流平臺,拓寬花卉的市場與應用領域,充分的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來保證花卉市場的擴大[5]。
引進花卉生產環節中的關鍵技術人才,在他們進入企業后進行系統性培訓與考核,確定工作人員達到生產要求后開始投入運營,采用高薪高福利的方式招聘具有多年花卉行業管理經驗的人才,對本地的資源進行系統性的整合,建立完善的人才體系,并采用其他行業中的激勵機制進行相應的改變以加強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6]。
建立良好的福利待遇,避免優秀員工出現流失,影響企業的效益與發展,搭建花卉產業的技術論壇,促使花卉行業的人集中在一起進行交流,定期派人向花農講解相關的培育知識,增加其專業知識,避免由于信息差而出現花卉的死亡與培育不良等問題。加快產業的制度建設,制定良好的市場秩序與監督環境,向花卉從業者詳細講解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與服務意識的重要性。
花卉研發在裝飾、科研、生產、消費等方面應用廣泛,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我國花卉產業規模具有隨著花卉種植面積的增大而增大、花卉的銷售額也逐年升高、花卉生產經營實體增加、各相關人員的從業數量增加、花卉產品結構呈現出多樣化與規模化等特點,經過大量的調研與分析并結合自身多年的從業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加快推進花卉生產標準化、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完善科技體系與技術、調整花卉的相關政策、加強對花卉產業人力資源的管理等幾個方面來推動花卉研發的發展,希望對相關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啟發。
[1]楊雅婷,陳永生,胡 檜,等 .國內外花盆基質裝填機研發現狀[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34(18):47~50.
[2]裘麗珍,黃 仁 .以花文化活動促進浙江省花卉產業健康持續發展[J].浙江林業科技,2012,32(35):72~75.
[3]藍炎陽,吳士彬,陳志言,等 .東方百合組織培養研究現狀[J].福建熱作科技,2012,451(29):45~47.
[4]趙廷昌,宋鳳鳴,古勤生,等 .我國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控現狀、存在問題與發展趨勢[J].中國瓜菜,2014,46(6):1~5,17.
[5]李丹霞,李向偉,鄭有為,等.2013年廣東花卉產業發展形勢與對策建議[J].廣東農業科學,2014,41(81):4~7,11.
[6]馮 洋,詹林慶,王 帥,等 .重慶市數字農業現狀及發展對策建議[J].南方農業,2011,105(z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