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梅
一頓晚宴毀掉合作
◎蔣麗梅
證券公司門口,兩個散戶在切磋股經。一個對另一個說:“去年股市暴跌之前,我差一點順利逃頂。”原來這一位也被套牢了,只是換一種說法而已。我們平時不斷聽到如此這般的言談:某作家差一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某數學家差一點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某國足隊員在世界杯賽上差一點踢進兩球,某科研項目差一點在國際上領先……
差一點得到,就是未能得到;差一點成功,就是沒有成功。這的確有點令人惋惜,令人遺憾,然而事實偏是那么不講情面。“差一點”的緣由,有的可歸結為運氣不佳,但更多的是尚欠火候或技不如人。別管是客觀因素還是主觀因素所致,距離各自的目標都還“差”了那么“一點兒”,這總是實情。
東北某國有企業與一家美國大公司商談合作問題,花了大量工夫做前期準備工作。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公司便邀請美國公司派代表來企業考察。前來考察的美國公司老板在這家企業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企業的生產車間、技術中心等一些場所,對中方的設備、技術水平以及工人操作水平等都表示了相當程度的認可。中方非常高興,設宴招待美方老板。宴會地址選在一家十分豪華的大酒樓,有二十多位企業中層領導及市政府的官員前來作陪。美方老板以為中方還有其他客人及活動,當知道只招待他一人之后,感到不可理解,當即表示與中方的合作要考慮考慮。
美國老板回國后,發來一份傳真,拒絕了與這家中國企業的合作。中方認為企業的各項條件都能滿足美方的要求,對老板的招待也熱情周到,卻莫名其妙地遭到美方拒絕,相當不理解,便發函詢問。美方回復說:“你們吃一頓飯都如此浪費,要把大筆的資金投入進去,我們如何能放心呢?”這個國有企業因為一頓奢侈的晚宴而毀掉了一個“差一點”到手的合作。
魔鬼就在細節之中,天堂也在細節之中,真正的偉大在于細節的積累。“我今天差一點打到一只麻雀,但現在我總不見得把這‘差一點’燒來吃!”馬克·吐溫近似自我解嘲的調侃,早就道出了“差一點”情結的尷尬。
(摘自《勞心者定律》經濟日報出版社 圖/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