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摘 要: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兩大主題。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社會創造財富的多少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信息技術從誕生到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其發展和進步的進程中,信息技術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加快和推動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文章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起到參考和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知識經濟;計算機通信;計算機網絡
1 概述
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即信息時代。這一時代的特征,是以信息技術作為其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傳統的物質和能量因素,已不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動力,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成為創造財富的關鍵要素。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財富的源泉,并逐漸代替物質和能量,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關鍵因素。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財富的發現、創造和聚集,而信息則作為一種非常重要財富,決定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信息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無時不在,其形式多種多樣,通過對這些信息的了解,我們才能夠熟悉周邊的環境,認識世界。然而,并非所有信息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要對信息加以利用,必須通過一定的設備或媒介,以之作為載體。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推動了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產業的興起,并在很多高科技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如航天、能源、環境等,其發展趨勢則是向著信息技術產業方向發展,信息技術的產業化又反過來深刻地影響著各個專業領域,促進其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2 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2.1 從通信技術到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
通信技術起源于19世紀上半葉,以美國的莫爾斯發明的電報為標志。20世紀下半葉初期,世界上的第一部程控交換機由美國人研制出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通信技術向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隨著衛星通信技術領域的開拓,通信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展。而計算機技術則起源于1946年,以世界上的第一臺計算機設備的誕生為標志,該計算機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命名為“埃尼阿克”,雖然這臺計算機的體積非常龐大、外形也十分笨重,并且需要消耗巨大的功率,然而其誕生卻標志著計算機技術這一項對人類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貢獻的發明的問世。自此,科學技術領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計算機在運算速度、存儲容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數據處理能力也逐漸增強,計算機所具備的功能也從單一化向著多元化發展。集成電路的發展及軟件技術的更新,使得計算機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逐漸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
2.2 從晶體管到以集成電路為基礎的微電子技術的發展
1948年,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問世,標志著微電子技術的誕生。十年后,第一塊集成電路研制成功,成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被稱為是微電子技術的革命,其影響范圍十分廣泛,在全球造成了轟動性的影響。電子信息系統日益復雜,然而微電子技術的應用,卻使得復雜的系統能夠在很小的硅片上進行集成,計算機系統的能耗也隨之降低,微型化成為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集成電路在微電子技術的帶動下,迅速發展起來,集成電路的規模越來越大,而每一個集成電路芯片上所能集成的電子器件數量也日益增多。與此同時,集成電路所需的成本卻有所下降或保持不變,這些都促進了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2.3 網絡技術
1969年,美國首次建立了采用分組交換技術構建的計算機網絡,即所謂的ARPANET網絡,成為計算機因特網的前身。隨后,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又于1986年在美國建成。直到1994年因特網應用于商業領域,互聯網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在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對于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也造成了巨大影響。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模式。網絡技術本身也經歷了一系列的革新,逐漸完善和發展起來,不僅帶動了互聯網服務行業的興起,還為企業和個人參與全球范圍的競爭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3 信息技術的應用分析
3.1 信息技術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的廣泛,逐漸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同時影響著社會的整體面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節奏,也隨著信息網絡的滲透,逐漸發生著變化。工作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從傳統的每天去公司上班,發展到現在的在家就可以通過網絡來辦公。此外,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服務也可以通過遠程實現,而網上交友和網上購物更是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3.2 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原材料和能源、資源的大量投入,是工業社會經濟獲得增長的基礎。尤其是對于傳統的工業生產而言,這種加工模式對于資源的使用量非常巨大,且利用率不高,對于能源的消耗也很大,污染比較嚴重。由此而導致的工業污染、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著人們所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最近幾年,信息科學技術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增長模式,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傳統生產方式下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獲得了有效的改善。
3.3 信息技術轉變了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日益突出。社會發展加速了知識的更新,同時,學校教育只能是人生的一個短暫的學習階段,因此我們要樹立終生教育的理念。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推廣和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4 信息技術改變了工業生產的基本工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工業設計和工業制造中,逐步出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先進的設計制造技術,這些技術影響著工業生產,加速工業生產的信息化進程。信息技術大大縮短了計算機設計、制造的時間,促進了企業產品的更新速度,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提高了經濟效益。
3.5 信息技術影響社會時代以及思維方式
信息技術使社會時代從物質能量生產力轉換為信息知識生產力,促進了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演變出數字時代和虛擬時代。對于思維方式,在早期的工業社會,以現實世界為主,個人以及人腦乃是人類思維的主體,而思維的客體則受到思維主體及社會關系的影響;在信息社會,則以虛擬世界為主,群體以及人機系統乃是思維的主體,并且不再受到思維主體與社會關系的影響。
4 結束語
信息技術引發的社會信息化進程正在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無論從社會形態、經濟增長,還是教育觀念等方面,都對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信息技術為各種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捷渠道,成為社會各階層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橋梁,為社會的整體發展和進步提供了可靠保障,對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方力.現代科技革命中信息技術發展的哲學思考[J].棗莊學院學報,2006,6.
[2]王曉丹.和諧社會視域下信息技術的人文走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