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潔 趙洲
摘 要:本次研究對當前110kV及以上電網的經濟運行現狀和存在的運行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配電網;經濟運行;管理
1 電網節能改造帶來的運行問題
1.1 負荷密度大,發展速度過快
由于電網的負荷不斷增加,使得電網所承受的壓力因此增加,這使得不少設備由于負荷過大而導致故障,嚴重影響用戶電壓的穩定性,出現網絡損耗過大的情況,同時還使得各種故障頻頻發生。
1.2 配變無功補償最佳容量的確定
配變低壓無功動態補償是一種有效實現電網有功損耗控制的重要方法,然而無功補償的總容量和分組容量的確定是一個相對來說較為復雜的問題,其與負荷曲線、配變容量以及功率因數等因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同時還包括了電壓水平的問題。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配變均根據30%容量來對補償容量進行配置,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極易導致補償容量嚴重不足,或者部分過剩的情況,并且電壓的合格率也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2]。此外,在對無功補償進行分組時,都未與配變負荷的實際相結合,這使得無功補償效率非常低,并導致降損效果始終無法達到較為理想的估算值內。
此外,針對露天變壓器,未對其進行無功補償。由于室外配電變壓器副邊的無功容量不能夠實施有效的補償,這不僅能夠使高壓電網的無功傳輸容量出現增加,同時也致使輸電線路、配電變壓器等各個環節的電網損耗因此不斷提高,并導致當前線路傳輸能夠出現下降,給電網的穩定性和質量帶來影響。
2 110kV及以上電網的運行管理措施
2.1 運行方式管理
2.1.1 定期對電網的理論線損、電網潮流進行分析和計算,重點加強各種符合潮流分布情況以及運行方式的線損科學計算,以此為基礎,充分考慮有效降低電網線損,提高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對電網年度運行方式進行編制,對出現異常情況時,如何有效開展有效檢修和運行等進行總結。通常情況下,正常的運行方式主要是指電網的技術線路線損非常低,并且安全性較高,同時其運行非常經濟。
在對電網進行改造或者新建時,或者較大用戶接入電網運行等情況下,都可能致使電網的負荷分布或者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這就需要對電網進行重新的分析、計算、完善和調整。在進行日常調度運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按個按照電網經濟運行及調度要實施年度運行方式的管理,是其能夠達到標準水平。
2.1.2 加強計劃檢修停電管理。當電網處于正常運轉時,其經濟性和安全性都相對較高,但當出現事故或者在進行檢修的過程中,相較于正常的運行狀態,電網的功率損耗會因此增大,為此,加強計劃停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盡可能地使檢修的時間控制在最短時間內,并且盡可能地控制停電的線路條數,使非正常運行方式的網絡損耗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故我們應對進一步統一主管領導和管理部門,并對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進,針對由于施工組織不力、準備不充分或者其他因素導致停電時間延長等情況,以及由于檢修質量較差等因素導致重復停電的情況,進行嚴格控制,并加大考核的力度。
2.2 加強負荷管理與調整
要實現有效的節能控制,可通過平衡和調整電力負荷的方式來實現降損節能。由于電網的負荷波動往往非常大,這使得負荷曲線形狀系數K值也非常大,這就使得電能損耗因此增大。為此,在進行營銷管理和調度運行管理時,應當更加重視側管理,促使負荷管理和調整力度增大。特別是針對負荷緊張度較大的地區和時間,通過實施針對性較強的高峰限電、讓電等措施,更有計劃地將峰谷電價差或者組織一部分用電放到后夜、中午用電,使峰谷得到削弱,避免峰谷差較大的情況,促使負荷率得到有效提升,進而達到有效控制損耗的作用。
2.3 加強主變壓器的經濟運行管理
我們應當加強主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曲線的定期編制,通過理論計算對單臺主變壓器進行分析,確保主變壓器的經濟負荷能夠達到最大,而經濟負載率控制在最低;針對有2臺機上的主變壓器變電站,可經由計算對經濟運行的臨界負荷進行明確。
在日常調度工作中,針對單臺變壓器的變電站,由于負荷調控措施和性質的有效性等問題,實際上是較難實現對變壓器經濟負荷率下運行的,但能夠通過對負荷調控、變壓器容量等進行調控的方式進行合理選擇,確保變壓器的經濟運行區間能夠實現最小經濟和最大經濟負載;同時還需要根據具體主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曲線以及負荷大小,是對2臺主變壓器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使損耗能夠控制到最低。
2.4 經濟運行電壓調整及無功優化
2.4.1 經濟運行電壓調整。基于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實施“逆調壓”的執行原則,充分運用負荷電壓來實現對關系分時段的經濟調壓。根據相關資料了解到[3],在110kV及以上電網中,要實現運行電壓的有效提升,那么必須將占總損耗80%的負載損耗控制到最低;在80%的負載損耗中40%-80%左右為變壓器空載損耗,其中后夜運行電壓較高的情況下,其空載的損耗比例達到了最大,為此在后夜時,應當通過對電壓進行下限偏移的方式來實現對配電線路的控制,使損耗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供電企業的具體情況,線損歸口管理部門應極大負荷情況的控制,通過對最小負荷、最大負荷的運行參數進行測定,再根據測定結果來計算。調度運行部門則需要結合理論計算的結果來實現對電網運行電壓科學合理的調度,并以此來實現有效降低損耗的目的。
2.4.2 要實現無功功率的優化,那么首先應當加強分區、分層以及就地平衡工作。在進入到建設和規劃階段時,我們就需要對無功補償裝置進行優化,基于“由下而上,由末端向電源端”發展的順序來實現逐步的平衡補償;在對運行進行管理時,應建立起各項指標集合的考核制度,其中應當包括電容器可用率、電壓合格率的強化、制度的建立、功率因素等,使調度運行人員的日常調度工作能夠得到有效加強,進而促使日常調度工作中,調度運行人員的變電站無功集中補償裝置的退、投管理能夠得到有效補償,從而能夠更好的實現對電壓質量的改善,促使網絡有功功率損耗因此下降,并促使電網的負載能力和經濟性能夠得到提高。
3 結束語
110kV及以上電網經濟運行管理是當前供電局提高經濟效益和運行水平的重要措施,在研究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提出了相應的措施,旨在推動電網運行管理更加現代化、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劉曉華.供電網絡的經濟運行管理工作探討[J].能源與節能,2012,6(20).
[2]陳為化.金融危機環境下電網經濟運行技術措施研究[J].華中電力,2010,10(20).
作者簡介:高雅潔(1990,6-),女,學歷:本科,工作單位:國網冀北張家口供電公司,工作崗位: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值班員,研究方向:電網運行與控制。
趙洲(1990,10-),男,學歷:本科,工作單位: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工作崗位: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管理崗,研究方向:電網運行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