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燁
摘 要:近年來,隨著混凝土在房建工程中的廣泛運用,其對房建工程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文章主要針對現階段我國混凝土在房建工程建設中的養護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總結,并就存在問題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措施,以便更好的推動混凝土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混凝土;養護;二次抹壓;濕養護;重要意義
前言
伴隨著混凝土的廣泛使用與發展,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房建工程建設的施工質量,促進了混凝土技術發展,同時也加快了建材行業工業化的發展。但由于混凝土在房建工程建設施工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以及自身材料、配合比的不同都使混凝土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質量問題,并成為房建工程建設施工質量爭議的焦點問題。作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重點分析了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指養護不足所導致的,下面就混凝土養護問題以及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進行分析總結。
1 目前混凝土養護的現狀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是比較普遍的,也是房建工程建設中難以解決的重點問題。受傳統施工方法的制約對混凝土使用在一定認識上還存在很大的缺陷,針對混凝土裂縫并沒有形成系統的解決措施及研究,且在實際房建工程施工中,大多數施工單位都采用了攪拌站所提供的混凝土,以此認為,混凝土質量的好壞與施工單位沒有關系,所以對混凝土定期養護也不屬于施工單位作業范疇,這就造成了混凝土質量問題的出現得不到有效的監管與維護,致使混凝土裂縫現象比較頻繁、爭議比較大,與此同時,也將嚴重影響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
2 起始養護時間對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縮的重要性
依據我國房建工程建設施工質量規定,混凝土結構的初始養護時間應為澆筑后的12個小時之內。但是在實際房建工程施工中,大多數施工單位并不能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混凝土養護,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所采用的混凝土大多是摻用了減水劑,據相關試驗表明,在初凝后的八小時內混凝土就會出現急劇收縮現象,此時如果按照規定進行灑水澆筑養護就會錯過最佳的養護時間,進而出現混凝土裂縫,影響混凝土在房建工程建設中的作用。所以說,針對混凝土早期灑水澆筑養護,必須依據實際施工環境及混凝土自身特性掌握最佳的養護時間,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否則都將會對混凝土質量產生影,在混凝土初凝過程中采用合理的養護措施,不僅僅可以有效地降低收縮現象的出現,更能確保混凝土質量,利于房建工程的建設。
3 混凝土需要及時而充分的濕養護
何謂濕養護主要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完全失水前進行養護,通常情況下,是由混凝土特性及氣候所決定。尤其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因施工環境受氣候、環境、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混凝土失水時間難以掌控,這就要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對混凝土特性及周邊施工環境有所了解,以便掌握最佳的養護時間,這樣不僅能夠確保混凝土的水分充足,更能保證施工質量。何謂及時充分的養護主要是指在混凝土養護時期內都要按照規定進行合理養護,確保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一般情況下,會在混凝土初凝時間內就進行濕養護作業。
4 濕養護期間各階段對混凝土養護的影響
根據試驗資料和生產資料,混凝土七天強度約為28天強度的65%~85%,因此規范要求濕養護七天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七天都不失水。根據經驗,在這七天中,時間越靠前,混凝土越容易失水,越容易形成缺陷,防止失水也越發重要。三天強度約為28天強度的45%~60%,所以前三天防止失水尤為關鍵。前三天若不失水,之后繼續澆水保濕至第七天。從工程實際來看,效果很好。而第一天則尤為關鍵,如果第一天失水過多,所造成的質量問題將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我們發現有的工程第一天不注意保養,第二天才開始蓄水養護,養護結束以后,板面還有很多裂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天就已經有了裂縫的產生,這說明第一天不養護致使粗大的毛細孔已經形成,難于愈合。所以,本人認為:濕養護七天,關鍵是前三天,尤為重要的是第一天。因此,不管用什么方法養護都要保證第一天達到不失水。
5 混凝土二次抹壓的重要性
從某種角度而言,在混凝土進行房建施工作業過程中,必須在其澆筑后進行表面平整度的壓實及處理,通常情況下分為一次抹平、二次抹壓兩個重要步驟。若是在一次抹平后,不能對混凝土進行很好地養護及處理,就會導致二次抹壓過程中出現各種質量問題,進而影響二次抹壓在整個混凝土養護中的重要作用。混凝土初凝時間可以簡單的定義為,從一次抹平到二次抹壓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如果想對環境出現變化其濕度低于100,混凝土就會出現失水現象,進而影響質量,嚴重時將導致裂縫現象的發生。所以在此過程中,必須充分掌握實際施工情況,避免在二次抹平前出現各種混凝土質量問題。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將對二次抹壓施工作業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但是在傳統施工作業中,并不涉及到二次抹壓的情況,隨著房建工程建設的不斷增多,對其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才逐漸出現二次抹壓的施工作業方法,主要是針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壓實,避免裂縫及凹凸不平現象的出現。在二次抹壓施工作業中,傳統的手工作業不僅施工難度大且效率低,難以保證其質量。所以在二次抹壓過程中,最好采用圓盤式抹光機進行施工作業,它能有效地消除混凝土表面與密實度表層之間的不平,提高混凝土硬化質量。二次抹壓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塑性裂縫;二是提高混凝土表層的密實度;三是表層密實度提高后,減緩了混凝土內水分遷移蒸發的速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6 混凝土二次抹壓與傳統覆膜養護相結合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施工作業人員往往只顧施工進度,形成對傳統覆膜養護的歪曲理解。對混凝土表面一次抹平覆蓋薄膜即完成作業,忽視了二次抹壓,由于一次抹壓并不能充分保持混凝土初凝所需水分,結果導致裂縫的出現,現將兩種做法結合,即二次抹壓和覆膜,可使混凝土早期裂縫得到控制。要求施工作業人員在一次抹平時,采用木抹子將混凝土表面的氣泡趕走,同時,用木抹子將混凝土表面經振搗后分攤均勻,使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一致。待混凝土成型前,開始進行二次抹壓,沿澆筑方向覆蓋薄膜,要求薄膜相互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先使用木抹子沿薄膜長度方向抹壓使薄膜與混凝土緊密接觸,在兩者結合后,接著在薄膜上前后左右反復用力抹壓,抹壓的同時應力道均勻,使得混凝土毛細孔消除,將空氣排除干凈,以免氣泡影響混凝土表面質量,抹壓時不得將灰漿擠出,以保證凝結所需水分不流失,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水漿薄膜。堵塞混凝土與外界空氣的接觸,直到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二次抹壓和覆蓋薄膜完成。對于以上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應根據環境、濕度、溫度的實際情況,在混凝土終凝前,對二次抹壓及成型的混凝土及時澆水養護,補充混凝土硬化所需水分,結合溫度情況,最好在澆過一遍水后把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清理干凈。不易在溫差大于5℃時將薄膜撤除,塑料薄膜撤除后應再澆水。
參考文獻
[1]邱玉深.對混凝土養護方法的思考與建議[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9,4.
[2]金建昌.高性能混凝土養護及其發展方向[J].中國水運(下半月) 2008,11.
[3]項翔.建筑混凝土養護技術探析[J].山西建筑,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