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執行最后一擊的美妙之處在于,這是一種復雜情感體驗,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當年輕球員被推到那個情境,錯失投籃時,他們經常會失去自信心。如果你投得進,那你就是超級球星;如果投不進,你就得經受考驗,甚至質疑。稍微靠左或者靠右幾寸,就是所謂“超級球星”和“自私毒瘤”的惟一差別。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投丟沒有如此痛苦,投進就不會那么美妙。在執行絕殺一投時,錯失的次數總比投進的多,從那些投丟的絕殺球中學習,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下一次你在重壓之下出手時,就不會那么可怕。
本賽季被絕殺次數最多的太陽隊已經成為了球迷口中的倒霉蛋,但他們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卻一點也不弱——在比賽最后五分鐘,兩隊分差不超過5分的所有回合都算作“關鍵時刻”——那么,如果我們把注意力轉向球員們關鍵時刻的表現回事什么結果呢?如果說這項數據在球隊上的體現不那么穩定,你完全可以想像出它出現在球員身上的樣子一定會超乎你的想像。以下所有關鍵時刻的原始數據都來自NBA官網,核心指標是WARP值、對位者的個人占有率以及個人贏球率,我們看看在比賽尾聲誰能夠高效地產出,誰又會在關鍵時刻隱身。
賽季領頭羊
關鍵時刻WARP榜單中的領銜者名單,告訴了我們這賽季比賽焦灼時哪些球員在為球隊贏球貢獻上做到了量與質的完美結合。達米安·利拉德是聯盟中有名的關鍵時刻“流氓”,他在本賽季關鍵時刻的WARP值也驗證了這個觀點。在95分鐘的焦灼時刻里,他砍下了84分,得分位居聯盟第四。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時間里,除開僅有的兩次他將球權交給了別人,其他時間他都一直把球掌控在自己手里。盡管馬基夫·莫里斯高居第二的排名十分亮眼,但這張榜單上的其他名字并不讓人陌生,莫里斯的上榜也不意外,他在過去三年里和聯盟中的其他人一樣,一直在提高自己關鍵球的能力。
最高效的終結者
上面的榜單顯然漏掉了一些金州射擊大隊的“神槍手”,原因也是勇士沒有打足夠多比分接近的比賽,所以我們來看看另一張榜單,這里的球員至少打了30分鐘關鍵球,并且擁有聯盟最高的贏球率。或許數據在一晚上的時間里都能發生很大的變動,比如斯蒂芬·庫里和克萊·湯普森,他倆曾在對猶他的比賽10分鐘“關鍵時刻”里合計11投4中,沒有三分球也沒有罰球。新奧爾良一直不善于處理比賽的關鍵球,但這并不是安東尼·戴維斯的錯,他打過的62分鐘關鍵球里,投籃27中19,罰球線上21中19,沒有一次失誤。即使考慮到凱爾·科沃爾是犯規戰術時球隊最信賴的罰球手,他關鍵時刻98.5%的真實命中率依舊讓人大吃一驚,這絕對是本賽季所有類型的統計數據里最變態的了——在63分鐘的關鍵球時間里,他三分線外15投10中,罰球線上19中18,共砍下46分。

關鍵時刻小宇宙
理論上,一個球員關鍵時刻的贏球率如果遠遠超過平時的水準,我們將其稱為“關鍵時刻的爆發”。當然,如果常規的贏球率都很爛,那么這種提升就沒那么重要了。通過最近三年以來關鍵時刻的統計數據(包括本賽季),并且減去這段時間里沒打夠300分鐘關鍵球的球員,復合勝率至少超過50%的球員只有40名合格人選的名單。“關鍵率”指的是球員關鍵時刻的贏球率除以總的贏球率得出的結果。克里斯·波什憑借過去三年,關鍵時刻26%的提升名列榜首,值得尊敬的是,他同時也很穩定,歷年的“關鍵率”為1.286、1.221和1.330。尼古拉斯·巴圖姆的數據也很亮眼,但也因為利拉德的提升變得沒那么重要了,巴圖姆本賽季關鍵時刻的真實命中率為85.2%,但他的使用率只有8.2%。

關鍵“臥底”
沒有球員想在這兒上榜,事實上至少在最近這三年內,他們確實打不好,這個榜單和上一份用的是同一種算法,只是倒序排列而已。魯迪·蓋伊本賽季憑借關鍵時刻-0.33的WARP值名列倒數第一,他在2012-13賽季同樣處于聯盟的末尾,盡管他上賽季表現不錯,但他的產出并不能為他的效率辯護。本賽季他在比賽焦灼時刻的使用率高達27.5%,但真實命中率只有38.3%,其中關鍵球合計33投8中,三分線外6投全失。榜單上其他一些球員的名字會讓人們感到吃驚,盡管對于凱爾·洛里和約翰·沃爾來說,他們表現得相當出色,只是關鍵時刻他們表現得不如常規時間了。布雷克·格里芬關鍵時刻的掉鏈子讓人困擾,但這也不是什么新聞了,他關鍵時刻的表現比起兩年前標志性的那個賽季退步了44.4%,本賽季,他通過提高自己的罰球命中將其提升了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