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晨



青年時期的“三個半朋友”
1915年9月,22歲的毛澤東正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在這里,毛澤東漸漸地感到,要徹底改造一個社會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決不是三年五載所能完成的,更不是少數幾個人的力量所能辦得到的,一定要有許多志同道合的人,結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體才行。毛澤東在致黎錦熙(1890-1978,語言文字學家、教育家,第一、二、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的信中也說:“兩年以來,求友之心甚熾?!庇谑牵岸水嬌?,向長沙各校發出征友啟事。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與美國記者斯諾談話,回憶了征友廣告的事:“我感到自己心胸開闊,需要結交幾個親密朋友,于是有一天我就在長沙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邀請有志于愛國工作的青年同我聯系。我指明要結交堅強剛毅、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我從這個廣告得到三個半人響應。一個是羅章龍,他后來參加了共產黨,但是以后轉向了。另外兩個青年后來變成極端反動的分子。那‘半個響應來自一個沒有明確表態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聽了我要說的一切之后,沒有提出任何明確建議就走了?!?/p>
這“三個半朋友”中,有兩個青年后來變成“極端反動的分子”,毛澤東沒說出名字,具體是誰,我們無從得知。羅章龍和李立三后來都曾是中共早期的高級領導人,都是黨史上曾經的風云人物:羅章龍在中共三大被選入中央局,負責黨中央日常工作;李立三在中共六大當選為政治局常委,隨后任中央宣傳部長兼秘書長。1930年成為黨中央工作的實際主持者。
后來,毛澤東的周圍逐漸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主要有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羅學瓚、陳昌、蕭子升、蕭子暲、鄒彝鼎、陳書農、何俊賢、陶毅、向警予、楊開慧等十來個人。他們多數是第一師范和長沙各中學的學生,也有已經畢業了的陳昌等長沙各中小學的青年教師。其間,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們成立了新民學會?!拔腋S多在別的市鎮里的學生們和朋友們,建立了一種很廣大的通訊關系。慢慢地我開始認為需要一種更嚴密的組織。1917年,我和幾個朋友發起成立新民學會?!睂W會成立后,隨即加入的會員有何叔衡、李維漢、熊瑾玎、陳昌、周世釗、熊光楚等9人。
新民學會的發起、成立和發展,滲透著毛澤東為改造中國社會而尋求志向道合的朋友共同奮斗的思想,它從一個追求向上的青年進步團體逐步發展為革命團體。在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正如毛澤東所說,學會的七八十名會員,其中許多人后來都成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史上的有名人物。其中像蔡和森、向警予等后來都成為中共早期的重要領導人,而何叔衡則與毛澤東一起參加了中共一大。
毛澤東的農民朋友和士紳朋友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在蔣介石開列的被通緝的197人名單中,毛澤東名列第九。不久,中共五大召開,總書記陳獨秀的權威受到挑戰。當時最有可能繼任為中共領袖的除瞿秋白、張國燾、譚平山外,據時在中央機關工作的鄭超麟說:“毛澤東也有資格爭取總書記的位置??墒?927年初他不留在武漢活動,而是去了湖南調查農民運動?!?/p>
是的,當毛澤東倡導農民運動時,自己已然身入其中,用他的話說,“我所愛、所交的朋友是穿草鞋的沒有錢的窮人”。毛澤東當選為黨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后,瞿秋白曾要留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毛澤東毅然表示,他要上山去結交綠林朋友,去開展土地革命的斗爭,請求中央批準。
井岡山時期,毛澤東成功改造了袁文才和王佐,充分顯現了他的統戰才能。
毛澤東后來也一直對這兩位“山大王”采取團結、信任的態度,與他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與綠林交朋友,是毛澤東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來確定朋友的一個典范。毛澤東在他們的幫助下,擴大和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挫敗了國民黨的一次又一次“圍剿”和進攻。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又念及袁文才和王佐,親自在山上接見了袁、王的遺孀,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懷念。
毛澤東對故舊是很有感情的。新中國成立后,他多次資助生活困難或有病的好友、同學,僅1955年就給3位早年同學和一位鄰居寄了900元錢,“以助急需”。
毛澤東多次說:“共產黨人總不能忘恩負義吧?!狈策^去幫助過他的人,毛澤東總是找機會報答。如郭耿元,1927年前在湘潭做小生意時,曾掩護過毛澤東。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得知郭生活困難,在1954年給他寄了人民幣200元。賀曉秋,早年和毛澤東參加韶山地區農民運動,為此,家里30多畝田丟了,為逃避反動勢力的追捕,他帶著老婆孩子流落他鄉。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給他寫了信,后來得知他兒子賀鳳生患病,還給他寄了300元錢作為治病費用。1960年農歷十一月,賀鳳生遵照他父親遺囑來到北京向毛澤東反映那幾年農村情況。毛澤東感慨萬千地對賀鳳生說:“你父親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沒有他們這些人舍身相救,我毛澤東早就不在人世了?!?/p>
延安時期,毛澤東號召共產黨人和黨外人士密切合作。他說,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我們共產黨人有義務與黨外人士合作;也希望民主人士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精神提意見。在毛澤東的號召下,大家開動腦筋爭獻抗日救國大計,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
其中,跟毛澤東交往比較多的就是“開明紳士”李鼎銘(1879-1947)。李鼎銘作為陜西米脂縣參議會議長向陜甘寧邊區政府提出了一個“精兵簡政”的提案,主要內容就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抗日救國大業,兵要精,政要簡,行政機構要以質勝量,提高工作效能。
“精兵簡政”提案被提交大會討論。李鼎銘剛發完言毛澤東就站起來,一邊鼓掌一邊走到臺前,非常深刻而生動地闡述實行精兵簡政的必要性,并對一些不正確的批評進行了反批評。
后來經毛澤東提議,李鼎銘在這次參議會上,被選為陜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1941年年底,李鼎銘回故里過年。據說,毛澤東聞訊后,特派出愛國華僑送給他的轎車送李鼎銘回故里。當時在邊區,能享受這等殊榮的只有李鼎銘一人。不久,李鼎銘由米脂搬家來延安,將全部家產獻給了邊區政府。從此,李鼎銘同毛澤東的交往更加密切,毛澤東每次到邊區政府看望李鼎銘,都恭敬地稱他為“李老先生”。
1942年7月,晉西北士紳參觀團來到延安。因參觀團中有不少人對共產黨心存疑慮,當李鼎銘接見時就要求他談談從政感想。李鼎銘說:“在工作中本人毫無任何困難的感覺。在政府中我為副主席,但同時我又是地方人士,我在處理問題時,一為人民著想,二為政府著想,三為共產黨著想,從共產黨這次整頓‘三風中,可以看出共產黨在誠心實意地與黨外人士合作,對此,我深信不疑?!笔考潅兟犃藷o不為之感動。
李鼎銘還精通醫道,幾次治好了毛澤東的胃病和風濕性關節炎。毛澤東則了解了許多中醫保健常識,并經常向周恩來、朱德、林伯渠、謝覺哉、王稼祥等人推薦李鼎銘的醫術。在毛澤東的號召和推動下,陜甘寧邊區成立了中醫研究會、中西醫協會、中醫保健藥店。李鼎銘就曾兼任中醫訓練班主任。
毛澤東的黨外民主朋友
毛澤東說過:“待朋友:做事以事論,私交以私交論,做事論理論法,私交論情?!睂τ谒饺私徽x,毛澤東是很講“朋友義氣”的,對一些著名的民主人士是很尊重的。
早在1926年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反擊國民黨右派進攻時,毛澤東與宋慶齡就結識了。1949年1月19日,毛澤東就發電報邀請宋慶齡參加新政協會議。上海解放后,他又給宋慶齡寫了一封親筆信“建設大計,亟待商籌”,并決定派鄧穎超帶他的親筆信前往上海迎接。8月26日,毛澤東得知宋慶齡來北平參加新政協的消息之后,又親自到火車站上列車歡迎宋慶齡。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宋慶齡一直很關心,他稱比自己大幾個月的宋慶齡為“親愛的大姐”,經常派人給她送去禮物。宋慶齡也總是忘不了給毛澤東帶去禮物和問候,彼此保持著誠摯的友誼,親密的來往。
毛澤東一直把宋慶齡看作國家的重要領導人,當成黨的同志看待,彼此肝膽相照,宋慶齡在交往中也真誠直言。1955年1月,宋慶齡給毛澤東寫信道:“我很不理解提出對工商業的改造……”1957年反右運動剛起,宋慶齡更是直言寫信給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說:“共產黨敢于接受各界人士的批評,批評的人多是愛國愛黨的,一些民主黨派人士為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家庭、個人名利的犧牲,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知識分子怎么可能一天就變成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我很不理解這個運動……”盡管如此,1957年11月,宋慶齡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副團長仍隨毛澤東出席莫斯科會議。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就在周恩來陪同下,登門拜訪張瀾、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和陳叔通等。對他們的來訪,毛澤東不僅迎送出門,而且親自攙扶他們上下車,上下臺階,與他們攜手搭肩漫步。
毛澤東與張治中(1890-1969,國民黨陸軍
上將,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是在重慶談判中認識的。后來,他們來往頻繁,彼此之間無拘無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1958年9月,毛澤東請張治中隨他一起視察大江南北。途中,談到張治中的《六十歲總結》,毛澤東笑著說:“你在《六十歲總結》上說,你‘從1949年起已經感到高興了,我不相信”,又說,“我就沒有感到高興過,舒服過。我1955年走了幾個省份,看到農業合作社已經超過半數戶口了,我才有點高興;可是1956年刮起一陣歪風,就是冒進了,趕快后退,我又不高興了。到今年,看到工農業發展的情況,我才真正感到高興?!?/p>
張治中解釋說:“我不能完全同意您的意見,這是您我所處的地位不同之故。您說在1955年之前并不感到高興和舒服,這是因為共產黨建立了政權,您就要考慮怎樣把國家搞好,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千斤重擔落在您的肩上,您自然不容易感到高興而舒服了。而我,是從舊社會來的,在反動統治下勾心斗角,貪污腐化,眼看國家這樣敗壞下去,所以一直在苦悶中生活,感到無能為力。但是到了1949年,眼看在共產黨和您的英明領導下,一切都有了辦法,我就如同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精神上得到解放,心情自然高興而舒服了。”
談話中,兩人各抒己見,各談感受。之后,張治中把每天的見聞,特別是毛澤東的言論行動都寫成日記,整理成冊,題名《真摯、親切、爽快、率直、英明、偉大的人民領袖》。這表明毛澤東與張治中的交往是非常真誠的。
毛澤東非常尊重兩位愛國民主人士,一位是
陳叔通(1876-1966,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第一、二、三屆主委),另一位黃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主委)。毛澤東有時給他們兩人寫信,書信的抬頭一般寫“叔老”“黃任老”,對此,陳叔通很受感動。毛澤東不僅在工作上聽取陳叔通的意見,而且對于陳叔通的身體健康等也非常關心。新中國成立后,有些人對土改政策不理解,有看法,但是陳叔通非常擁護黨的土改政策。他就此寫信給毛澤東,要求下農村直接參與土改工作。毛澤東考慮到陳叔通年事已高,不宜參加,復信勸說。
對于毛澤東和黃炎培的交往,兩人早在1945年就有關于“歷史周期律”的對話,被后人引為政權建設的經典之談。新中國成立后,兩人來往密切,通信達100多封。黃炎培晚年仍與毛澤東保持書信聯系,交換對時局的看法。他們之間的這種友誼不僅僅是兩位政治家、詩人和朋友之間的思想交流,也是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長期共存,真誠合作的結果。
毛澤東的師生朋友及摯友
毛澤東很重視師生情,袁吉六是毛澤東在長沙一師讀書時的老師。毛澤東后來回憶說:“我寫古文,頗得力于袁吉六先生?!?964年,毛澤東在中南海請幾位老朋友做客。席間,大家談起袁吉六先生“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毛聽了笑著說:“英才過譽,但‘教天下,則符合袁老身份?!憋埡螅珴蓶|請周世釗(1897-1976,毛澤東的同學,著名教育家和愛國民主人士。歷任湖南第一師范校長,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委員、湖南省民盟主委)帶人民幣400元,給袁先生夫人戴長貞做營養費,以表示對先生家屬的關切。
毛澤東對老師,從不計個人恩怨,看重的是學問和師德。1915年,毛澤東在湖南一師帶頭鬧學潮,要趕走那個“反動校長”張干。張干堅持要開除毛澤東等17名學生,未成,又要給毛澤東記大過處分;重慶談判前夕,張干又貿然給毛澤東發了一封有失恭敬的電報。新中國成立后,張干成了地主,想起往事,更是惶惶不安??墒?,毛澤東并未計較這些,當得知張干的情況后,在一次會上當著眾師友贊揚說:“張干三十幾歲就當一師校長,不簡單。解放前吃粉筆灰,解放后還吃粉筆灰,難能可貴!”1950年國慶節不久,毛澤東致函湖南省主席王首道,請省政府給張干等教育界老人的生活酌情救濟。于是,前后兩次將1200斤米和50萬元(舊幣)送到張干家。不久,張干應邀進京,在毛澤東家做客。敘談間,毛澤東叫來子女,向他們介紹自己的老校長和師長,深情地說:“你們平時老是講,你們的老師怎么好,怎么好,這是我的老師。我的老師也很好?!?/p>
毛澤東曾說過:“你們不把我當領袖不行,總是把我當領袖我也受不了?!泵珴蓶|認為,對朋友要真誠、坦誠。毛澤東與李達(1890-1966,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真摯友誼,坦誠相見的交往,是很突出的實例。李達是湖南零陵(今永州)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毛澤東的摯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來武漢,曾多次與李達晤談。
1956年夏,毛澤東在東湖客舍下榻時,對前湖北省委副秘書長梅白說:“有一個人要見我,你們誰也不能擋。”梅白問:“哪個?是不是李達同志?”毛澤東道:“我叫他鶴鳴兄,他叫我潤之,只要他來,隨來隨見。”李達當時任武漢大學校長。李達第一次來見毛澤東,毛澤東同他激動地擁抱。李達開口:“主……主……”沒有說出“主席”二字。毛澤東接上說:“你主……主什么?你是一大的中央宣傳局主任,我以前叫過你主任沒有?你過去一直叫我潤之,我叫你鶴鳴兄嘛!”李達慚愧地說:“我一生遺憾的是,沒有同你上井岡山,沒有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毛澤東說:“你遺憾什么?施耐庵的《水滸傳》上,不是有個黑旋風李逵,你比他還厲害。他只有兩板斧,你有三板斧,一斧砍了胡適先生,一斧砍了張東蓀,一斧砍了江亢虎?!边€說,“你是理論戰線上的魯迅。你的《社會學大綱》,我佩服之至,批印發各個根據地?!?/p>
1958年9月,在一次晤談中,李達同毛澤東為一個口號問題發生分歧和爭論。
那一年,湖北鄂城縣委門口貼出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標語口號。武大的實習學生看到這條標語,回校告訴李達。李達很生氣,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有條件的。這種講法是唯心主義,屬于哲學問題。毛澤東來到武漢,李達打電話給梅白,說“我要見潤之”。不料,兩人為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這句話發生了爭執。衛士長李銀橋要安排吃晚飯,想緩和下氣氛。李達也不愿留下來吃飯。毛澤東只好叫梅白送李達回家,并說:“今天你火氣很大,我火氣也不小。你以國計民生為重,我也這么主張,在成都會議上說過頭腦要熱又要冷?!?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2/18/wsbl201501wsbl20150101-3-l.jpg" style="">
對這次爭論,毛澤東后來自我批評說:“孔子說過:六十而耳順,我今年六十五,但不‘耳順,聽了鶴鳴兄的話很逆耳,這是我的過錯。過去我寫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這次我自己就沒有洗刷唯心精神。”毛澤東還叫梅白轉告李達,感激他的幫助,約他再談。李達聽了梅白轉述的意見后,感動地說:“還是潤之氣量大,君子之過如同日月,其過也人皆有之,其更也,人皆喻之。”
另外,作為詩人的毛澤東還與柳亞子、郭沫若等成為詩詞方面的摯友,并有許多詩詞唱和,此不贅述。
毛澤東的“右派朋友”
毛澤東有過一個講話,他說:“我的右派朋友很多,周谷城,張治中,一個人不接近幾個右派,那怎么樣呢?哪有那么干凈的!接近他們就是調查研究么!”
1957年反右運動興起,在一系列民主人士座談會(5月8 日至6月3日,共13次,以及25次工商界人士的座談會,共有180余人發言)上,對中共或多或少提出意見的民主人士,有張治中、邵力子、朱蘊山、黃炎培、許德珩、劉斐、王昆侖、鄧初民、張奚若、陳叔通、錢昌照、李德全、翁文灝等,依照“情理”,他們大概難逃右派的“法網”。此外,還有馬寅初、梁漱溟、傅鷹、梁思成、馮友蘭、王蕓生、蕭軍、陶孟和、竺可楨等人,但他們在這場反右運動中平安無事??陀^地說,這些“右派朋友”,其中一些人因為毛澤東的緣故而免于被打成右派。
如在一次會議上,毛澤東曾提到張奚若:“這話(即所謂“好大喜功”等)講得也對,中華民國成立三十幾年,蔣委員長搞了二十幾年,只給我們留下四萬噸鋼,我們不輕視過去,迷信將來,還有什么希望!”與會的張奚若從座位上站起來,拄著手杖說:“主席,說這話的是我,我向您自首。”毛隨即說:“我知道,你是好人說了錯話,我不劃你右派?!睂τ凇洞蠊珗蟆返耐跏|生,毛澤東表示:“《大公報》的王蕓生就免了吧?!?對于工商界的榮毅仁,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提出:“對一部分人批評從嚴,處理從寬,如榮毅仁等。”
1957年4月11日,毛澤東還邀請馮友蘭、金岳霖、賀麟、鄭昕、周谷城等幾位大教授到中南海做客。后來在反右時,他們都受到了某種保護。就連1953年在全國政協會議上與毛澤東“吵架”的梁漱溟,也沒有被劃為右派。梁漱溟后來回憶說:“當時是我的態度不好,講話不分場合,使他(毛澤東)很為難,我更不應該傷了他的感情,這是我的不對。……那件事后,我的政協委員照當,生活待遇照舊,也沒有受到任何組織處理,我知道那是毛主席的意思。 ”
其實,關于黨外人士的批評建議,毛澤東有兩次表態,體現了他對黨外人士朋友的真誠和領袖的寬容大度。一是1957年5月1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于對待當前黨外人士批評的指示》,其中有:“黨外人士對我們的批評,不管如何尖銳,包括北京大學化學教授傅鷹在內,基本上是誠懇的,正確的。”另一次是毛澤東在此前一天所寫的《事情正在起變化》,文中說:“多數人的批評合理,或者基本上合理,包括北京大學傅鷹教授那種尖銳的沒有在報紙上發表的批評在內。這些人的批評目的,就是希望改善相互關系,他們的批評是善意的?!?
后來,1959年8月16日在廬山召開的中共八屆八中全會閉幕會上,毛澤東在講話時又說:“我喜歡交幾個右派朋友,這是黃克誠說的,周圍要有幾個右派朋友,左、中、右都要,有道理。同章士釗、黃炎培我都談得來,有個比較;連右派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在中國社會做工作,沒有幾個右派朋友,我看你首先就不正確?!?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2/18/wsbl201501wsbl20150101-4-l.jpg">
毛澤東的外國朋友
毛澤東一生結識過不少外國友人,比如馬海德、愛潑斯坦、李敦白、史沫特萊等等,其中與埃德加·斯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關系尤為密切,友誼長達幾十年。
埃德加·斯諾(1905-1972,美國著名記者)與毛澤東從20世紀30年代就相識,他是第一個到延安采訪的西方記者。一部《紅星照耀中國》讓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965年1月,斯諾應邀出席毛澤東舉行的宴會。席間,毛澤東與他交談了約4個小時,而且斯諾是這次宴會中唯一的外國人。宴會結束后,毛澤東這位72歲的老人親自把朋友送到新華門前。1970年,在新中國成立21周年之際,毛澤東再次會見了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及他的夫人,并讓斯諾夫婦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站在身邊一起檢閱了游行隊伍。
1972年年初,當得知斯諾臥病在床,生命垂危時,毛澤東又親自派周恩來和中國醫護人員前往瑞士斯諾家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治療和關懷。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美國的進步作家。1946年,已經61歲的斯特朗第五次來華,并在宋慶齡的幫助下來到了延安。8月6日,她受邀到楊家嶺毛澤東的住所進行訪問。在這次會見中,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談話結束后已是午夜,毛澤東親自打著紙燈籠照明,把斯特朗送下山坡。斯特朗在延安一住就是8個月。其間她多次見到毛澤東,或在聚餐會上,或在京戲臺子前,或在舞會上。1958年,斯特朗來到中國定居。在她定居中國后,又多次見到了毛澤東。
毛澤東從未忘記過那些關心、支援過中國革命的老朋友。毛澤東不僅對一切向中國表示友好的外國人士坦率、真誠、念念不忘,而且對有著共同信念、理想的兄弟黨的領導人更是熱情親切和不拘形式。
20世紀50年代的一個夏天,一位新華社記者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情。當他冒著酷暑趕到毛澤東的書房,看到毛主席正給客人——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遞去一條熱毛巾,請這位遠方來客擦汗。接著,毛澤東笑著對在座的人說:“他是應我私人邀請來走親戚的,不發消息,也不照相?!比缓缶蛣窈久靼押股酪菜餍悦摰?。這時,記者才發現胡志明赤腳穿著越南有名的“抗戰膠鞋”,被汗水浸濕的襯衫已經脫掉,只穿件汗衫。毛澤東一邊給胡志明扇著扇子,一邊說:“別客氣了,在這里就像在家里一樣嘛!”胡志明在這親切的勸說下,脫去了汗衫,袒露著上身,與毛澤東開懷暢談起來。
這情景使記者十分感動,不由想起印尼總統蘇加諾的訪華觀感中談到過的:同毛澤東相處,毫無拘束之感。
像這樣同毛澤東一見如故的外國領導人、將領還有很多。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英國前首相希思、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等等。
縱觀毛澤東主席的一生,交友是多方面的,豐富的,健康向上的。既有原則,又有人情味,展現了大國領袖寬廣的胸襟以及高超的統戰藝術,也讓我們看到了偉人真誠無私的一面。毛澤東的交友觀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不斷地去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