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依玲,張禮芳,陳太杰(.安慶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安徽 安慶 460;.樅陽橫埠初級中學,安徽 樅陽46700 )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問題與對策
馮依玲1,張禮芳2,陳太杰1
(1.安慶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安徽安慶246011;2.樅陽橫埠初級中學,安徽樅陽246700)
本文就當前大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展開,并根據我們的教育實踐從教育方法、內容和考查機制等方面提出解決辦法,旨在給學生以正確的觀念引導,解除對有機化學實驗乃至有機化學行業的誤解,并激發其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安全意識;認知偏差
一直以來,在化學化工、材料、醫藥、生命科學等專業的教學中,有機化學實驗的教學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培養化工專門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基礎性化學課程,是學生走上有機化工相關專業的實踐引路課程[1]。良好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過程可以激發大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激情。教學效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他們對這門課程本身內容和實驗技能的掌握[2],與此同時,也會涉及到他們的專業興趣導向問題,這都會深刻影響到學生從事工作方向選擇。本文闡述當前大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實際問題,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提出自己的觀點,探討解決這些問題辦法。
1.1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
在進行有機化學實驗實踐操作的開始,實驗教師都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對安全問題的重要性進行著重強調,學期開始甚至會進行相關安全測試。但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將安全理論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加之有機化學實驗操作時間長,尤其是有機合成實驗,每年都有學生在有機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學生始終認為在基礎有機實驗不會有大的安全問題,對實驗事故的安全性缺乏足夠的重視。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就會造成心理恐慌,認為有機化學實驗非常不安全。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這部分同學會逐漸對有機化學實驗產生抵觸心理,失去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甚至會對自己以后所從事的專業方向產生影響。
1.2學生對有機化學實驗認知偏見
在大學有機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我們發現很多同學有一種認知偏差,認為有機化學實驗甚至有機化工是一門非常不適合去從事的工作。,當前由于部分化工從業人員的不負責任生產活動和媒體的渲染,普遍認為有機化工對環境污染大,對有機化工科研人員的傷害大,加之,在部分科研院校的基礎有機化學實驗的教研實踐中缺乏實驗綠色化教育和實踐。一旦這種認知形成,學生對有機化學實驗的熱情就會大打折扣,在實驗過程中不充分準備,過分依賴課本和老師,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只關注每一步的操作而不關心其中原理。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學生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就不會主動去思考和正確理解。其結果必然違背了課程的培養目標。
2.1豐富學生的安全知識,加強實驗預習環節
利用多媒體把實驗室安全事故搬上安全教育的課堂,直觀化教育。傳統的安全教育只關注安全規則和守則的學習,缺乏直觀性。而多媒體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在事故視頻和圖片的幫助下,充分強調不規范實驗操作和安全意識淡薄才是有機化學實驗事故的元兇。讓學生對安全規范操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
加強實驗前預習和實驗過程中考察機制,對潛在的實驗危險進行預測并進行預防措施的準備。在實驗操作開展之前嚴格要求學生進行預習。要對實驗的原理、設計到的藥品特性和每步操作有充分的理解。這方面的工作在我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效果明顯。只有充分做好實驗準備才能預測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另外,在實驗講解環節適當加入該實驗中因沒按照安全規范操作進行操作而引發事故案例,這樣可以驗證學生預習過程中的提出的安全問題,加深學生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在實驗過程中,對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地方,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考察,在長時間的實驗過程中提醒學生安全問題時刻要注意。
通過課堂教學、自身學習和過程考察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其通過訓練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為今后從事工作打下基礎。
2.2樹立綠色化學理念,增強學生使命感
有機化學實驗前的綠色化準備,讓學生在實驗設計環節參與其中。通過合理的實驗設計實現化學反應的原子經濟性[3],讓學生知道化工污染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從源頭上得到控制。在實驗的設計中減少劇毒或刺激性實驗適當增加微型實驗和設計封閉性實驗等。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實驗室通風櫥、手套、面具等的使用認識到只要操作得當有機實驗并不可怕。對實驗產生的廢氣、廢液和固體廢氣物進行合理的利用,變廢為寶,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
通過實驗設計和實驗過程的控制可以實現有機化學實驗的無害化和經濟化,樹立化學工作者的使命感,為今后從事有機化工相關工作樹立信心。
有機化學實驗作為化工、材料、醫藥、生命科學等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特別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在我國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應更多的關注在有機化工等專業大學生的培養過程特別是有機化學實驗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問題,通過對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及時調整并予以解決,增強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信心和使命感強,提高安全意識,有利于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1]劉文明.大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問題的幾點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2):81.
[2]何樹華,張淑瓊,蔣勇,謝兵,賀薇.建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1(12):77-79.
[3]鄭會勤,韓春亮,林鈺.基于“5R”原則的綠色無機化學實驗設計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3(12):162-163.
馮依玲(1984-),女,安徽省潛山人、安慶師范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氣體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