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健(中共蘇州市委辦公室,蘇州 215000 )
淺談信訪工作中計算機的應用與管理
范健
(中共蘇州市委辦公室,蘇州215000)
當今,電子信息已觸及到社會各個領域,大到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小到團隊、個人,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有關信息的收集與發布,并通過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分析,做出相應的決策,指導自身的行動。計算機的應用則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并成為信息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采集;信息維護;信息使用
用計算機處理信息,一般是指利用計算機速度快、精度高、存儲能力強、具有邏輯判斷和自動運行能力的特點,把人們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大量信息,按照不同的要求,及時地收集儲存、整理、傳輸和應用。
信訪工作不僅負有接待處理好人民群眾的來訪、來信(包括電子信箱)、來電的職能,而且要同時整理信訪信息,分析和探索信訪工作特點和規律,進行隱患排查,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做好超前工作,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為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和良好的秩序作貢獻。而計算機信息處理則為信訪工作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條件。
在此,我結合蘇州市信訪局正在使用的《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網絡版)和《蘇州市信訪局網上辦公系統》簡單談一下信訪工作中應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需注意的幾個方面。
信息的采集是計算機信息處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到信息采集的完整、規范,才能保證信息管理、應用的有效和可行。
1.1做好系統的前期維護工作
蘇州市信訪局每天都有幾十甚至上百條的群眾信訪信息,需要由不同處室、不同人員進行登記、處理。由于工作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同,為保證錄入信息的完整、規范,我們必須做好《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和《蘇州市信訪局網上辦公系統》的前期維護工作。比如統一規范“單位簡稱”、“地名”等的命名規則,為提高錄入速度,還可以將其做成單選或多選菜單;為避免重要信息字段的遺漏,一些關鍵信息被設置為必填項;把一些不使用的功能、字段暫時屏蔽起來,簡化《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操作流程。我們通過前期的試運行,與系統開發單位充分溝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對軟件系統進行了調整、完善。
1.2做好人員的培訓指導工作
操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計算機信息處理具有重要影響。由于本機關工作人員的年齡、學歷不同,對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有所差別,為保證每個人都能正常應用《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和《蘇州市信訪局網上辦公系統》,我們結合市人事局組織的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蘇州市電子政務推廣工作,專門組織大家進行有關計算機應用的學習、培訓,并對個別基礎較差的人員進行一幫一強化訓練,還組織全局同志進行操作技能競賽,從而提高大家的學習積極性。
計算機中存儲的數據是十分龐大的,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讓這些數據在具體工作中安全、快捷、有效地使用,使之形成實用的信息系統。因此在信訪工作中要經常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管理。
2.1《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應用
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涉及面十分廣泛,現實性很強。信訪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通過處理來信來訪,及時把有價值的信訪信息輸送給決策機關,為領導機關制定政策、部署和改進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的使用不僅保證了大量信訪信息的收集、存儲,而且提供了全面的查詢跟蹤分析功能。但由于《全國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是針對國家信訪局開發的,其欄目設置數量多,操作流程劃分細,為適應我局的工作便對其設置進行了相應的精減,同時為方便蘇州市信訪信息熱點問題的統計分析,針對性地制作了多張EXCEL電子表格,進行后期自動統計分析,從而快捷地篩選、上報數據,為領導決策服務。
2.2《蘇州市信訪局網上辦公系統》的應用
《蘇州市信訪局網上辦公系統》提供了文件收發、傳閱、審批、歸檔、日程管理、消息發布等日常機關事務的網絡化管理,由于有大量的資源在網絡上共享,我們按照機關工作人員各自不同的工作范圍和級別,通過系統提供不同的操作權限和處理方式,并通過使用電子密鑰、電子簽名、密碼保護、系統日志等安全措施保證信息在流轉中的保密性。同時,隨時根據人員的流動,進行職能權限的重新分配界定。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系統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而網絡這把雙刃劍在提供了大量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和保密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內部的惡意訪問、黑客、病毒等的危害。這就要求我們完善計算機信息維護,以保證重要數據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因為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甚至丟失,確保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能夠實時、安全、高效、可靠地運行。在此,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項手段: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就是要從體制和管理上下功夫,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盡量避免和預防內部工作人員違反工作規程、管理制度,而對計算機數據進行非法復制、竊取密碼、傳播病毒等違法違紀事件的發生,確保計算機系統能夠安全、高效地運行。具體在工作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機房安全管理制度。如進出登記手續;參觀派專人陪同等。
(2)建立計算機運行系統管理制度。如專人啟動、關閉系統;對系統運行狀況進行監視等。
(3)建立密碼口令管理和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做到口令專管專用、定期更改,失密后立即報告;制定安全等級和使用權限的劃分標準和保護辦法。
(4)使用UPS供電,并且與空調、照明等設備分開,有攔截、屏蔽、均壓、分流、防靜電等措施。
3.2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系統
(1)病毒防護系統。在一個具有多人口的網絡環境中,病毒可以通過軟盤、光盤、電子郵件和服務器等多種途徑入侵。建立一個對整個系統的防病毒軟件進行集中管理的控制臺可以顯著加強網絡的安全性。我們在網絡中使用諾頓的服務器版完成病毒軟件和最新病毒代碼的自動分發、自動升級、集中配置、統一事件和告警處理等工作,保證病毒防護體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了網絡的整體安全性。
(2)網絡防火墻。防火墻的基本功能是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建起一道屏障,并決定哪些內部資源可以被外界訪問,哪些外部服務可以被內部人員訪問,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傳輸的所有信息都要經過防火墻的檢查,只有授權的數據才能通過。由于信訪數據的敏感性,我局在構建局域網之初,就配置了東軟的NETEYE防火墻系統,通過關閉端口、防止PING計算機、以及實時監控IP地址、數據包等有效地遏制了黑客人侵對系統的危害。
3.3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和災難恢復系統
備份不僅是對數據的保護,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在系統遇到自然災難或人為破壞時,能夠通過備份內容對系統進行有效的災難恢復。為了保證信訪數據信息的安全性,我們目前采用的備份方式有:
(1)天天備份數據。每天對數據庫系統中的數據在服務器上進行增量備份。
(2)定時備份數據。每隔一至二周時間將數據庫中的全部數據刻人光盤進行全備份。
(3)異地備份數據。通過網絡把數據保存在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上進行備份。
(4)建立應急方案。比如用GHOST對整個系統進行備份,以備進行系統恢復;提供一臺計算機(服務器),安裝運行同樣的系統,包括操作系統、基礎數據庫和應用軟件,作為備用服務器。
這樣當災難來臨時,才能迅速地恢復網絡系統和數據,把損失降到最低。
總之,在當今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信訪信息的采集、傳輸、檢索、管理、存儲等環節中要做到:信息采集的完整規范;信息使用的保密實用;信息維護的安全有效。通過計算機對大量信訪信息的處理,提高工作效率,使信訪部門更好地發揮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