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拉

影視表演系畢業匯報大戲《光照千秋》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影視表演系每年畢業匯報都會排演一部大戲,第一屆排演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目《第十二夜》,第二屆是曹禺的《雷雨》,第三屆副系主任張怡老師選擇了一部能展現北戲教學特色的劇目《光照千秋》。這部戲借用了戲曲的元素,講述了戚繼光抗倭的一段故事——選取了戚繼光建立新軍,駐守浙東,率領臺州百姓英勇抵抗倭寇的一段歷史,將史實和民間軼事融為一體,重點著墨戚繼光面對大義和利益的對立,紀律和親情抉擇時的堅定意志。因當地腐敗官員和倭寇勾結,對戚繼光進行了構陷,戚繼光在民族大義和兒女親情之間有一個抉擇,牽扯到腐敗,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上演后反響非常好。
據導演楊介紹,這出戲在音樂方面大量運用了戲曲打擊樂元素,取代了好多話劇應有的配樂,70%的配樂都是打擊樂,文武場都用了。用打擊樂來展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可以幫助演員掌握節奏,特別是在學生表演心理還不是很強大的時候,用這些外在的打擊樂輔助表演,既可以讓演員自信,也能幫助觀眾理解劇情。全劇共十場,由說書人串聯。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有著深厚的戲曲傳統,將戲曲元素融入話劇演出,是本次演出的一大特色。
首演結束后的一天,我們約請《光照千秋》的幾位主演、表演系副主任張怡,以及他們的班主任、擔任劇本改編的方雨舒老師一起談談這部戲。
呂悅綺:我的角色是寶珍,是戚繼光兒子的夫人。這個角色溫婉大方,是大家閨秀,很順從自己的丈夫,但該有勇氣的時候還是有的。這個角色跟我本人外在感覺挺相似的,她也20多歲,在年齡上很接近,所以我感覺跟這個人物是相通的,如果讓我飾演年齡大的角色可能會比較難。
方雨舒老師:呂悅綺的外形很具有古典美,她在《第十二夜》里演過奧利維亞,一個傲嬌的貴族小姐。《光照千秋》是一個以男性角色為主的戲,主要沖突集中在男人身上,政治斗爭、父子關系等。女性角色一共有三個,少夫人、老夫人,還有一個歌女,呂悅綺飾演少夫人。她演的寶珍這個角色跟風情萬種的歌女有一個對比,她們兩個角色是兩種女性美的對比,她本人性格很嫻靜溫婉,很適合這個角色。
張怡老師:呂悅綺是我們班文化課成績最好的,她曾代表我們學校去參加北京市大學生知識競賽,獲了最佳才藝獎。師哥師姐們排戲的時候她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下面看著,是個很用功的孩子。
宋遠:這部戲里我演的是張德祿,一個大太監,對我是特別大的挑戰,我特別喜歡。我從14歲開始學表演,演過幾部戲,也在繁星戲劇村演過。我很喜歡這部《光照千秋》,我喜歡古裝正劇。看劇本的時候,還沒有選角色,我一下子就看中這個角色了。因為第一,自身的嗓音條件不一樣;第二,我懶散慣了,太監有很嚴格的規矩;第三,我性格也不是這樣的,所以對我是很大的挑戰。當然任何一個角色對我們來說都是挑戰,這部戲給我的感覺是我努努力也夠不著。當我真正得到這個角色時,我下的功比其他戲更多。這個角色是一個好人,一個欽差大臣,是個很有意思的角色,每個人物的性格他都有,他有戚繼光的剛正不阿,有戚印的貪戀美色,也有奸詐狡猾……這個角色特別有意思,比較復雜。首演一共演出兩場,第一場我黑了,我的道具掉了,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還好戚繼光幫我補救了,挺不好意思的。第二場我就拼了,我朋友家人都來了,都說還不錯,第二場發揮正常了。
方雨舒老師:這個戲合成的時間非常短,從裝臺到演出就5天時間,也有一點舞臺事故,但不嚴重。
張怡老師:不至于黑了,就是一個小道具掉了。我們學生入學時是個準演員,通過學校三年學習把“準”字摘掉,這個過程就是經歷各種事故,學會如何補救,這是很好的,學校完成了這個教育任務,等他們出去以后就知道怎樣做一個演員。這個宋遠是比較瘋魔的,他進入戲里面就出不來了。他畢業論文的題目,我記得特別清楚,叫《宋遠想和張德祿談談》,這半年中他對這個角色很投入。因為太監是公鴨嗓,戲份很大,從他上臺我就很擔心,怕他用力過猛,這個嗓子要捏著,但他能堅持下來,我比較滿意。宋遠是我的學生里最執著于表演的,他來學校第一天就說:“我想當演員。”我們系的硬件跟中戲、北電不能比,但是演員能否成功,不單純看形象。這個孩子有一顆特別投入的熱愛表演的心,他為了演戲什么苦都能吃,他在半年里瘦了80斤。所以我覺得他將來能在這條路上有一定的潛力,我希望這樣的孩子能走得更遠一點。
彭智浩:我在戲里演戚繼光的兒子戚印,是一個有變化、有成長的角色。我個人喜好的話劇是詼諧、先鋒派的,這個古裝劇還有點戲曲的范兒,我怕拿捏不住,我覺得特別的難。感覺每一場的態度情緒都拿捏不好,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
方雨舒老師:這個角色是整出戲里最有現實意義的。戚印是一個非常驍勇善戰的少年小將軍,年少得志,他略有驕傲的時候被富商和賊寇勾結造成了腐蝕,酒后他被名妓拉下水了,他酒后對自己行為的不負責任對戚家軍造成重大損失,連累父親被投入大牢。可是在最后,父親到底是殺了他以正國法,還是保全兒子掙扎的時候,戚印選擇了自盡來保全父親的名節,贖了自己的罪孽。這個人物整個心理變化起伏很大,他剛出場時很帥,白衣小將。到后來有些腐化,包括他跟妻子之間的關系,他的心已經飄向另一個女孩,到最后很壯烈的拔劍自刎的舉動,這些需要細微的表現。彭智浩是廣東人,在臺詞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為了排這個戲,班里的同學把整個劇本里所有發音有可能出錯的地方都標出來了,幫他逐字正音。
張怡老師:彭智浩也擔任舞臺監督,很大程度地協助老師排演的工作。這個學生是這個班里在“教育”兩個字上最完整的詮釋。他曾是我這個班里的生混蛋,打架、罵人、不尊重老師,在行為規范上過于出格。這幾年通過排戲的過程,在班里磨煉集體意識,彭智浩在人格上發生極大的轉變。他不是一個壞孩子,孝順父母、熱愛生活、團結同學、對女朋友很好。男孩有一個成長過程中的叛逆階段,我們很有幸目睹了他成長的過程。三年來學藝成為孩子們學習做人的一個載體。這個孩子未來未必能當演員,但我們是職業藝術院校,他可以從事其他影視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