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顯桃
這些成功戒煙的偉人們
向顯桃
6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施行。北京全市范圍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將禁止吸煙;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體育場、醫院等場所均為禁止吸煙區域;違反條例的將被處以個人最高200元人民幣、單位最高10000元的罰款。據悉,這是目前國內與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最為接軌的一部地方性法規。
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種疾病(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結核和肺癌)與吸煙有關。吸煙及二手煙對人體的危害不需贅述,但中國目前煙民的數量仍保持在3.5億上下。多年來,中國煙草一直保持了七個“世界第一”:煙葉種植面積第一;煙葉收購量第一;卷煙產量第一;卷煙消費量第一;吸煙人數第一;煙草利稅第一;死于吸煙相關疾病人數第一。進入2000年以來,中國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約100萬人,是全球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
專家表示,中國的控煙工作起步很晚,雖然一直處于專家控煙的層面,直到1999年以后中國進行加入框架公約的談判,才開始進入政府控煙的層面。目前中國應該是處于從專家控煙到政府控煙的推進上,還沒有到全民控煙。從2003年開始,政府不光是介入,而且是領導了中國的戒煙工作。但是,就當前中國的煙民現狀來看,控煙的道路確實還任重道遠。
2013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發后,在全國各地引起很大反響。其實,一些歷史名人及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很注意在公共場所不吸煙或者干脆戒煙。
列寧是在17歲時學會吸煙的。他的母親瑪麗娜·亞歷山大洛夫娃十分擔心他的健康,因為列寧在童年和少年時期身體并不十分結實,就勸他戒煙。母親對列寧列舉了吸煙對身體有害的種種理由,然后向他指出,在他自己沒有掙錢之前,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是幾個戈比(俄羅斯等國的輔助貨幣)的支出,也是不應當花費的。
當時,列寧是個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開除的大學生,毫無經濟收入,全家都靠撫恤金生活。思想早熟而又敬重母親的列寧聽從了勸告,毅然戒了煙,并且終生不吸。
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在辦公室墻上貼上“禁止吸煙”的紙條。當有人不遵守規定依然吞云吐霧時,他生氣地當眾撕下紙條,并且說“免得糟蹋規定”。列寧在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時,一位年輕的紅軍指揮員出于敬慕請列寧抽煙,列寧謝絕了,并且幽默地笑著說:“同志,你在戰場上和敵人勇敢作戰,你為什么不能跟吸煙做斗爭?”
新中國建立初期,陳毅曾擔任上海市市長。有一次,他乘了兩個小時的車就吸了近10支香煙。司機忍不住問陳毅:“陳老總,您的煙癮怎么這么大?您說說,這吸煙究竟有啥好處呢?”“吸煙對人體一點好處也沒有。”陳毅搖著頭接著說,“有時候,我看著煙卷在燃燒,感到自己也在隨著毀滅哩!”“那為啥您還要吸這么多的香煙呢?”司機追問道。陳毅坦率地回答:“惰性!惰性!說實話,我戒過幾回,都沒戒掉。哪天閑了,就不再吸了。”
1954年,陳毅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他的工作更忙了,這香煙也更離不開了,常常是一支接一支地吸。一次,他患了支氣管炎,醫生鄭重地向他提出不要再吸煙,陳毅馬上表示接受勸告,可站在一旁的司機聽后撲哧一聲笑了。陳毅知道司機對自己能否戒煙表示懷疑,就一本正經地說:“這回可不是說著玩的,你就監督我吧!我陳毅只要下了決心,就能說到做到。”
接下來,陳毅又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小時候的學名叫世俊,長大后,大號叫仲毅。后來我想,萬事成功都得有毅力,我就又取了陳毅這個名字。這回戒煙,我就拿出點毅力給你們看看。”說罷,當場把煙盒交給了司機。
自那以后,陳毅真不抽煙了。陳毅不愧是陳毅,說到做到。
說起鄧小平的抽煙、戒煙,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趣聞。1988年,鄧小平會見香港著名記者陸鏗時,確認香煙有害于身體健康,因此美國香煙廣告都要同時刊出吸煙有害的聲明。鄧小平很誠懇很幽默地表示:像我這樣的人,沒有其他的嗜好,只是抽抽香煙。而且年紀這么大了,何必再戒除呢?如果因抽煙而縮短壽命,也只好認了。說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來。

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4月8日下午,大會選舉國家主席、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作為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上就座的鄧小平投過票回到自己的座位后,便習慣地點燃了一支香煙吸起來。
那天剛好是第一個“世界無煙日”的第二天,坐在臺下大廳中間的一位代表看見了,便對坐在旁邊的另一位代表說:“世界無煙日剛過,全中國全世界都大力宣傳吸煙危害健康,小平同志為什么煙癮這么大,開大會還吸煙呢?”于是商量后決定向鄧小平提出意見。不一會兒,主持大會的宋平手里出現一張小字條,上面寫著一行字:“請小平同志在主席臺上不要吸煙。”宋平看過字條后會意地遞給鄧小平。
鄧小平看到字條后,笑了笑,立即把煙熄滅了。后來他了解到,字條是廣東女代表鄺健廉(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寫的。
1988年4月16日上午,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內氣氛熱烈。鄧小平健步走上去與來訪的阿基諾夫人握手,并說:“歡迎你,我很高興見到你。”雙方入座后,鄧小平說:“我抽煙啦。”阿基諾夫人說:“我不能對您說不能抽,因為我不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但在菲律賓,我們內閣開會,不許抽煙。”鄧小平說:“這次人大會上我違反了一個規則,我習慣地拿起一支煙來,就有一個代表遞條子,提出批評,只好馬上接受,沒有辦法。”說完,雙方都爽朗地笑了。
1989年以后,出于健康的考慮,鄧小平開始戒煙,并以堅韌的毅力成功戒煙。
1969年年初,16歲的習近平和14名北京八一中學的知青一起,徒步來到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從此開始了他7年多的知青生活。
白天,習近平與村民們一道勞作,晚上和午休間隙,習近平喜歡在窯洞里看書。書是他下鄉的時候帶的,滿滿一箱。照明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煤油燈,經常會一直點到半夜12點。
村黨支部書記梁玉明跟習近平一起看書,兩人邊看書邊抽煙。習近平煙癮很大,抽的是“羊群”牌,9分錢一盒,有時兩人一晚上能抽兩盒。
20世紀80年代,梁玉明在福建再見到習近平時,他發現習近平戒煙了,便問緣故。習近平對他說:“抽煙有害健康。”原來,習近平在福建任領導期間,已經成功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