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偉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當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社會原因,如實際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體制原因,導致主管部門追求政績和短期效益;決策者和專業人員知識和審美取向的局限性;政府的相關部門在制定規劃時缺乏統籌考慮等,使得城市園林綠化發展速度雖快,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種種現象的成因,并考慮綠化管理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園林 綠化 管理
1.1規劃管理不到位
城市環境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綠化的質量,而園林綠化的質量又取決于城市園林綠化進行科學的布局即規劃設計。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是政府管理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實現資源合理利用的關鍵,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它決定了城市的格局和發展方向。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首先要落實在城市綠化規劃管理上。
1.2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許多地方園林綠化規劃、建設、管理,各自為政,如:各開發區、各開發商及企事業單位等有關部門的園林綠化管理,自成體系,缺乏全局性、系統性、規范性的管理體制。由于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健全,職能部門的綜合協調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使得侵占城市園林綠地事件時有發生,隨意伐木毀綠事件更是屢屢發生。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強城市整體綠化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
1.3管理法制不完備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尤其是許多地方性的園林綠化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技術規程亟待健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顯得力不從心,根本無法進行依法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城市的綠化工作出現玄虛現象,造成城市的綠化目標不明確,擴綠無計劃,綠地不落實。尤其是城市綠化設計、施工混亂,無證照設計、施工十分普遍,《園林綠化技術規程》根本無法實施,造成不正當競爭,質量低下,形成惡性循環。只有盡快建立健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法規體系和執法體系,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才能走上法治化的軌道。
1.4城市園林綠化意識普遍不高
我國城市建設發展起步較晚,由于受經濟條件的制約,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和城市園林綠化發展遲緩的嚴峻局面。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許多城市政府對園林綠化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環境保護與管理中的戰略地位與功能認識不足。
許多地方的經濟發展都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開展各項經濟活動,口頭上講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重中之重”,可在實施中,卻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暫時利益。由于城市園林綠化不能像其他產品一樣短期內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它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關心、認識。城市綠化在人們心目中,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只有當洪災、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時候,人們才可能想到綠化的重要性。
2.1社會原因
我國80年代以前,城市建設緩慢,造成了城市中基礎設施、公共活動場地、城市綠地建設十分落后,大多數城市中臟亂差的情況非常嚴重,由于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城市具備了一定的財力、物力進行美化建設,并急于展示自己的實力和形象,但是有限實力和理論認識上的差距使城市難以深層次進行優化和改造。
2.2體制原因
城市管理和決策者,急于通過城市形象的改變來顯示政績,樹立個人和城市的形象,在對社會的整體發展進行推動見效緩慢且阻力較大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一些“樣板”、“示范”來達到快速見效的目的。在城市建設方面,如果真正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和生態效益,難免耗資巨大且見效緩慢。于是,城市建設決策者欲在短期內迅速改變城市面貌,顯示實力的目標驅使下,城市的中心地段和最引人注目的關鍵地段的“破爛攤子”便成為靶子,產生了“中心廣場”、“景觀大道”等一系列形象工程。但是真正使城市變成生態型的園林或森林城市,對于我國北方城市而言,沒有10-20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地方政府應該有一個科學長遠的規劃。
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過程中,應根據城市不同的特點,制定城市各類綠地的用地指標,并選定各項主要綠化的用地范圍,合理安排整個城市的園林綠化系統,作為指導城市的各項綠化建設和管理的依據。城市園林綠化的管理應考慮以下因素:
(1)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不同的城市對園林綠化系統的規劃要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園林綠化的規劃布局應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城市性質、規模、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綜合考慮,因地制宜。如:北方城市應多考慮防風帶的建設,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陽降溫為主等。
(2)綜合考慮,全面安排。要在充分利用現有綠地的基礎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綠化,要與工業布局、居住區詳細規劃、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統規劃密切結合。
(3)均衡分布,形成完整的園林綠地系統。不同的綠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進行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布置時,應注意將公共綠地均勻分布,做到點、面相結合,以面為主,點線穿插,以小為主,中小結合,使各類綠地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以充分發揮園林綠地的最大功效。
(4)遠景目標與近期安排相結合。城市園林綠化系統的布局要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從而達到:一是滿足城市居民游覽休息的需要;二是滿足城市生產、生活及活動安全的需要;三是滿足城市工業生產防護的需要;四是滿足城市藝術風貌體現階段的需要。
要搞好城市園林綠化,首先要提高城市管理者對城市園林綠化的環境效益認識。同時,他們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活動的直接實施者,其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公共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甚至政府形象。因此,要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者對先進管理理念、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先進技術與手段的利用,不斷提高其管理能力。從而形成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并以公共利益為重的工作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由于受到市民的監督,政府人員的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都能得到保證。還要提高全體社會成員對城市園林綠化環境效益的認識。政府有關部門要努力營造全民參與城市綠化管理的濃厚氛圍,通過宣傳、教育,有效地調動全民參與綠化的積極性。廣大公眾要在政府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園林綠化管理當中來,要做到城市園林綠化人人有責,要樹立全民綠化意識。
[1]柴堯迅.完善綠化管理機制 構建楊浦和諧城區[J].國土綠化,2006(11).
[2]張輝.綠化管理上軌道“兩率”難題迎刃解[J].中國林業,200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