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湖南韶山 411301)
構建從標準化到服務化的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框架
高源
(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湖南韶山 411301)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博物館藏品的信息管理手段也日益先進,方便高效準確的藏品信息化管理方案越來越受到業界的推崇和青睞。本文從藏品信息管理的標準化、數字化、服務化三個層面描繪了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的發展框架。藏品的信息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存人類的文明,同時為社會提供人文科學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基礎養分。
博物館 藏品 信息管理 信息化
博物館藏品是博物館收藏的見證自然及社會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品,是博物館履行其保存研究和展示教育等社會職能實現的核心物質基礎。藏品信息是指藏品所蘊涵的主體信息的總合,是反映藏品屬性、歷史、存在方式和所處狀態等的文字、圖片、聲音及影像的記錄。藏品信息是博物館實現其保管和研究職能的重要素材和成果積累,也是其開展宣傳教育的傳播媒介。博物館藏品的信息管理水平直接體現著博物館的基礎管理水平,決定著博物館藏品的價值研究和發掘應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博物館藏品的信息管理手段也日益先進,方便高效準確的藏品信息化管理方案越來越受到業界的推崇和青睞。信息化是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所研究對象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一種技術,使用該技術后,可以極大的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具體就博物館來說,藏品信息化管理就是在運用專業的藏品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藏品信息數據庫,通過軟件實現藏品信息管理的相關業務操作,同時以網絡接入實現本地和遠程,電腦端和手機端的訪問,進行博物館藏品信息的管理和應用。
文物管理是博物館藏品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博信息化在國家文物局“十五”期間已被列為重點工作之一。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藏品信息指標規范(試行)》和《博物館藏品二維影像技術規范(試行)》,明確指導和要求藏品保管人員在具有文物鑒定、修復和保管等方面知識的同時,同樣需要兼備電腦操作和藏品信息采集、著錄的規范化、標準化能力,同時提高駕馭數字、信息、網絡技術的相關能力水平,運用到藏品保護和庫房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去,建立起文物藏品信息數據庫和文物藏品信息管理系統。
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的發展應該遵循著從標準化到數字化再到服務化的框架。標準化是博物館藏品管理有序并持續開展的基礎,統一的分類命名及數據采集標準有助于大量藏品的規范化管理和信息的自由交互。數字化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運用計算機、互聯網、二維碼等技術手段輔助藏品的高效精準管理,提高藏品的管理的科學性。服務化是指通過在線數字博物館的建設,通過實體博物館與線上數字博物館的互動和融合,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和服務功能,真正讓博物館的藏品造福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標準化、數字化和服務化是從基礎管理到價值服務的遞進演進和發展,三著相輔相成。
在藏品檔案管理和建設中,應遵照標準化、規范化的準則,制定統一的采集、處理、存儲、傳輸、服務等標準,提高藏品信息的兼容性及共享性。
博物館藏品信息標準化建設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實施條例》《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博物館藏品信息指標體系規范(試行)》和《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手冊》。
標準化是做好博物館數字化管理的基礎,藏品信息的編碼標準為藏品數據庫的建立提供了的總綱,也為未來博物館之間數據的交互和共享提供了可能。藏品管理的業務標準為信息系統的建設提供了流程操作上的重要依據。博物館藏品信息的標準化建設是博物館整體信息系統構建的靈魂所在,回答了藏品管什么、怎么管的核心問題,體現著先進、科學的博物館管理理念和實踐。
3.1藏品編碼標準
符號與編碼是體現人的思想、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語言信息。它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記錄和判斷,同時是數字化管理與網絡傳輸和系統交互的重要基礎。符號與編碼系統建立的目標是為了取得信息最好的傳遞效果,目前全國各地的許多博物館已經開始了相關的研究和嘗試,如對藏品信息結構體系、藏品信息分類代碼、藏品信息主題詞表、藏品信息著錄規則、藏品數字采集登錄規則的制定與規范。事實上,博物館的蹤跡遍布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收藏對象包羅萬象,博物館的工作復雜多樣,我們如果能夠對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不同的藏品形態、不同的工作流程,都賦予一致的符號和編碼規則,將其統一起來,必將進一步促進博物館網絡化管理,提升信息傳播速度與效果。
3.2藏品管理標準
通過對博物館的藏品管理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可以將管理流程的核心業務環節和管理改進的未來方向清晰描述在藏品管理規范中,這是博物館藏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業務指導和流程設計依據。
博物館藏品管理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環節:數據整理:對藏品的文字及其媒體資料進行整理。庫房管理:按照庫房布局規劃,建立藏品庫、藏品柜及其所屬的各層藏品格,并可以隨時調整藏品在庫房中的存放位置,對人員及藏品出入庫房的情況以及藏品貨架的位置變化情況等庫房信息進行全面管理。展覽管理:對陳列及展會內容進行統一的組織和調用。藏品提借:對藏品的提借、歸還情況進行統一管理,統計指定時間范圍內的藏品提借次數。 事故登記:將所有藏品的事故情況進行統一管理。統計帳冊:以列表、圖表兩種方式直觀顯示藏品的各種統計數據,并生成各類統計、匯總帳本的信息數據。
早在20年前我國博物館就已經開始了數字化建設的摸索和嘗試,不過目前國內大多數中小博物館的數字化工作仍處于較低水平,其藏品管理工作很多還在遵循舊的管理方法,大大制約了博物館的數字建設。而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高度普及和發展,博物館作為藏品收集、保管、研究、展示的單位和場所,其信息資源也將逐步進入電子數據庫管理時代,以真正實現藏品資源精準管理和便捷共享。
4.1做好信息系統建設
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定程序,尤其是作為文物的藏品,一件文物的入藏,從接收、鑒選、登記到編目、制檔要經過多個程序。僅藏品記錄就有入庫文物憑證、藏品總登記賬、分類賬、藏品卡片和藏品檔案,而且每件文物的入庫時間、完整程度和來源等原始資料,照片、繪圖、拓片一應俱全,這些記錄都是正式的法律文本,具有法律效力。博物館藏品管理是一項責任重而又復雜繁瑣的工作,信息系統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輔助館藏人員減輕工作量,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準度,尤其是藏品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一個數據完備,操作可追溯,隨時查詢方便統計的信息管理系統十分重要。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三大組成部分:藏品檔案基礎數據庫、藏品管理模塊以及數字博物館。前兩個模塊主要是對內實現信息存儲、查詢和管理、統計的功能。數字博物館則是承擔了對外的展示、教育和服務功能的。以實現藏品資源存儲的數字化、管理的電腦化,傳遞的網絡化、最終達到博物館資源的全社會共享,和世界性交流。
4.2加強信息的維護與更新
加強藏品信息庫的更新維護,目前大多數博物館藏品信息庫都是重建設、輕維護的現象,新的藏品信息能否能夠及時采集入數據庫,注銷藏品能否及時在系統里進行相應操作,藏品信息變更能否及時在系統里進行變更操作,將直接影響這系統內藏品信息的準確性,一定要做到實物信息與數據庫的信息嚴格相符。博物館藏品的數字化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信息庫的建立是最基礎,也是最耗時的,這需要從業者的高度重視,嚴謹工作,不懈努力。
博物館是一種與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息息相關的文化現象。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文化宣傳教育陣地的逐漸擴大和鞏固,博物館的社會地位越來越突出,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和方式在現代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藏品信息的數字化,在線數字博物館的建立將極大提升博物館藏品信息服務于社會的功能。在世界各國,不同種類、不同形式、不同性質的博物館迅猛發展,其名目繁多,不勝枚舉,它們再現了豐富多彩的人類文化遺產,正在形成博物館系列和群體。而通過藏品信息的數字化管理和網絡發布,能夠在網上,手機端形成龐大的數字博物館群,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的獲取第一手的資料。此外實體博物館受到地理位置和展示時間及區域的限制,參觀者無法深度了解和反復研究,所以線上數字博物館和線下實體藏品相結合,輔以多元化的主題學習和實踐活動,將更有助于博物館發揮其知識傳播的社會智能,提升其教育服務的效果。
博物館藏品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保存、研究及服務社會。而藏品的保存及研究,是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承和挖掘,其二者的最終目標也是統一到了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群眾上來。所以,博物館的信息管理從標準化到數字化再到服務化的發展框架,將更好地指引博物館信息管理工作的開展。
[1]呂濟民.新世紀博物館應成為社會變革的工具[J].中國博物館,2000(1).
[2]陳繼東.試論博物館社會化改革[J].中國博物館,2002(1).
高源(1982—),男,湖南長沙人,本科,畢業于長沙理工大學,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的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