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柳,張 威,李鵬華,吳雅冬,張江萍
(貴陽市云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疾控科,貴州 貴陽 550004)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組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以及高血壓等多種代謝性疾病合并出現為臨床特點的一組病理癥狀,它所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1-3]。近年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生活的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及高熱量的食物,但運動量卻日趨減少,使MS 患病率上升,已成為我國一些地區的常見病和多發病[4]。為了解貴陽市云巖區成人MS 的流行病學特征,利用“云巖區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中有關代謝綜合征的信息進行分析,為重點人群MS 的預防和干預工作提供依據。
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在轄區27 個社區(鎮)中隨機抽取3 個社區(鎮),再在每個社區(鎮)中隨機抽取2 個社區居委會(村),共對下合群社區、冠竹苑社區、商業街社區、王家橋社區、金馬社區和金關村6 個社區居委會(村)455 戶1 456名居民中18 歲及以上的905 名成人進行調查,男性380 人(42.0%),女性525 人(58.0%);年齡18 ~92 歲,平均(44.3±14.5)歲,其中18 ~29 歲92 人(10.1%),30 ~44 歲465 人(51.4%),45 ~59 歲198 人(21.9%),≥60 歲150 人(16.6%);漢族797 人(88.1%),少數民族108 人(11.9%);不同職業中,離退休人員135 人(14.9%),無業或待業218 人(24.1%),企事業單位128 人(14.1%),商業或服務業 197 人(21.8%),工 人49 人(5.4%),其 他178 人(19.7%);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小學及以下246 人(27.2%),初中353 人(39.0%),高中或職高204 人(22.5%),大專及以上102 人(11.3%)。905 人中具有1 項及以上組分異常的共806 人(89.1%),符合MS 診斷的共181 人,患病率為20.0%。全部均取得知情同意。
研究內容包括問卷調查、醫學體檢和實驗室檢測,問卷調查包括社會人口學特征,如年齡、性別、婚姻、職業等;醫學體檢和實驗室檢測包括測量身高、體重、腰圍和血壓,采集905 份靜脈血,測定空腹血糖、血脂;糖耐量檢測(測量早晨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 的血糖),孕婦和已確診糖尿病患者除外。問卷調查、醫學體檢及血糖測定由云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完成,血壓使用“魚躍牌”臺式水銀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血糖使用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723 可見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血脂檢測由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所有調查員經統一培訓并考核合格后參與調查。
根據2007 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提出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5],具備以下的3 項及以上者診斷為代謝綜合征:(1)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 cm;(2)血總膽固醇(TG)≥1.70 mmol/L;(3)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4 mmol/L;(4)收縮壓≥130 mmHg 或舒張壓≥85 mmHg;(5)空腹血糖≥6.l mmol/L 或糖負荷后2 h 血糖≥7.8 mmol/L 或有糖尿病史。
利用EpiData 3.0 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隨著年齡的增長,MS 患病率增加,年齡≥60歲組達到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547,P <0.01)。漢族的MS 患病率高于少數民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32,P <0.01)。不同職業人群中MS 患病率不全相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718,P <0.01)。離退休人員MS 患病率高于其他職業人群(χ2=23.996,P <0.01)。年人均收入水平在15 000 元以下人群MS 患病率高于15 000 元以上的人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71,P <0.01)。不同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人群MS 患病率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χ2=2.297、3.485、6.808,P ﹥0.05,表1)。

表1 云巖區成年居民MS 患病率(n,%)Tab.1 Prevalence of MS in adult residents
在181 名MS 患者中,3 項組分異常112 人(12.4%),4 項組分異常55 人(6.1%),5 項組分全部異常14 人(1.5%)。181 名MS 患者中,單項組分異常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TG 異常、HDL-C異常、血壓異常、腰圍異常、血糖異常(表2)。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云巖區18 歲及以上居民MS 患病率為20.0%,低于北方城市MS 患病率(23.3%),高于南方城市MS 患病率(11.5%)[6]。云巖區60 歲及以上人群MS 患病率達38.7%,高于上海市閔行區65 ~74 歲組(33.24%)及溫州市≥60 歲組(32.9%)[7-8],表明MS 已成為危害云巖區居民特別是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與生命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本研究顯示,MS 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這與云巖區居民超重、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血脂異常隨年齡增加患病率升高相吻合[9]。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人的生理機能逐漸下降,代謝功能逐漸出現障礙,加上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以及久坐少動等因素導致[9];漢族比少數民族MS 患病率高,可能和飲食習慣或者種族差異有關[10]。MS 患病率的職業特征是離退休人員高于其他職業,離退休人員至少是50 歲以上人群,這和MS 的年齡特征相吻合;年人均收入對MS 患病率的影響,可能與收入水平較高者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加強運動、營養均衡、醫療保障條件較好等有關。
MS 危害性還體現在MS 組分異常的高發生率。云巖區具有至少l 種MS 組分的人群比例高達89.1%,高于文獻報道的68.42%[11]。MS 各組分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高比例的MS 組分人群,將為整個社會和醫療體系帶來沉重的負擔。有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個體的MS組分數量相關,與無任何MS 異常組分的人群比較,有4 個或更多MS 組成成分的人群臨床心血管病發病率增加5 倍以上[12]。本研究中有4 個或更多MS 組成成分的人群比例達7.6%,其中TG 異常檢出率最高,其次為HDL-C 及血壓異常,提示對這些人群應加強健教干預,使其改變膳食結構,控制肉類、食用油及鹽的攝入,加強體育鍛煉等,從而達到控制血脂、血壓及血糖的目的。

表2 MS 診斷組分異常情況分析Tab.2 Analysis of the abnormal situation of MS components
[1]謝新平,鐘愛軍,陳曉燕,等.代謝綜合征異常代謝因子的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18):4660-4662.
[2]鄭騰飛,沃金善,趙青,等.冠心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及與代謝綜合征組分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8):1524-1529.
[3]Park BS,Yoon JS.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mass i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Metab J,2013(6):458-464.
[4]李珊珊,高艷,劉聚偉,等.某部機關中老年干部代謝綜合征現況調查[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21):4075-4078.
[5]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5):1-30.
[6]顧東風,Reynolds K,楊文杰,等.中國成年人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3):181-186.
[7]劉奕男,方紅,嚴玉潔,等.上海市閔行區某社區35 ~74 歲居民代謝綜合征患病情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9):814-816.
[8]鄭劍勇,陳佩,謝建妙,等.社區居民代謝綜合征患病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12):1574-1576.
[9]張江萍,王艷,劉力允,等.貴陽市云巖區2010 年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3(8):1212-1214.
[10]段婧,何繼波.代謝綜合征研究進展[J].慢性病學雜志,2014(1):58-62.
[11]盧偉,劉美霞,李銳,等.上海15 ~74 歲居民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特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6(4):262-268.
[12]Klein BE,Klein R,Lee KE.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iabetes in beaver dam[J].Diabetes Care,2002(10):179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