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體現了考核的客觀公平性,又有利于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大學數學課程的考核中,通過客觀分析現有考核方式的不足,給出構建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思想;基于該指導思想,給出了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實施方案。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對于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效果考核評價和引導教學改革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大學數學 ?課程考核 ?多元化 ?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基金項目】高等學校大學數學教學研究與發展中心項目“大學數學課程考核內容、方法的改革研究與實踐”(2012年度)。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027-02
一、背景
考試是教學的指揮棒,沒有公平合理的考試制度和考核方式,就不能科學地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考試制度的不完善,在考試中如果不能充分考慮和體現學生的個性[1],就不能真正地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也就不能很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以往的大學數學考核模式,太多注重知識的完整性和邏輯體系的嚴謹性,導致大多數學生在大學數學的考試過程中無法正常發揮,漸漸喪失了對這類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在大學數學的備考中習慣于考前突擊應付,而平時根本不認真聽課,也不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復習、系統歸納和總結,這種學習狀態,根本達不到大學數學課程本身的學習要求,更不用說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筆者在新疆南疆的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工作已有8年教齡,對這里學生的數學基礎深為了解,這里的學生大部分來自新疆本地,入學基礎都不甚理想。現有考核模式以每學期一紙化的期末考試為主, 占總考核成績的70%, 而平時成績只占30%,由于期末考試大多以理論知識為主,過分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計算的正確性和邏輯論證的嚴謹性,期末考試的理論性過強,加之我校大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都較弱,總體而言,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期末的理論課考試中都考不及格,而平時成績的賦分又缺乏過程考核,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最終大學數學課有很多同學都無法通過課程結業考試,極大地挫傷了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新疆南疆這樣的邊遠地區的大學而言,學生們普遍入學基礎薄弱,采用常規的一紙化的統一考核模式,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有著明顯的弊端。如何選取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讓每位在校大學生都能對大學數學的學習保留一份學習興趣和信心,這需要我們每一位大學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第一線的大學在崗教師,做出深入的思考,并做出大膽的探索,研究和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基礎較弱的在校大學生而言,勢在必行。
二、構建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思想
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著重體現以下四大原則,即:考核對教學的指導性原則,考試的公平性原則,教師的可操作性原則以及學生的廣泛認可原則。基于以上四大原則,構建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應重點突出以下五個方面:
1.淡化理論知識的考核。鑒于學生們的基礎普遍較弱,在考核過程中,一味過多地強調理論知識的完整性、計算的正確性以及推理的嚴謹性,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學習興趣;在大學數學的考核中,淡化對理論知識的考核,適當地降低期末理論知識考核所占的分值權重,對于穩定基礎較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保留一份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具有重大意義。
2.注重平時表現,加強過程考核。傳統的考核模式,過分地強調了學期期末一紙化統一考試的作用,突出了對共性的考查,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征;而且在考試中,因為不同個體對不同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導致在考試中的不公正性在所難免。如果在對學生的考核中,更多地看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加強過程考核的權重,而不僅僅是看重期末的一次性考試,這樣更能體現考試的客觀公正性。
3.加強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核。現今社會,需要綜合素質全面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具備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實踐能力。針對大學數學課程而言,學生們不僅需要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論和概念,更需要加強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就是將“數學實驗”課程的基本理念和模式,引入到大學數學課程中[2],加強動手操作和科學計算的本領,這對于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4.加強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考核。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這兩項能力對人的一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各個領域分工日益細密,團隊協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協作中,個體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實現了團隊工作效率的最大化。與此同時,良好的項目管理能力,讓工程有序推進,使得階段目標更為明晰。加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考核,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而言,意義深遠。
5.加強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核。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主要是高科技之間的競爭,而高科技源于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品質。國家的穩定、和諧和高速發展,需要各個領域的協同并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于其未來長遠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大學數學課程的考核中,體現針對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考核,對于引導在校大學生,展開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三、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實施方案
基于以上多元化考核指標體系的指導思想,項目組在走訪咨詢廣大一線教師意見以及充分調研在校大學生意愿的前提下,經過深入縝密的思考,制定了一個能充分體現上述五個考核要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給出各個考核要點的指標權重值,權作借鑒參考。其中,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如下表所示。
表1 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鑒于要淡化理論知識考核,特將理論考試的分值權重從70%降低至50%;而加強了實踐部分考核的權重,相應部分權重達20%,其中數學實驗的理論考核分值和上機實驗考核分值權重各占10%;為了加強過程考核,特注重了平時成績的考查,權重為10%,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考勤以及課堂中回答問題的表現等賦分;為了鼓勵學生加強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的培養,特別為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項目或者參與有關項目的學生賦予了10%的考核權重;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特別鼓勵學生參與各科學科競賽或鼓勵學生發表與學科專業知識相關的學術論文,并賦予10%的權重。通過所有科目的綜合考查,鼓勵學生加強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大學數學課程的考核中,綜合考查了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指導思想中的五大要素。
四、結論
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適當降低了對于理論知識的考核要求,同時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這種考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加強了過程考核,更有利于引導學生加強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3];更有利于引導學生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建立開放、多元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來實現“確立考核的能力導向”這一功能;同時,多元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改革考核方法,倡導多樣化、綜合化的考核方法來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這種考核模式,體現了考核的客觀公平性,又有利于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對于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效果考核評價和引導教學改革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陽妮.大學數學分層教學的理性思考[J].高教論壇,2007,(5):87-89.
[2]韓明.將數學實驗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學數學教學[J].大學數學,2011,27(4):137-141.
[3]彭金波,郭麗.課程考核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2):229-230.
作者簡介:
蔣青松(1981-),男,湖北潛江人,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系統建模與分析及優化,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