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飯嚼25-50次?
英國《每日郵報》刊文稱,40%的癌癥與食物中的亞硝酸類化合物、化學合成劑等致癌物質有關。唾液能阻擊這些壞物質。咀嚼可促進唾液分泌,最佳節奏是一口飯嚼20次,老年人一口飯咀嚼25-50次。
浙江醫院消化內科專家說,咀嚼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預防細菌感染,提高身體免疫力。對老年人來說,應該較多地進行咀嚼食物,而不要因牙口不好而食用太多軟的食物。但咀嚼作為一項生理行為,不應對其次數加以限制,畢竟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
喝水每次100-150毫升?
一篇研究稱,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對老人心臟不好,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喝水最好是每次100-150毫升,間隔為20-30分鐘。
浙江醫院心內科專家說,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尿量在1000ml-2000ml,那么喝水應該在1000ml以上。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遵循“量出而入”的原則,即出多少入多少。每次喝水100-150ml,間隔時間20-30分鐘是合適的。另外,心功能不全的人要注意喝水不能太快。
走路每分鐘120步?
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發現,步伐80厘米/秒的老人能活到70-75歲,步伐超過1米/秒的老人壽命可超過75歲。老年人應盡量把步子放快,速度以每分鐘120步左右為宜。
浙江醫院康復醫學科專家說,論點是正確的,運動水平較高的老年人死亡率較低。但個人身體素質不同、身高與步伐大小不一樣,不可一概而論。
老年人走路首先要控制中等強度的運動量,量力而為,按個人習慣走路,而不是刻意去迎合所謂“節奏”。身體稍微有點喘、微微出汗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進行休息。
(李金玲薦自《快樂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