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18-02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推進,現階段高中數學課堂面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然而就教學實踐來看,有時候一節課45分鐘如果讓學生真正的活動、討論起來,而不是僅僅走走過場,如要按時完成授課計劃,課堂45分鐘的時間根本不夠用。而翻轉課堂、微課的出現為作者的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實踐和理論的方向。
一、傳統教學與視頻教學有機融為一體,實現有效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如《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微課程設計:
通過這樣的微課程教學設計,我們可以看到微課是混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的一種教學手段,同時也是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環境。它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利用教學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調控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時,節奏的快慢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記筆記。同時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讓教師有充裕的時間與學生交流,回答學生的問題,參與到學習小組,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指導。而學生們彼此幫助,相互學習和借鑒,而不是依靠教師作為知識的唯一傳播者。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了課堂互動。
二、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限度
雖然多媒體已經覆蓋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各個教育階段,但通過考察發現一些學校尤其是農村的一些學校教師的課件制作、視頻制作能力并不是很高。除了計算機專業的老師能夠靈活運用,其他老師在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上都要打折扣。因此現階段要求每位教師都做微課視頻不現實,這有待于教育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提高。雖然課堂不必時時微課,但作為一種教改新形式,新做法,作為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有益輔助,教師必須熟知并能夠運用。
視頻教學是信息化時代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它有著眾多的優勢,但不可忽視的是,它也存在著先天不足。將其單純地應用于傳統教室課堂,它缺乏交互性和針對性,也缺乏教學雙方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師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這也是為什么傳統教學不能被其他教學形式完全取代的原因之一。充分發揮視頻教學和傳統教學各自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推進現代教育的進步。
作者簡介:
陳玲玲,女,山東省煙臺高級師范學校(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基礎數學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