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安 張晶昕
【摘要】鋼琴演奏者在練習和演奏中,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問題影響演奏者心理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同時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克服,使演奏者保持良好的心理調控狀態。
【關鍵詞】鋼琴演奏;鋼琴練習;心理因素
一、鋼琴演奏中心理因素產生的原因
鋼琴演奏是一門要求嚴格、彈奏精準、技術性極強的藝術學科。想要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不但需要學習者經過長期不問斷的技術練習還要進行心理狀態的調整。雖然鋼琴演奏從技術層面講與其他表演藝術一樣,要求練習者將記憶、技術、情感等一系列技術控制到最佳狀態,但當今社會對于人的心理現象已經作為一種反映客觀存在的事物及聯系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個領域的高度重視,以至于形成各種獨立的學科進行專門的研究。調整演奏者的心理狀態,將直接關系劍演奏狀態的好壞。調整心理控制狀態是讓演奏者的內心對音樂的理解、對技術的控制、對情感的把握都進行長期的心理訓練與調整,達到理想的演奏水平。實踐證明,只有調控好心理能力,才能將已深刻理解的樂譜與作者的創作思想、已克服的技術困難。如何將身心與音樂相結合并適應環境從而達到最佳音響效果,是鋼琴演奏者進行二度創作巾所必要的。
(一)從演奏者的主觀行為來講
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狀態和演奏技能在心里控制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不同的鋼琴演奏者在演奏的會有不同的心理狀態,自身狀態的影響巾表現出來的鋼琴演奏效果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演奏者在演奏時缺乏自信或者過分追求完美等一些不且實際的想法和消極的意識都會形成心理緊張,難以發揮出真實的演奏水平,而有的演奏者則理性的分析和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反而能夠超常發揮。所以,在演奏巾演奏者自身心理素質的控制能力直接關系劍演奏效果的。另一方面,鋼琴演奏者自身演奏能力如在練習中出現的技術困難、樂曲的熟練程度、內涵的把握程度都會對演奏者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演奏者未能熟練把握演奏技藝,又不能以客觀的角度去應變問題,就會產生怯場心理,容易在演奏中打亂已分配好的注意力,導致錯誤與混亂的產生。
(二)從演奏者的客觀方面來講
演奏者在舞臺上演奏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緊張心理。除了平時多加練習,充分準備克服自身因素以外,一些外界無法預料的狀況比如對舞臺鋼琴、燈光、場內溫度、噪雜情況等的適應能力,這些都會對打擾演奏者的思路,造成失誤。因此,在平時的學習和練習中,需要演奏者具備迅速處理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決心,不受外界干擾的演奏思路。
二、鋼琴練習者的心理素質訓練
“從心理角度來看,任何練習都由四個階段構成:提高期,起伏期,高原期及穩定期。”第一個時期的發展相對較快,進入第二個時期時,就會出現一些不穩定現象,在第二個時期時就會出現所謂的瓶頸現象,可能停滯不前,也有可能倒退,后者緩慢的前進,但是一旦超越了這個時期,就會出現相對穩定的狀態。
鋼琴練習者在平時的練習時也會經歷的相似的四個心里狀態及新鮮期、 困惑期、掙扎期、超越期。在這四個階段巾,也是從第一個階段開始先快后慢,形成一條速度逐漸遞減的一條練習曲線,練習的狀態呈螺旋型、階段性的上升趨勢。最開始的幼稚時期,主要依靠聽取音樂信息、老師的示范動作、講解要點來學習樂譜上要求和一部分技術動作。其次就是要把所有的分解動作與局部動作依次結合起來,形成全面的協凋的彈奏。在這個時期,學習者在加入一些動作時會出現很多技術上的困難,這會使練習者的心理出現自卑、恐懼、厭學等情況,從而導致進步緩慢或者倒退。有的學習者更是過度不當的方法練習,導致身體的疲勞導致身體受損,不能繼續練習,但是一旦凋整好良好的心態,一步一步加入技巧就會有穩定的狀態。再次就是掙扎期這個時期,也就是常說的“高原現象”。這個是在練習的巾后期出現的進步暫時停頓的現象,即基本練習曲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再上升,甚至有些下降。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高原期,也稱之為‘演奏技能巾的回旋現象。”只有不斷的提高自我認識,調整練習速度先慢后快,堅持不懈的練習和總結才能掌握深層次的演奏技巧。最后的超越期練習者的動作、速度有所加快,具有良好的協調動作、聽覺與運動覺的控制并逐漸代替視覺,多余的動作、注意力合理的分配使得緊張感逐漸消除。不管是哪個階段的練習,都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很多的動作控制都是以心理的控制為基礎,協調完成整個演奏過程。經過這樣的階段才能積累了大量的訓練基礎和審美體會,最后加入部分創新的成分,即二度創作。
三、鋼琴演奏者心理素質的培養
首先,樹立信心。在演奏前,演奏者需要對自己的現狀有充分客觀的了解,對自己的彈奏水平有了正確的評估之后,再針對不足與樂曲的整體性進行練習,切記練習過多造成疲勞和精神低潮,影響演奏效果,應放松心態,每天保持一定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使高度興奮的狀態出現在演奏前這樣才會有較好的演奏效果。
其次,進行自我暗示。在上臺的前幾分鐘,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肯定和鼓勵,讓自己保持冷靜,切忌對自己要求過高或帶著沉重的心理負擔上臺表演。
再次,調整心態,保持心情放松調整自我意識,降低周圍環境對演奏者本身的情緒影響,如呼吸調節即在演奏前是常常用到的一種減壓方法,通過調節緩慢的深呼吸消除緊張,穩定情緒。還有一些演奏加在上臺演奏前會嚼口香糖、巧克力等攝人的糖分可以緩解心理和生理的緊張。
最后,豐富舞臺經驗,培養臨場準備。舞臺經驗需要長期的臨場演奏模擬練習。通過反復練習從其中找出演奏者本身的弱點進行相應的補充練習,以此為基礎的練習加上經常性的舞臺經驗才能讓演奏者在演奏時內心有較強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