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健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網絡也不例外。
還記得美劇《紙牌屋》嗎?它讓很多美劇迷第一次知道了深網。
深網也被稱為“暗網”,是不同于尋常互聯網的網絡,上面充斥著各種暗黑元素。據稱,在深網上,可以購買到毒品等各類非法商品。
2014年11月初,一項名為“署名行動”的計劃被公開,這項全球性行動計劃的矛頭正是直指游離于法律之外的深網。
搜不到的網外之網
在互聯網上,大部分人日常接觸到的那部分被稱為“明網”,它能夠被搜索引擎的“爬蟲”抓取,網民通過谷歌或百度就能輕松找到。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深網,大部分網頁不能被搜索引擎抓取,因此,對于一般網民來說,深網是一片神秘的區域。
說起比特幣,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實際上,比特幣正是深網上常用的貨幣品種之一。2013年底,著名的深網網站“silk road”(“絲路網”)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搗毀,該網站上大量的比特幣也被警方繳獲。
“絲路網”上交易的多數產品,在很多國家都被列入違禁品,例如毒品、槍支等。該網站之所以使用比特幣作為交易貨幣,正是看中了比特幣匿名的特點,因為深網上的用戶也都是匿名的,如果使用主權貨幣如美元,就必須要經過金融機構,這樣自然也就容易留下蛛絲馬跡。
不過,由于深網是一個去中心的網絡,就在2013年美國警方摧毀“絲路網”幾周后,所謂的“絲路網”2.0網站死灰復燃。在2014年11月該網站兩度被摧毀后幾個小時,所謂的“絲路網”3.0網站又死而復生。
實際上,“絲路網”只是深網的冰山一角,還有一些更為陰暗的深網網站,有些網站甚至以銷售違禁商品或服務為標榜。
在沒有搜索引擎的情況下,人們又是如何找到深網的呢?答案是口口相傳或者專業論壇。例如,在有的深網網站上有大量關于深網的鏈接和介紹,用戶可以慢慢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深網網站。
技術由美國軍方打造
互聯網是人類的作品,深網同樣也是。
大約在1996年前后,為了保護船舶間通訊安全,避免信號被跟蹤,美國軍方三名科學家提出打造一套系統,讓使用者在連接互聯網時不會向服務器泄露身份,這種構思正是所謂的“洋蔥路由”,因為保護數據的密碼像洋蔥一樣層層疊疊。
但諷刺的是,雖然是美國軍方一手制造了深網,他們自己卻無法破解這套網絡。當人類打開潘多拉盒子之后,想要再合上就難上加難了。在“棱鏡門”泄露的美國官方材料中,有一份就備述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在試圖摧毀“洋蔥路由”時遇到的種種困難,甚至悲觀地表示永遠無法破解所有“洋蔥路由”用戶的真實身份。
“網絡癌癥”并非無藥可醫
由于深網具有高度保密等特征,如果不法分子利用其進行聯絡,那就會是讓人棘手的事情。即使對于深網的炮制者美國人來說,要追查不法分子也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遏制深網在全球的蔓延,當前,各國執法機構對于利用深網犯罪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就在2014年11月份,歐洲警察機構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共同宣布,在“署名行動”中逮捕了多個國家的17名嫌疑人,查封了與十余家黑市網站有關的數百個暗網絡域名。
隨著深網逐步為人所知,它很難成為互聯網的癌癥,更不會成為不法分子逍遙法外的世外桃源。
(張源薦自2015年1月16日—22日《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