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對外發布。作為指導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方案按照厘清職能邊界、充分發揮協會商會應有作用等原則,提出了脫鉤改革清晰的路線圖、明確的時間表、具體的任務書。
根據方案,脫鉤將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自主運行、有序競爭、優化發展。為實現徹底脫鉤,方案明確了“五個分離”:機構分離,取消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的主辦、主管、聯系和掛靠關系;職能分離,剝離行業協會商會現有的行政職能,對適合其承擔的職能制定清單目錄;資產財務分離,行業協會商會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實行獨立財務管理,自2018年起取消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財政直接撥款;人員管理分離,行業協會商會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使用的事業編制相應核銷,行政機關不得推薦、安排在職和退(離)休公務員到行業協會商會任職兼職;黨建、外事等事項分離,規范各類管理關系,加強綜合監管。
“只有摘下行業協會商會的紅頂,才能切斷利益鏈條和身份依附,讓它們在市場搏擊中強身健體,走向良性發展之路。”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占斌說。
不過,專家指出,脫鉤不是政府對行業協會商會一脫了之、放任不管,而是要加強綜合監管,建立起新型合作關系。“這次改革配套了一系列支持和監管政策,包括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的扶持力度,加強協會商會管理體制和治理機制建設,確保脫鉤不脫管。”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說。
(《新華每日電訊》 2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