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住建廳的科員華某,手握安全員資格證書審核大權,他任職的半年期間,多次違規修改安全員數據庫,幫人辦理了700多本安全員資格證,最終因受賄近160萬元,被南京鼓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罰金20萬元。
眾所周知,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的頭等大事。安全員資格證的申領和發放,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后,才能拿到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江蘇的建筑企業眾多,大部分企業的資格證都要經過省住建廳審核和發放。而手握審核大權的華某索性就以辦證“撈偏”。
所謂“官不在高,有權則靈”。華某雖為科員,卻能找到權錢交易的“偏門”,以審核辦理安全員資格證為“殺手锏”,實現權力的“變現”,如此明目張膽著實讓人震驚。小科員何以成就大腐敗?值得警惕和深思。
事實上,“小官巨腐”的案例并不少見。久而久之,“小官”就會煉成“巨貪”。所以說,“早發現,早治療”才是遏制腐敗滋長的根本途徑。對干部的任何違法違紀行為都必須做到“零容忍”,堅決抓早抓小,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這既是懲治腐敗的態度,也是對干部的保護,防微杜漸,避免“蟻貪”在腐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荊楚網2015.7.9何浩民/文)